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别辞别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李橙橙(第1页)

在苏州打工期间,我和几位关系不错的同学私下里建了一个小群,在里面除了沟通工作之外,有谁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们都会互相安慰鼓励。

这种“相交线”般的人际关系一直延伸到了我的工作以后,慢慢地,成了我生活里的一种常态。

自从建群之后,我们几个的关系也比之前更加紧密了,但这样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我们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才会寒暄几句,之后又继续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的生活上。

在这之前,虽然我们经常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我们似乎都很默契地在彼此的生活之间划出一条分明的界线,只有在发生什么的时候才会越过那条界线主动关心对方。

后来,我再想在群里发起聚会联络感情的时候,却发现这个群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被解散了。经历过那件事,我失落地得出一个结论:反正遇到的很多人,最后都会像那个不知道哪天就被解散的群一样,不知道哪天就成了陌生人,因而也就没有必要总是费力经营和维系每一段关系了。

唯有李橙橙偶尔还对我嘘寒问暖。因为离得近所以也经常一块吃饭。

头些天,橙橙约我吃饭。我说今儿可能要晚点儿,要加班。他告诉我多晚都没关系。

又很诧异的问我,“你居然这次加班都没骂人?”

我认识橙橙很久了,具体是哪个平台认识的,我也记不清了。

李橙橙26岁那年,也想过要找男朋友。

她和我说,自己是凉薄的人。

我懒得搭理她。

我说,梁博啥啊,我还是那英的人。

她向我憧憬过以后的幻想。

她想嫁给一个温暖的人,但对方最好不要爱他。

我听不太明白。

“这样我就没什么亏欠,不用在乎对方的感受,不用患得患失。我更倾向于,我们的关系像是朋友。没有期待,就没有争吵。”

我说,那在一起的意义是什么?

“是能做自己,还有人陪伴。我不会为他委曲求全,他也不需要为我低声下气。我们能公平的发脾气,大不了一拍两散。”

李橙橙顿了顿,又说。

“主要还是完成家里的任务啊。”

我说,那你这不是坑别人么?

“所以啊,那个人不能太喜欢我,控制我,要求我。否则我就会离开他。”

李橙橙叹了口气问道,

“这样的人,我要去哪里找?”

“约炮软件吧。”

“你滚吧。”

李橙橙的过去,我知道的不多。

她挺爱喝酒,爱开玩笑,但心里又是个冷冰冰的人。

约着吃饭,对方迟到她是会先点菜,先吃上的人。

甚至也能毫无愧疚的放对方鸽子。

可偏偏就有小伙子迷这一套。

对她穷追不舍,送花送口红,撵到公司去。

李橙橙便对那人失去了好感。

小伙十分不解,说你到底喜欢什么人。

李橙橙说,我比较喜欢不喜欢我的人。

她说的是实话,可小伙觉得这是发了驱逐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