足迹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部分(第1页)

后面的盐丁并不知道,尽管第一个照面就是死伤惨重,但看到对方的长枪已经戳刺了出来,而且距离也太近了,根本不够再刺一枪,所以不少盐丁面露狂喜,冯闯子等在阵后的头目也是在狂呼大叫,命令盐丁猛扑向前。

扑的最猛的,也就是死的最快的。第二排的戳刺正好是刺中了这些以为可以近身的盐丁们,他们身上薄弱的棉袄根本不足以挡住锋锐的枪尖,几乎每一枪都能把这些家伙洞穿,或是在身上开一个拳头大的血窟窿。

鲜血迅速流了出来,不少盐丁的脸上都是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看着自己身上的伤口似乎不相信这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

战争就是这样,每个人都以为死的会是别人,等发觉死亡的可能是自己之后,他们的意志和精神就彻底崩溃了。

有盐丁开始转身逃走了。相比这时代的很多军队,他们的表现并不弱,甚至有很多人身手不坏,要是真的能顺利近身,相信他们会展露出不俗的身后。

但在磐石一般的军阵面前,这些散兵游勇必然会遭受可耻的失败。

“第一排,再刺!”

两轮刺杀动作之后,死伤的盐丁最少有五十余人。当场死亡的还算是幸运,那些在地上翻滚着,被刺伤内脏一时又没死掉的盐丁才是在地狱里挣扎着,他们痛的叫不出声,两眼翻白着,用手拼命的抓着什么,指甲在地上抠来抠去,几乎全翻过来了……但这样的痛楚比起身上被枪尖刺出来的血洞来说,也实在算不上什么了。

这些枪全是张家堡的匠户们刚刚打造而成的,锐利和流线型的枪身十分适合刺穿人体和放血,被刺中的人就算伤不在要害也是失去了战斗力,趴在地上不停的流血。

如果没有救治的话,死亡也只是指顾间事。

面对这样的死伤,盐丁这样的组织是没有办法承受的。

不少人尖叫起来,甚至有不少五大三粗的汉子哭叫起来。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根本连想象的经历也是没有过。

三五人的斗殴,十来人的砍杀,几十人的混战,最多是刀枪对棍棒,或是短刀利斧之间的对砍,拼的是经验和力气,胆色和决心,这些盐丁们都不缺乏,所以每战必胜,从来没有吃过一点亏。

但今天拼的却是组织和阵形,拼的是战术和意志,在这方面,盐丁哪里是对手?

“所有人听了,保持队形,追上高坡,继续刺杀敌人!”

在一瞬间就泡满了鲜血的土地上,张守仁仍然高举战刀,井井有条的下达着军令。

按戚继光的说法,明军每前进十步就要重整一次队形,不然的话,大阵就会散掉。或许张守仁的部下人数太少,但最少他很欣慰的看到,所有人仍然是站在一排,动作仍然是整齐划一,就算是加快脚步追击,两条枪阵仍然是保持着相对平行而又错位的站位。

如果再练一个半月,他就有把握,就算是人数再多,地形再复杂,他的兵仍然是会保持着完美的阵形。

是的,他可以,他的这些部下们,也是绝对可以!

第四十四章 清理(1)

第四十四章清理

在张守仁的指挥下,亲丁队继续追击,在他们的枪下,又是倒下去一批又一批的盐丁们。枪手们只是呼吸变的更沉重了,面上的表情也更难看了几分,但追击的脚步,却是一点儿也没有犹豫迟疑。

甚至在杀上高坡之后,队形只是稍有混乱,仍然能大体保持一个很象样子的排列。

在高坡的另外一面,残余的盐丁不是败逃,而是溃散了。

“你们给爷们等着,此仇不共戴天,我们一定会杀回来。”

“杀了你们全家,你们这些该死的穷军汉。”

双方都是没有马匹,但盐丁们已经全速奔逃,撒开脚丫子拼命的逃走,不少人连手中的兵器都是丢掉了,图的就是能跑的快一些。

这一仗是输死了,但死伤还不算太重,想办法再捞回来这一阵就是了。

冯闯子刚刚在阵后,此时跑在最前,但一边跑还是忍不住一边回头骂阵。毕竟今天的败仗实在是不可思议,匪夷所思。

对这个盐丁头子来说,简直是莫名其妙。自己这一边人多,还都是经常打架杀人的好手,兵器也称手,地形也占优,对方就是他娘的刺啊,刺啊,再刺啊,那个人高马大的军官就是不停的吆喝,刺,再刺,再刺!

就是这么刺啊刺的,居然就是被这些穷军汉们刺赢了。自己多年经营的名声,还有在盐丁队伍里的威望,这一战之后,恐怕就都在鞋底了。

“入他娘的,非要扳回这一场来不可。”

逃跑的盐丁已经是放□□一样,跑的到处都是,被冯闯子带着,剩下的这些盐丁也是不停的破口大骂。

这些人都是凶戾之徒,根本没有什么事能化解他们胸中的戾气,就算这么多同伴死在眼前,这些人也是凶焰不减,骂的格外难听。

不用怀疑,只要他们重新整理好,再补充人手,必定会想办法再杀回来。

“自由队形,一直追击到跑不动为止。”

看着散乱着逃跑的敌人,张守仁笑的灿烂。

孙良栋刚刚刺死了三个,眼疾手快,来自后世刺刀刺杀术的枪术已经被这个小旗官使的出神入化,到了此时,他突然想明白了什么,大笑道:“大人,原来叫俺们一直跑呀跑的,原来也能用在今天?”

“快点执行军令吧!”

跑步的妙处可远不止他说的这一点,张守仁也不好解释过多,索性一笑,踢了踢这个很对脾气的小旗官,笑骂道:“跑晚了,再能耐也是白搭,你最少再给我拿三条人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