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回永乐时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部分(第1页)

里培训的课本,董管事可是得了王动交代的,课本不可传出去,但讲课的先生除外。其实王动这里的先生指的是《公共关系》的几位先生,这课分了好几人在讲,有赵大娘讲衣着之类,有王府仪宾讲礼仪,也有他本人过来讲组织行为和群体心理。王动是想赵大娘和仪宾可能会对这课有兴趣,也希望他们能参与这教材的修订。结果董管事放大了,于是把那些教材收了一套,给了杨伟。杨伟的课,自己是准备了一下的,然后把个大纲交给了王动,又按着王动的要求,细细的准备了讲稿,潇湘书局也印了出来,杨伟看到自己的字变成了这么精美的书,心里还是蛮高兴的。可他看到别的课本时,他可是真的震撼到了,当然了,震撼到的不只是他了,其实只要是听王动的课的都会被震撼,这种体会,只有张氏兄妹和张晋湘这会已经适应了。《体育》这书除了老王头领着大家运动以外,还有王动讲的内容,那部分是生理卫生,讲的是人的身体和器官,这对于当时的人决对是震撼,反正王动已经习惯往他师傅身上推了,无所谓了,不然那器官图,人体结构图,看的人都会想,王动是不是杀过很多人。《自然》那书就不用提了,神农尝了百草,但也没弄清楚植物的分类,王动那书提的虽然是吃的菜,但其分类定性真是杨伟闻所未闻。《格物》一书开篇一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时之寒亦可出三尺之冰”接下来的是制冰,硝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量,可凝水为冰。下面则是把冰点定为零度,把沸水定为一百度。列出了很多东西的温度,比如提到了人的正常温度。这些东西杨伟也是闻所未闻。如果说杨伟还能弄懂一点的,那就只有《德育》里面提到了孔孟之学,但让杨伟这个儒生不爽的事,王动都什么都拿来放在了德育里。比如佛道之争,还有基督教和天主教,本来王动是想着,要是店里来些个回回怎么办,明朝已经有传教士进中国,还要是尊重人家的信仰的。

杨伟教课还是很不错的,讲的也是极为浅显,听得刘福一帮人很受用,一条一条的常识,笔记里都有。杨伟看着这些个学生肚子里没什么墨水,自然也讲些笑话穿插一下,这下大家更觉得有趣。这帮管事对读书人有天生的自卑感,杨伟又这么年轻,几个自家有女儿的听了课都在着,要是能把这杨先生收做女婿就好了,当下杨伟就现有些人听课时好象有点走神,他倒以为是自己有什么地方讲的不对,倒是紧张了起来。不过下午课还没结束的时候,王动也过来听过课了,这下把杨伟弄的更紧张了。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一零一节 春花楼内】………

其实每位先生讲课王动都会去听,只是有时在外面站一会,就走了,有时会露个脸,有时会等到课毕拉上老师聊一会。至于杨伟呢,王动已经知道了,后进才俊,出身寒门,深得长沙府的大儒们的器重,后投入岳簏书院。王动其实只是想看看,杨伟适合不适合做个老师,从听他讲课的情况来看,这个先轻人还真是个当老师的料,很快就抓住了这帮学生的注意力,且能深入浅出,把一些文学上的东西,与日常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娓娓道来。

吃饭的时间一到,食堂里就热闹了,难得大掌柜和大家一起,还有个先生在,热闹是热闹,但还是有些拘束,毕竟这两个突出人物年龄小过所有的管事。

“大掌柜,董管事天天叮着大家说有考试,这考试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呵呵,诸位怕考试了呀。”

“大掌柜,咱也是活了一把年纪了,还从没进过学堂,没被先生考过,当然有点后怕嘛!”

这话一说,大家都笑了。

“都是堂上讲的东西,放心吧,回去把课本和笔记多看多背就行了。”

总算是得了些信息了,当天晚上,这帮管事或是在宿舍或是在课室,个个都老实看起书来,宿舍里有烛台,每人的桌子上也都有烛台。这曾经是王动最费心思的地方,到底是用油灯还是用蜡烛,最后决定用蜡烛,主要是考虑到安全。

吃完饭,王动把杨伟带去了春花楼,本想就在学堂里,但这学堂晚上太静了,王动有点不习惯,后世晚上听到马路上的汽车觉得是噪音,感觉乡村的鸡鸣狗吠是多么动听,可真到了大明朝,晚上在这山脚下,时不时听听猫头鹰的叫声,那感觉真是太自然了,自然到让王动想起刚穿越时在丛林跋涉的那几天。

春花楼,只要王动一到,马上领进最好的别院,这个别院只招待大娘的朋友。然后酒水自然不用多说,全免费,更重要的是,漂亮的姑娘,只要没有客人的都往这跑,都往王动身边挤,个个心里雪亮,得王动一曲,可日进斗金。

“真要听曲,真要听新曲,行呀,香一个!”王动已经习惯了,应酬,跑不掉的,和文人们一起应酬他还能顶的住,和商人们一起应酬的时候他就有点吃不消了,但最最受不了的是和武将或是江湖人物一起,那些人直来直去,话也粗动作也粗,放在王动身上还真搞不起来。

“这位公子姓甚名啥?”

“众位美人,不要为难我小弟,他还是个好孩子!”

这话一出,把本来就很窘的杨伟弄的个脸通红,反倒让这些莺莺燕燕看到宝了,又挤了过来,杨伟坐那,左闪右闪也没地可闪。王动看他那样子,心里更是狂笑不已。心想,你这杨伟的名,真是没错呀!

“众位美人,都出去吧,我要与这小弟说事,大娘若得空了,可让她过来。”

几位美女,扭扭的出去了,临走还有飞眼瞟杨伟的。

杨伟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虽然平日里也有同窗相约,有些也是有钱人家的子弟,拉着杨伟出来玩,其实是想攀上山长,当然了杨伟也的确是这帮学生中的佼佼者,小有名气。杨伟家境贫寒,本身也是洁身自号,今日王动拉他到这里,他是心里还是怕怕的。

“伟长,你说,人读书是为什么?卖于帝王家?修家齐身治国平天下?”王动端着酒,笑容可掬的看着杨伟。

“这个,这个?”杨伟没料到王动会问这个。

“伟长,你几时去考个功名。”王动看他没反应过来又问。

“老师有劝我去考,伟长以为,还需要在老师身边多学两年。”这下杨伟说了心里话。

“出名要趁早。”王动这话有点语重心长。

“静之兄高才,某读兄大作《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始知处处皆学问,看潇湘学堂之课本,方晓静之兄博学之广。”杨伟转移了话题。

“博学有何用,呵呵,那些个东西,会有人喜欢吗?放书上,会有人去学吗?《商论》有看吗?”王动则转到了正题上,他想拉住杨伟。

“有拜读,但很多不懂?”

“说来听听”

“商人不事生产,为何静之所谓,流通创造价值。”还是那老一套,总以为商人没有产出,然后又是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唉,真是迂腐呀……

“若言生产,无非人财物。农人投诸体力,商人多用头脑,财,农家以之购种及家具,商人以之做本钱。物,种子、农田算为物,商人则是人事筹算物运等,农人出稻谷,商人则使之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