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末双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老子咽不下这口气”博尔沙低声喝道。

凌越捋了捋那长长的胡须,道:“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想收拾他还不简单?”

“林兄有何计策?”

凌越道:“先把秦力拉拢过来,那小子和王栩有不共戴天之仇;至于计策嘛,这需要等待时机!”。

博尔沙和关青同时点了点头。

这时,所有的校尉都开挑选士兵了,每个校尉手下原来都有一百到五百不等的士兵,校场之上除了这九个校尉的本部人马以外都可以任意挑选。

挑选士兵的事宜一直进行到下午才结束,每个校尉都将自己的士兵补充到了一千人,加上王当的亲兵,山寨之**有士兵10500人,虽然士兵的数量都差不多,但战斗力却是大不相同。

战力最强的当属王当那五百亲兵,每个亲兵都配有锋利的横刀,厚厚的玄铁重甲,而且每个士兵都是百战之士,是精兵中的精兵。

其次就要属黄石和王猛的人马了,一千士兵大多数都配有皮甲,横刀、长枪人手一把;在山寨中的装备算是很好的了。

至于其他的校尉,比如博尔沙、关青、凌越、钱雲、孙严等等,都大致相同,只有简易的武器,大部分的士兵都还是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唯一和老百姓不同的就是那额头上的那根二指宽的黄巾了。

还有就是王栩所部的士兵,虽然都是新兵,但武器装备却是全军除了王当的亲兵外最好的,一千士兵都配有皮甲,有五百长枪手,五百刀盾手;特别是这刀盾手的盾牌,连王当的亲兵都没有配备,全军上下也就只有王栩的士兵装备了五百副。

其他校尉虽然看着眼馋,但却无计可施,谁让人家能一拳将人打飞呢。

士兵进行了分配,那营帐也要进行调整,原来的士兵都是住的很杂乱,现在既然归属在各个校尉手下,那当然也要重新扎营了。

忙活了一下午,校场之中的营帐大致分成了十个部分,每个校尉都有自己的地盘,关青、凌越、博尔沙的营帐紧挨着,王猛和黄石的营帐扎在一起,只要是平时比较要好的校尉都将营帐扎在一起,无形中已大致分成了四个部分;而王栩初来咋到,他的营盘就只有**的扎在校场的最边上了,和其他人的营帐都隔有一定的距离。

王栩对此没有任何的意见,你不和我扎在一起,我还不想搭理你呢。

 ;。。。 ; ;

第11章 张燕

黑山位于太行山脉的南端,是整个太行山脉的核心,黑山军之名也由此而来。

这里是张燕军的驻扎之地,处于一座高大的山峰之上,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想要上山就必须经过一片巨大的丛林,林中古树参天,猛兽经常出没;如遇敌军来袭,还可在这林中布置大量的伏兵。

穿过丛林后才是走上黑山的路,山路陡峭,大军难行,张燕每一次出兵都得休整道路,否则是下不了黑山的,穿过一片长达五百多米的斜坡后,才能看见一座高大的城门,城门后才是张燕军的驻扎之地。

那城门可不是王当所部的山寨门可以比拟的,依山而建,立于两座小小的山袄之间,高三丈,厚两丈;简直就是一座坚实的城墙;就算和州城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守城所必须的落石城中唾手可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正因为有了黑山的存在,有了太行山脉险峻的山势;各州州牧才不敢贸然进山剿贼;以至于黄巾军都兵败数年了都还没有办法剿除。

而张燕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便事无忌惮起来,首先是派使者到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汉灵帝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命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

虽然归降了朝廷,但张燕每年一样率领大军下山劫掠,可不会因为自己是官兵就会手下留情,反而是变本加厉,并州、幽州、冀州、河内等地都是张燕劫掠的对象;一则扩军增强实力,二则补充粮饷军械。

黑山城墙之后,和其他城市一样,一样有百姓,但这些百姓都是老弱妇孺,没有一个青壮。

黑山军的组成除了像王当那种纯粹的匪贼以外,其他的黄巾士兵每一万人都会带有两万到三万的百姓(老弱妇孺)。

百万黑山军就是如此形成的,百姓因为活不下去了才会造反,可是如果一个人造反,那么全家都会问斩,所以好多人都是拖家带口加入的黄巾军,农民军起义的目的就是为了杀富济贫,让大家都能有饭吃,所以黄巾军一般都是全部接纳下来,精壮男子编入军队,老弱病残都留在了山上,反正有口稀饭喝就行。

黑山城巨大无比,占地数十里,除了张燕的五万大军外,光百姓就有二十几万;在整个城池的中间有一座红墙黄瓦的府邸,那就是张燕的住所。

府内金碧辉煌,白玉铺造的地面闪耀着温润的光芒。

檀木作梁,水晶玉璧为灯

府内后院。

一个身高九尺的壮汉立于院内,他**着上身,挺着手中的长枪左右突刺,汗水顺着脸颊不断的挥洒,长枪舞动间不时发出呼呼的声响,虎虎生威。

这就是张燕。

张燕原原姓褚,出身在贫苦农民家庭。早年一直艰难度日,虽然辛勤劳作,仍然不能保证吃饱穿暖,还经常受到官府与当地豪强地主的欺压,因为他从小就仇恨政府与豪强大户,平时喜欢练习拳脚武术,好打拨不平。

由于张燕身手矫健,动作敏捷轻盈,有飞檐走壁的过硬本领,所以人送绰号“褚飞燕”。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张燕联合了当地一万多贫苦农民,聚众造反,消灭了真定县官府和当地豪强大户。由于河北官军势力强大,褚飞燕与博陵张牛角联合起来,推举张牛角为全军首领,然后大兵出击赢陶。激战中张牛角中流矢重伤而亡。牛角临终前要求部下尊飞燕为帅。

为了继承张牛角的遗志,褚飞燕改姓为张,至此成为了农民军的领袖。张燕一方面攻城列地,一方面与中山、上党、河内、赵郡等地农民军联合,人马很快达到一百多万,盘踞黑山与官兵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