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回永乐时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部分(第1页)

船有二十八舱。不仅有加强结构和分舱水密抗沉抵浪的作用,还使船舶大型化展成为可能,而且还有利于分割舱段分类载货,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粮船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甲板上的结构,除了尾部的两层以外,中央位置还有一层。船夫们可以从船头,中央和尾部同时下到船舱,这主要是为了上下货。中央的船舱中住着船夫,而船尾那则住着王动的家人、各种技师和护卫,王动家的护卫二十四人,分成了两个班,四个组,一个班就刘鹰自己带着,和王动住在一起,还有一个漕帮过来的回国忠领着,此人是第一个积极报名出西洋的,他和杨刚一起,住到了另一条粮船上。

这次的船队除了有商队以外,还有一条特别的船,那就是红船,这条船由赵大娘和春兰坐镇,大大小小近百个姑娘由她们管着,除了两条使西洋的大使船上有女人以外,就这条船上女人多。此次下西洋,可以带上女人,但主要限于宝船,两条宝船分别有正副使大人坐镇,还有更多的外国使节在船上。这些番邦的使节,除了自己的妃子女人外,有特别需要的,赵大娘还会派上红楼上的姑娘过来侍寝。这次的船夫和士兵,每月会有一次机会上红船,靠岸的时候随便。所以大家估计,以往船队用来传递粮食和水的六橹船,现在最希望停靠的一定是红船。

王动的船都已经要到镇江了,那边郑和大人的船估计还没起锚,管不了那么多,先到苏州在说,王动要去那的货舱看一下,杨刚和陈泽都说搞的不错。对于王动来说,后世的他,除了南京以外,最熟悉的就是苏州,南京城这会已经摸的差不多了,这次一定要好好看下苏州。

明朝时的长江真的与六百多年后不一样,镇江的金山焦山还在江心,扬中岛倒是有了,靖江居然也在江心,杨刚居然在这等着,原来太湖分舵的送来的部分船夫受命在这里结集。

几条船在靖江停了一下,王动派人上岛去买螃蟹,这时已经到了吃螃蟹的最佳时节了,跟在王动周围的人都知道,东家大掌柜王供奉王动王静之此人本事很大,其中造福周围人最大的一条就是吃。王动命人上岸买螃蟹的时候,杨刚就窜到王动船上了,地球人都知道,大掌柜要出手弄东西吃了。杨刚的鼻子的灵敏,也把赵大娘等一帮与王动相熟悉,但不在同一条船上的给吸引了过来,反正这会郑和大人不在,哈哈,商船的事,王动说了算。

靖江的蟹黄汤包还是很有名的,跟着王动来的厨子是潇湘记金牌陈阿大的儿子,陈四,其实他是陈阿大的长子,但在家族里排第四,老爸也没什么墨水,便起了这个简单的名字。王动听了这名字大笑不已“你是个厨子,得名撑死,那还了得,东家会怕你偷吃的。”

陈四会做蟹黄汤包,跟苏菜厨子学的,不过只要是跟在大掌柜边上,个个都学的很乖,老实不要作声,听大掌柜指点,会有好处的。

果然王动的做法别具一格,别人家的汤包小笼都有六个,王动的做法一笼才一个,上岸的时候,便使人剪了些细芦苇过来,去节去叶,做了一大堆细管,比水鬼用的短些。

王动只动嘴,他不动手的,动手他也不会,但不动手更有高深莫测的感觉。

第一,洗蟹蒸熟,待稍凉后撬开蟹盖取出蟹黄,并用竹签取出蟹肉,再炒制凉一边。

第二,蟹壳回收大锅去煮出浓汤,然后掺上猪肉搅成馅,将肉皮冻搅碎,倒入肉馅中,再加蟹黄、蟹肉、芝麻油搅拌成馅。用蟹壳煮汤汁,这个陈四以前可是没想到过,肉皮冻有放过。

第三,陈四领着面点师傅上,做大个的汤包,王动自己去调葱姜水。放醋放姜放糖,熬的好香,然后领着一帮人,坐在一边开始等了。这会个个围坐在大桌前,一手筷子,一手细苇棒,个个都在等待。

陈四的手工这会表现了出来,每个蟹黄汤包捏二十四道花纹,包口捏成鲤鱼嘴形状。这叫一个好看。

后来杨刚有撰文,王氏汤包“置盘庄重如座钟,间筷圆满若灯笼,东家传食用要诀,‘轻提,慢移,开窗,吸汤’,但见入碟之汤包,如饱满圆润、干瓣紧裹、含苞欲开之玉菊。美白如雪、晶莹剔透、吹弹欲裂,碰之不舍,然馋虫大叫,强食为快。”

汤包蒸个不停,个个吃的油嘴滑舌,一个只一粒,没有例外,就要你吃到七八分,想着没有,吊你胃口,想念着,久久吃一次,永远忘不了。

吃完汤包还有大闸蟹。“在座谁能说出大闸蟹名字由来,可食最大八两之蟹。”王动笑盈盈的看着在座的众人,一帮人你看我,我看你,长沙府来的那帮水手以前根本就没吃过螃蟹,福建籍的老水手也是不懂,小孟丁宇杨刚应该知道一点,但嘴努了几下,也不知从何说起。

………【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四九节 太仓基地一】………

“两鳌如闸刀,如此得名!”杨刚认为

“小蟹可炸食?”丁宇说,“卖蟹人谓之炸蟹其实是水蒸。”他又补充一下。

“凡捕蟹者,于港湾间设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小孟说。王动为之侧目,这话这掌故可是一般人不知道的,特别是从小孟嘴里出了说来。

“不对,不是放蟹笼的嘛!”赵大娘问。

“蟹笼作的小蟛虮。”王动说,“小孟说对了,那只蟹王归小孟。”

“阳澄湖之蟹,有四大特征: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呈黄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实有力,放在木板上,八足挺立,双螯腾空,脐背隆起,威风凛凛。肉质肥嫩鲜美,食过后再食其它再好的佳肴名菜,都会索然无味。”

“诸位别光顾着吃,扒开蟹壳时,记得找找法海和尚。”

王动这一嗓子没人理了,个个埋后苦干。这帮人里,多数人都不大会吃,很多人抓住个螃蟹还在你看我我看你,学样学吃。不过王动很快就现,小孟和丁宇是会吃螃蟹的,而且吃的非常干净,去了膏肉的蟹壳几乎可拼回一个完整的蟹,这比王动还本事。在大明朝只有两种人能有这水平,一是老吃客,另一是世家子弟。王动得到的资料,小孟这个艌师是从福建过来的,福建人会吃海蟹,海蟹有肉蟹膏蟹之分,但无一例外,大家只吃身体和鳌足,那另外八条腿上的肉是很少有人会去吃的。而丁宇是吴铁匠送来的,送来的时候说过来路不明,但为人还不错,湖广人是不会吃螃蟹的,看着他们今日的表现,这两人一定是苏州府或是这附近的人士,且还是世家子弟。

杨刚也现了这个差别,他没作声,真正出声的是赵大娘,“孟、丁两位小哥儿,人长的俊俏,这螃蟹吃的也这么斯文,倒象是没动过似的。”

这话说的两人脸一红,都觉自己忘了藏拙了,两人对视了一下,没出声,只是低着个头呆在那里。小孟长的白,丁宇长的黑,这两人表情尴尬,看着让人好笑。王动感觉到有点不对头,这样子,两人有什么猫腻在里面。不会是同志吧,不大可能呀,小孟不是要娶董娇了吗?

那边李真大吃“过瘾”,一只不够,又多一只,刚才汤包就他一人抢了两个,这会一个螃蟹不够他吃,他本来就是水师出身,在这吴淞一带已经多年了,也算是个老吃老做的了。不过杨刚就不同了,虽然他还算是个斯文人,但还是把螃蟹的膏汁溅到了衣服之上,弄的也十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