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1部分(第1页)

似乎都有快一个时辰,不知道有几千颗还是上万颗炮弹落在这方圆十里不到的地方。

阿巴泰的愤怒已经消失了,在这样的威力下,他知道自己的勇气连个屁也算不上。他只是在心底奇怪,为什么明军的火炮这般犀利。以前和辽东的明军做战,也是号称明国最精锐的军队,火炮之威,连眼前一成都比不上。

突然间,他感觉身上一阵温热,抬头看时,便是魂飞魄散。身经百战的饶余贝勒,竟然吓的发起抖来。

趴在他身上的几个摆牙喇精兵,全身亮银重铁甲,但此时都已经死了,刚刚一颗炮弹成为跳弹,正好砸在他们身上,将这几个脑袋和身体给砸遍了。

重而沉的铁甲以前就是性命的保障,现在却是根本毫无用处。

阿巴泰从尸体下艰难的爬起来,大炮的响声终于停了,放眼看去,是做梦也没有想过的凄惨景像。

在他身后,是无数散漫奔逃着的旗丁和披甲,连他最精锐的护兵都在逃跑的人群之中。

阿巴泰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知道,这几万人的大军虽然没有和敌人交过一刀一枪的手,但已经彻底跨了!

……

旅顺之战的结果迅速传遍整个清国,阿巴泰在明军开始挺进的时候仓惶逃窜,整个大军几乎溃逃干净。

三顺王中,孔有德当场被炸死,尚可喜重伤,只有耿精忠逃脱性命。但三旗兵马,精锐老卒,成功逃出性命的只有不到半数。

除了当场被炸死的,重伤者全部被清点战场的浮山军刺死。

此役,清军还损失了一个三等梅勒章京,等同是副将或后来的都统职位了,还有甲喇章京数人,牛录章京数十人之多。

被炸死和后来处死的也有近三千人,加上汉军损失,未交一锋,损失七千余人,这些损失,还全部成了浮山的斩首。

斩首七千级!

自清与明交战到如今,以萨尔浒一战最紧张,因为当时明军号称四十万,而清一方举族才六万人,后来打败明军,成为扭转命运的一战。

最惨烈莫过于浑河血战,明国战死了好几个总兵,而清军一方也损失惨重,死伤在数千人之间。

松山一战,虽然规模浩大,但不论是战略还是战术层面,主动权始终在清国一方手中,所以虽然举族参战,但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念,并没有人紧张。

损失也在死伤两千人左右,但大获全胜,明军一个首级也没拿走。

现在不仅一战死伤近万人,光是被人家拿走的斩首就有七千,消息传开,整个清国都是为之哗然!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沈阳,传到了皇宫之中。

听闻如此噩耗,皇太极倒显的十分镇定,消息一至,他知道前方主将必有辩解之词,所以并没有立刻做决断。

待阿巴泰等人将战事经过呈报上来之后,皇太极轻叹口气,对豪格和济尔哈郎等亲郡王贝勒们道:“此战不能怪饶余贝勒和汉军旗,实是火炮数字相差太大。”

在场众人,哪怕最悍勇的豪格,也是被明军舰炮超过千门这个恐怖的数字给惊呆了。

半响过后,才有人庆幸道:“还好这些舰炮不能搬到陆上。”

虽然不愿意附和,但所有人的脸上表情,毫无例外的都是赞同此语。便是皇太极,也是禁不住轻轻点头。

他瞟了一眼列席在场的多铎,心中一阵恼怒,两白旗那边并没有这么多大炮,多尔衮却一直不肯力战,这兄弟两人,恨不得立刻全都杀了。

“我大清也要多铸大炮!”

皇太极踞案决断,声音朗朗,一点不象病患之人:“以前总以为甲坚兵利,可得天下,现在看来,沿海需铸堡,迁民,铸重炮防御,将来征战明国,亦需大量火炮随行。传朕旨意,全国征取民间藏铜,不论是王公贝勒,或是普通旗民,家中私藏铜者,立斩!另,传旨石廷柱,精铁倒模铸炮之法,着其与马光远立刻试行,朕要在三年之内,铸炮千门!”

第八百二十一章 问鼎

“奴才等领旨!”

虽然是向具体的人传旨,但旨意中包含诸人,所有的王公贝勒都是立时跪下,口称奴才领旨,一定遵照实行。

皇太极感觉满意,虽然迭遭大败,但未曾伤到八旗根本元气,明军只能在海边和偷袭,想和八旗正面决战,为时尚早,实力远远不够。

将来只要多铸炮,大局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是那张守仁如此可恶,必杀之!

他杀气浮现之时,忍不住又看向多铎。这个十五弟,性子浮滑,但机警聪明,很多人喜欢他,如果自己不教而诛,就算分了他的牛录和财产,人心也会不服。况且多尔衮在外,这是根本不可行之事。

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豪格顺利上位?

此次大败,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等过一阵子,一定会流言四起,到时候,他自己的威望也大损了,想扶豪格上位,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