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一个碗,推翻大明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乱民(第1页)

乱民没有夜袭赵家庄的原因不仅仅是夜盲,还因为没有吃的。

在外城搜刮了一圈,凑到的粮食也不多,能填饱肚子的人自然也不多。

被咸宁县的巡检兵赶走后,领头的震山响把为数不多的粮食给一些看起来还算高大的男子,只有这一小伙人及其家人吃上了饱饭,剩下的最多也就分得一碗面糊糊。

不过倒是比官府发的粥要稠一点。

一伙人裹挟着流民,到了赵家庄附近时已经入夜,便不敢再往前。

毕竟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看着强壮的几十个人,被震山响安排为亲兵。

这几十个人还多是老实巴交的佃户出身,地里旱得不成样子,一年的收成交不起租子逃荒才成为流民。

震山响振臂一呼,一群人莫名其妙就从流民变身成为乱民。

好在跟着大哥(震山响)能填饱肚子,而且大哥说了,等抢了赵家庄,以后日日都能吃饱饭,而且不用再给地主交租子,也不用给官府交公粮。

大哥还说了,等抢了赵家庄,就给发老婆,有老婆的发小妾。

到了第二天早晨,乱民分成两拨往赵家庄冲杀而来。

流民在前,亲兵在后压阵。

逼迫老百姓在前面当炮灰,造反头子常用的手段。

但是这种战术翻车率高,引发的矛盾也多,稍微兵力多一点也不会使这种下下策。

面对官军也就壮壮声势而已。

但是面对乡下护院家丁壮声势的作用已经足够了。

在赵家家丁嘴里浩浩荡荡的乱民群体,其实也就二百来人,毕竟还能走几十里路赶到这儿来的也不多。

但是架不住村民们害怕,在乱民们到达前就以及四散奔逃。

抢水械斗的时候,战斗力比官军都强。

面对土匪抢劫的时候呢,又跑得比谁都快。

本来就松散的乱民冲进庄子里之后就散开来,抢钱抢粮。

不是和村民抢,而是和其他同伙互相抢。

面对唾手可得的钱财和粮食,原本老实巴交的立即农民成了凶恶的匪徒,连被裹挟的流民也成了抢劫的一份子。

抢到多少各凭本事。

震山响是个有点见识的,他知道村民家里肯定没什么钱,粮食也就几天到几个月的口粮,真正有钱有粮的肯定是庄子里的土豪。

土豪都住大宅子,于是震山响带领着自己的亲兵,拿着棍棒驱赶正在互相争抢的流民往前面大宅子的方向杀去。

另一边,守宅子的家丁按亲疏关系被分成两队,关系远的被安排在前面抵抗,关系近的在后面压阵,形成两道防线。

李弘和杨戌自然被分到第一队。

人也不多,也就二十来个人,由那叫张大的家丁头头带领。

周围还有一些拿着扁担锄头的村民,聚在一起壮胆。

虽然不相信乱民真的有成千上万,但李弘搞不清楚对面的真实情况,和杨戌一起躲在队伍最后面。

等震山响的大军靠近了,李弘才看见稀稀拉拉的一伙人在靠近,前进速度慢如乌龟。

远远的,李弘的确看见有一面大旗,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什么山什么,具体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