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部分(第1页)

第七十章 小吏(3)

“不服,我就不服,我是总旗,他一个不入流的攒吏,打了又怎么了,凭什么就打我四十棍。”

这人要是求饶,众人还瞧不起他,这么叫喊,张守仁这才信了,原来钱百户说的是真的,果真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浑人。

他一笑摇头,那边已经啪啪开打,留在他身边的都是亲丁队里最适合做这种事的。或是性子阴沉仔细,或是擅长近身博斗,或是识文断字,能帮着做一些粗浅的文书工作。

这王云峰就是一个好手,样样精细活都做得,身手也不坏,忠心耿耿,所以也补了一个小旗官给他。

这马大山如此犯浑,想来王云峰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钟显见过副千户大人!”

青衣盘领的小吏已经从泥水里爬了出来,身上全是湿漉漉的,样子是狼狈,不过神情是十分倔强,并没有一点吃了亏就恼羞成怒,或是变的阴郁。

“好,钟显,你忠于职守,本官十分喜欢。等有了好缺,我会调补你。”

“下吏职守所在,不敢称功,大人不必说这样的话。”

原本按大明官制,卫一级的指挥使司才有资格任命有品级的吏员,比如从七品的经历,正八品的知事,从九品的吏目等。

按明太祖的想法,小农社会一成不变最好,所以他设立的官职极少,终大明一世,官员最少的时候才四五千人,最多也就一万余人。

吏员最少是三四万人,最多也就七万余人。

对一个人口过亿的大帝国,这么点公务人员够干什么的?而且,这七万吏员还要负责全国账面上超过二百万人的卫所,到明末时,卫所就等于是百姓,很多卫所挂着军民所的名字,其实就是州和县。

一个卫所初创是五千六百人,到明末可能是好几万人,但文职吏员才五个人,这么点人,也就是管管账簿军籍了,很多民政事物,都是军民不分,胡乱敷衍了事。

到了所一级,一个吏员也没有,只有钟显这种攒吏,地位最低,世代相袭,每个月从所里支应几斗粮食给这些小吏,叫他们饿不死就成。

事实上吏员在卫所这种军事化的组织里地位十分低下,小吏衣衫褴褛食不果腹是十分正常的事,只有混到卫指挥下的有品级的吏员,这才能上下其手的贪污舞弊,然后又把坏名声流传出来,连累下边这些小虾米。

象这钟显,衣衫十分破旧,人也不善言辞,张守仁一夸,他就**顶回来,怪不得张守仁几次寻找得力的吏员,都是没有人推荐这个姓钟的。

看着这个倔强的小吏,张守仁眼神中倒满是笑意,看来,今日发现了一个可用的人才。

“有功不赏,那你置我这个副千户于何地?”张守仁看着这个小吏,笑眯眯的道:“现在所城的副大使出缺,这是个司吏的缺,我保你接任吧。不过你不必去所城,在我这里当工正,所有的工程提调,由你负责……钟显,我信你之才,你敢不敢建一个合格的堡寨还给我?”

大明的吏员分为攒典、司吏、典吏、令吏几等,最低等就是攒典,每月几斗粮都不一定发足,所以攒典吏员逃亡的事经常发生,要想一级级爬上去,三年一考核,次次优等,想升到令吏,最少也十二年。

这还得什么错也不出,否则三年就是白给。但天下事哪有那么顺当,多半还是升不上去的。

第七十一章 海上盐田(1)

第七十一章海上盐田

这钟显看样子已经年过三十,模样十分落拓,不过实际年纪应该要小很多,最多是二十五六。模样这般不堪,肯定是因为日子过的太艰难,这样的人,不要说升迁,想混口饱饭也是十分艰难。

现在天下大乱,吏员逃亡也不是容易的事,天下茫茫,这年代信息又十分闭塞,人就想逃也是为难,太平时节还能试试,现在也就只能留在原处煎熬。

听了张守仁的话,钟显先是茫然,接着眼神中终于有一点欢喜之色。

做为一个性格倔强顶真的异类,这个小吏在所城堡寨中都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他也很想改,但天性的性格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在他身上冒出来,然后导致他一次又一次的吃亏。

就象刚刚那次,他可以装着看不到,反正这工程也快完工,一点疏漏也不会坏了大事,但他就是忍不住……

“钟显叩谢大人!”

暮色之中,青衣盘领的小吏对张守仁大礼而拜,仪态认真,看样子眼前别说是泥水,就算是碎石刀子,这个激动的小吏也会跪拜下去。

“好生做吧,这里没有一个总提调的人,我早就不放心了。”

最近张守仁的事业进展的太快,摊子铺的太大,尽管他是胶州和白河口加上灵山盐场,还有方家集四处跑,几乎就是隔一天跑一个地方,有时候追求速度,吃饭都是在马上,睡觉就是在马上打个盹就算小睡了,就是这样,还是有很多出漏子。

就是眼前这工地,对他来说是十分要紧的,但几个小旗在管,周炳林也过来掺合一下,毕竟用了一千多本所的军户当小工,附近几个拨给他管的百户更是天天过来,管着自己部下,可能也有人是贪图每天发的饭食银子……别看是百户,一天几两银子的补贴一样有人当成一笔外快收入,毕竟是穷的太久太久了。

现在发觉钟显这样顶真负责的人,这实在是再好不过,把附近这些大工程给他提调,杜绝浪费或贪污还算小事,工程的质量就算有了切实的保障了。

要说治绝贪污,现在亲丁队一切财务大权就在张守仁自己手里握着,淡不上贪污。但时间久了,可能会有商人给下头的小旗官送礼,可能会有亲丁吃拿卡要,这些都是未来要想办法解决的大事。

一支军队,一旦出现□□的苗头,就意味着战斗力的急剧下降。

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能一边□□一边打胜仗,从未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