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部分(第1页)

胧的月光和火把光亮下摇曳生姿,别有一种妖艳诡异的美感。

这是钢铁和兽性之美,随着这些兵器的挥动,一股子杀戮和鲜血的味道,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稳住,都给我稳住!”

“不要慌乱,这些王八蛋不比韩六强!”

“稳住了,不要怕!”

“谁敢动一下,二十军棍,喧哗吵闹,四十军棍,动摇军心者,斩!”

以伍长和什长为主的士官们还在竭力维持着阵形的稳定,他们喊的声嘶力竭,但在这些老兵的狂吼之下,所有的新军只记得训练时被军棍痛打的情形,至于眼前海盗的现实威胁,好象也也就变的无足轻重起来。

今日之战,也是浮山亲丁成立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考验。对面不再是散漫的盐丁,也不是一触即溃的登州营兵,而是嗜血善战的海上群盗。

在这种时候,军官们自是格外严厉,虽无军棍在手,但所有人都知道,战场纪律一旦宣布,只要违反,哪怕今日一战斩首无数,回去后军棍也是一棍也躲不掉,于是人人凛然,脸上再无慌乱之色。

浮山营的军棍传统是由来已久,可以说是最悠久的传承之一了。

这还是头一批老队员加入的时候,张守仁对他们的领悟力忍无可忍之时,发觉军棍是最佳的教育手段,于是每天打的那些老队员们鬼哭狼嚎,当时整个百户堡都能听的到亲军队队员们的惨叫声。

然后就是招募人手,照样是以军棍来对付学不会或是犯懒的人,从最少的五军棍到最多的四十军棍,每一次新军一入营,肯定是大批大批的被军棍痛殴。精心挑选的军棍不会打伤人的筋骨,也不会致人重伤,但把人打的屁股稀烂,多少天只能趴着睡觉那是一定的。

现在这些新军也全部是军棍打出来的,一提军棍之事,自是个个神色凛然。

浮山营现在还需要用种种手段来维持,毕竟资历最老的队官们也就被张守仁调教了半年左右,很多战阵之事不是训练能解决的。

等日后浮山营迭经血战,特别是今日一战之后,才是真正的浴血而生,成为一只冷峻高效的杀人机器。

看到对方的火器已经推举到位,并且开始预备发火时,张守仁在阵中也是开始发布命令。

在他身边的传令兵接到命令后,又小跑到执掌大旗的掌旗官身前,转述着张守仁的命令,然后旗手把手中的旗帜往前一倾,并且向左晃动了两下。

“所有火铳手,装药,实弹!”

“装药,实弹!”

“大人有令,装药实弹!”

“不要慌乱,一次装一颗弹,莫要多装!”

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对火器(3)

“引火药和发射药分清楚,莫要搞混了!”

“只当是训练,不要乱!”

军令一下,每排十名火铳手同时解开身上的大小瓶子,小瓶子是引火药,先装在枪膛后的药池中,然后压好火绳,预备一会儿点火。

然后就是大瓶装的发射药,每个人身上都装着二十个标准化的发射药瓶,每瓶的份量是事先分装好的,从身上的带子中抽出瓶子,咬开瓶塞,然后就可以在枪口里倒入发射药,再下来,就是从弹丸袋中取出弹丸,塞入枪口之中。

这些弹丸都是士兵在训练之余自己磨圆的,现在不大可能由匠户们磨弹丸,这种工作太细致,耗时耗工又没有技术含量,只能是由士兵自己来磨。

这些动作,都是千锤百炼,等把圆圆的弹头塞入火铳之中以后,每人都从屁股后头取下挂着的通条,开始把弹丸和火药压实。

压实之后,所有人都把枪斜向举起在胸前,等候下一个命令。

在浮山营准备的时候,二百多火铳手的动作是统一而划一,等到通条通枪管的时候,哗啦啦的声响更是响成一片。

此时海盗已经把大大小小的火炮摆好了位置,同时把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火器对准了浮山营这边。

“发射!”

“给我打!”

顾不上较准位置,只把炮口对准了之后,几个海盗头目就张牙舞爪,连声下令。

“砰,砰,砰!”

一声声火炮声迭次响起,在海盗们的阵前很快浮起了一层白雾,然后顺风刮来的是浓郁的火药硫磺味道,不过预想中的炮弹飞来的声响却是没有听到,等烟雾散去后,浮山营这边才看的清楚,原来对面的炮位已经七倒八歪,乱的不成样子,至于炮子,肯定也是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孙良栋身为带队的队官,同时也是营火铳教官,这二百余名火铳手,加上试验中的火炮操作条例也是在他的参与下正在进行,一看到对方打炮的样子,他就是把嘴都笑歪了。

“黄二,你这厮瞧着没?他们虎蹲炮没用架位抬高炮口仰角射击……这也算了,二将军炮居然不用沙包固位,也不用木块来调整炮口,老子倒是想知道,一会他们怎么调整射击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