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部分(第1页)

“是,那眼前这些尸首怎么办?”

“去附近的村子租几辆大车,扔在上头,推到胶州去。”

“是,大人。”

几个小旗官中张世强办这种差事最妥当,没等一会儿,就带着两辆骡车和车夫赶了回来。

不过他明显是连哄带骗,两个车夫看到一地的死人,闻到强烈的血腥气时,差点没有晕背过气去。

“哎呀老乡,死人和死猪差不多重,也不算骗你们嘛……”

两个老乡强烈要求回去,张世强作好作歹,到底一人补了两钱银子,一共是一两二钱一辆,然后大家一起动手,把十七具尸体抬到车上去。

“好了,出发!”

大胜之余,所有人都是意气风发的样子,火铳手们交流着装填和击发的经验,长枪手们则津津乐道枪尖拍飞箭矢的奇迹……这件事给他们的震动还真不小,什么防具也没有,居然在弓箭的射击没叫人占着什么便宜,以这些军户的认识,还真的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对张守仁来说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事,用长杆摇晃来防备箭矢,这种事倒真的不是中国的发明,而是某一个赫赫有名的欧洲方阵。

密集阵形,长达五米或七米的长矛,摇晃起来,确实能挡住相当多的箭矢,但这种事多半是撞运气,还风向还有箭矢的速度,还有军队的束甲情况……今天能以这么小的代价就搞定对方的弓箭漫射,主要原因还是对面的弓箭手太菜了。

弓箭如果不是在高手的手中,确实是和玩具差不多。

虽然轻松获胜,不过一想到大明营兵都是这样的货色,副千户大人也就只能摇头叹息了。指望这样的军队来保家卫国,不要说明军的士气和纪律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就算是有纪律和士气,这种战斗力也实在是麻绳提豆腐,根本就提不起来啊。

赢的太轻松了,反而使得副千户大人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看到张守仁脸色不是太好看,原本兴高采烈的士兵们就渐渐闭上了嘴巴。

……

……

今天的胶州城算是出了一件几百年来都不曾遇到的怪事。

两辆车,几十个穿着漂亮军服的军人押送,上头是十七具尸体,胆大的用手一摸,还能感受到尸体是温热的,有几具尸体,还在滴嗒滴嗒的流淌着鲜血。

第五十三章 入城(2)

还好这时候还不算太暖,苍蝇还没出来,不然的话,非得在城门口引来一大群不可。

把守城门的是胶州营的一个队官,没有正式的流品官职,连个把总也不是,不过长年看守城门,好歹能勒索客商和送菜的菜农什么的,这个队官也是吃的脑满肠肥,满脸油光。

原本看到两辆骡车过来,这个队官是打算好好生发一笔的。

接近午时,大爷还没吃午饭,居然要验看你的骡车,不给一笔饭食银子,就想进城?

这年头的内陆城池,防御都是十分稀松的,说检查,其实就是找借口敲笔银子来用。

不过等这个队官和部下看到骡车上的内容时,有的吓的蹦起老高,然后哇哇大叫起来,有的则默不出声的趴在城墙上,开始呕吐,更有的扔下手中的兵器,转身就逃……谁知道这些杀神是不是来攻城的,要是把自己的命也是丢了怎么办才好?

面对这样的一队官兵,张守仁实在是哭笑不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毕竟是营兵,穿的都不是鸳鸯战袄,这玩意现在只有卫所兵才穿。营兵们穿的是青色的棉袄,外面罩着一层皮甲,队官直接穿的是对襟棉甲,就是一层棉甲,内饰铁片,外面是饰着铜钉的甲胃。

毕竟他们是守城的城守营的官兵,也是代表着胶州的脸面,虽然铠甲是军国重器,制作实在不易,铁甲十分难得,更是昂贵,就是皮甲和棉铁甲也不是容易得的,张守仁敢说,胶州营的一千多官兵,有甲的最多是十分之二,大部的官兵是无甲的。

眼前这几个,个个有甲,兵器也保养的不错,居然是如此的德性,不仅是张守仁摇头,就是身后的那些军户们,也是个个面露鄙夷之色。

不过也能理解,为什么辽西有几百个堡垒,几十万屯田的军户,十万精锐,还有大量火器的车炮营,在努儿哈赤攻打过来时,官兵弃堡不战,把几十万石粮食,数不清的布匹和军资,包括大量兵器在内,还有一万多副铠甲都拱手送人。

这样的兵,自是一点用也没有的废物了。

“什么鸟兵,这副德性也吃军饷,不嫌丢人?”

“笑死俺了,瞧那家伙,跑的不见影了。”

“当兵的怕死人,唉!”

亲丁们的冷言冷语并没有激起城守营官兵的勇气,他们仍然站的老远,只有队官责无旁贷,只能上前道:“这位大人,请教这是怎么回事?”

张守仁呵呵一笑,把自己的腰牌递了过去。

“咦,原来是副千户大人。”

副千户其实根本当不起这“咦”的一声,不在营兵系统干的卫所军官,营兵是不会鸟的。事实上营兵向来瞧不起卫所,根本不把卫所当一根葱。

现在招募的营兵,也极少有愿意加入军籍,也就是成为卫所建制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