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梦四百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春风得意须尽欢45(第1页)

沈玉飞抓紧时间把手机里存的几篇清代八股范文抄了下来,细细揣摩,自觉受益非浅,几天来制艺进展很快。倏忽几天过去,八月初九,乡试正式开始,沈玉飞一早起床,准备一番,步入了贡院。

本次乡试共有1000多人参加,但录取名额却只有38名,这还是因为本次天启新立,诏增一名,录取比例只有区区百分之三,可见竞争之激烈。乡试共考三场,其中第一场最为重要,而第一场中的四书题又是重中之重。

沈玉飞坐在狭窄的号房里,看着差役举着印着题目的牌子走来,只见几道四书题是“是亦为政”“不以规矩”“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倒也不算太偏,不过不以规矩却是手机里存有范文,而另外两题则有标准破题,沈玉飞一下如释重负。拿出草稿,默了出来: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尝闻古之君子,周旋则中规,折旋则中矩,此固不必实有此规矩也。顾不必有者,规矩之寓于虚;而不可无者,规矩之形于实。奈之何,以审曲面势之人,而漫曰舍旃舍旃也?有如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诚哉明且巧矣。夫有其明,而明必有所丽,非可曰睨而视之已也,则所丽者何物也?夫有其巧,巧必有所凭,非可曰仰而思之已也,则所凭者何器也?亦曰规矩而已矣。大而言之,则天道为规,地道为矩,虽两仪不能离规矩而成形。小而言之,则袂必应规,夹必如矩,虽一衣不能舍规矩而从事。孰谓规矩而不可以哉?而或谓规矩非为离娄设也,彼目中明明有一规焉,明明有一矩焉。则有目中无定之规矩,何取乎手中有定之规矩?而或谓规矩非为公输子设也,彼意中隐隐有一规焉,隐隐有一矩焉。则有意中无形之规矩,何取乎手中有形之规矩?诚如是也,则必无事于规而后可,则必无事于矩而后可。夫吾不规其规,何必以规?吾不矩其矩,何必以矩?而不然者,虽明与巧有存乎规矩之外,如欲规而无规何?如欲矩而无矩何?诚如是也,则必有以代规而后可,则必有以代矩而后可。夫吾有不规而规者,何必以规?吾有不矩而矩者,何必以矩?而不然者,虽明与巧有出乎规矩之上,如规而不规何?如矩而不矩何?夫人之于离娄,不称其规矩,称其明也。人之于公输,不称其规矩,称其巧也。则规矩诚为后起之端。然离娄之于人,止能以规矩示之,不能以明示之也。公输之于人,止能以规矩与之,不能以巧与之也。则规矩实为当循之准。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哉!

接下来三天,沈玉飞在狭窄号房里苦逼的呆了三天,终于放门出来,见到毛延庆,只是苦笑,这可比高考难过多了,主要是要被关在里面这久,实在是体力与智力都是大量的消耗。毛延庆带着沈玉飞吃了一顿大餐,笑问他:“我们的大才子考得怎么样?”沈玉飞恢复了精神,笑道:“我这边是躺平了,还得看你给我准备得怎么样呢!”毛延庆笑道:“该做的都做了,反正你不就是想当官吗,我们控制的地盘以后会越来越多,有得你官做。考不上就别考了,何必搞得这么累呢。”

“我倒不是完全为了当官,主要还是想深入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看看有什么办法解决我们祖辈经历的苦难,你也知道,即使在后世,一些底层的民众生活也是非常困苦的,但好歹没有生存问题。而在这个时代底层百姓就不一样了,据说明末汉人可以减少了几千万,特别是北方跟四川,汉人减少了60%以上,这是以前的资料上看的。我们毕竟处在偏僻之地,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大发展,而且我们工业化的结果可能对北方民众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好事,也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快的破产,失去生活来源。我还是要想办法在北方建一个基地,如果有可能还要改变明末的政治环境,虽然新朝建立可以实现很多人的野心,但对普通民众的伤害却也是巨大的。”沈玉飞认真的说道。

毛延庆倒想不到沈玉飞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愣了半响,说道:“你说得也是,我们的扩张速度毕竟是有限的,目前也只能是自保而已。或许以后占了东南亚肥沃的土地可能能解决明末缺粮的问题,不过东南亚的那些土著实在是人种不行,还是得多调一些咱们汉人过去。”

这个话题太过沉重,两人也就没有继续,天色不早,各自安歇。

当6天后沈玉飞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贡院的时候,贡院里的考官、阅卷官忙活了起来,边夜点了灯开始连夜批改考卷,一份份考卷被几个阅卷官传阅,而两个主考官则会抽一些黜落卷复核,防止一些好卷子遗漏。

当张柽芳的老仆过来使了个脸色,意思是沈玉飞的卷子他看到已经被放入阅卷官上递的卷子中,张柽芳的心放了下来,他本来怕沈玉飞的卷子水平太差,第一轮就落选,那真要把他提上来,会让人觉得做得太明显,这下选入待选的100份卷子里,那完全就是他和项梦原的事情了,卷子的水平都差不多,主考官的爱好那可就不能对外人言了。

不过当张柽芳看到沈玉飞的卷子时,也不禁赞叹其行文的老辣,虽然其中有两篇文章稍显平淡,但也是相较而言,至于那篇不以规矩,简直可以让人拍案叫绝了,这种文章不要说在贵州这种地方,即使在南直隶和浙江那也是可以排进前几名的,当下松了一口气,把这份考卷送到项梦原手中,项梦原看了卷子之后,点了点头。

沈玉飞考完之后,第二天就跟着毛延庆四处闲逛,毛延庆准备在贵阳也开一家超市,贵阳是贵州当之无愧的第一城,城内有十万余户四十余万人,消费能力不愁。“不过也得考虑乱起之后贵阳也是土人打击的第一目标,而且据我跟一些士子聊天得知,目前贵阳的官员大部都被召入朝廷述职,而巡抚李橒据说也在朝中被攻击,很快就会被免职。就连这次的副主考张柽芳与李橒同是鄞县人,但这次来也没有去拜见他,估计传闻不虚。”沈玉飞道。

这让毛延庆很是纠结,自己手下能用的人不多,能独当一面的人就更少,而放在贵阳的人那必定是要得力的,不可能把他放入险地。想了一想,还是觉得风险太大,最终毛延庆决定还是把东西寄售在蒋家的粮店,拿着蒋庆芳的名贴自去找蒋家粮店的掌柜去了。同时,毛延庆觉得现在信息来源太少,回去要跟王成效商量建立情报网的事情。

8月22日,是放榜的日子,沈玉飞一大早拉着毛延庆准备去贡院,途中还碰到了蒋家的天才少年蒋明良,由于蒋庆芳的关系,三人倒也早就认识,于是结伴来到了贡院门口。三人到了不久,随着差役的锣声响起,放榜正式开始,差役们清出围墙边上的一片空地后,把红榜贴在围墙上,字体很大,虽然沈玉飞站着较远,但还是一眼看到第一行上的沈玉飞三字,悬着的心一下放松了下来。

毛延庆却在第三行看到了蒋明良的名字,赶忙向两人贺喜。蒋明良虽然对沈玉飞能得到解元很是诧异,但对自己得到经魁还是很满意,当下三人也不再贡院停留,当下邀请蒋明良一起回客栈庆祝,蒋明良却说还是回他家的别院庆祝一下,让随从去客栈说一声让报喜的人直接到他家去就好了。沈玉飞现在还在心神激荡中,自是无可无不可。

毛延庆让护卫快马回董谷报信,并让家里准备入京行程。同时让路过安顺时也告知沈玉飞的准岳父家。当晚,沈玉飞与蒋明良都放浪形骸,也不顾刘媛年纪不到不得喝酒的禁令,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又参加了鹿鸣宴,宴上,主考官与副主考官都热情的邀请沈玉飞到了京城后到家里做客,巡抚李橒也抽空特意勉励了他几句,而刘锡玄则是笑得合不拢嘴,毕竟自己点选的少年才俊得到了翰林的认可,还是很引以为傲的,当下也好好的提点了沈玉飞一番。

接下来几天,沈玉飞天天跟着一帮同年、同乡一起庆祝,不过当同年们上花楼喝酒时,沈玉飞还是以自己年幼为由拒绝了,倒是跟着毛延庆一起把整个贵阳逛了一圈。这天,两人正在城中游玩时,一个护卫跑来把他俩找了回去,说是家里来人了。

两人赶回客栈,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在沈玉飞的房中等着他。沈玉飞快步走上前去,说道;“成效,你怎么有空过来?安隆那边搞定了?”说着紧紧的握住了王成效的手。由于王成效是后世来抓沈玉飞的,两人之间总是若有若无的有一些疙瘩,平时打交道也不算多。王成效说道;“安隆司河内八甲已经全部控制住了,估计现在广南那边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以后要等安隆司消化掉以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我这次来,一个是给你送来了北上的保安和物资,当然最主要的是家里接到你上次的分析很是重视,我决定带着侦察连过来把整个贵州的地形测绘一遍,如果以后有行动的时候也能提前策划。我把物资交接一下,明天就出发,我的侦察连没有进城,都在外围堪察呢。”想了想,王成效又说道:“这次你的护卫不全是华夏军,我只给你派了一个班,其他都是谢天华带的护卫。还有这次给你准备几件特殊的东西,如果有机会见到皇帝,可以送给他,如果别人就算了。”说完,递给了沈玉飞一件东西,沈玉飞拿到手中一看,这不就是自己的手表吗?

他激动的看了看自己的手表,正在嘀嗒嘀嗒的走着,沈玉飞大喜道:“陈大总工真是厉害!”王成效说道:“还是这个时代的巧匠厉害,上次李哥从安顺带回来的那两个金银匠手巧得很,你这个只是坏了一两个小零件,修起来很快,没几天就好了。给你的礼物里还有一块金表,是照着你这只表的样子做的。还做了几个壁钟,是陈博按你尺寸放大后设计的,最近他在设计座钟,这个就不需要巧匠了,可以大批量生产,如果研制成功的话,可以成为我们新的财源。”

陪同沈玉飞北上的可不是一两人,足足有100来人,除了一个班的华夏军外,还有30个谢天华带领的护卫,足足10辆新式马车和车夫、马夫,当然经过安顺时顺带也把徐天凤捎上了。沈玉飞还跟几个普安的同年蒋明良等约好了一起上京,还有准备回乡的蔡崇峰,也算是一支大商队的规模了,不过路途遥远,道路不靖,大家抱团上路倒也可以安全一点。

这次上路的十辆马车是华夏车辆制造公司的最新产品,全部底盘均为精钢所制,采用了最先进的转向系统和刹车系统,轮胎也是由精钢制成,整车质量达到1500斤,理论载重4000斤,每车用两匹马,当然在贵州这样的山路上,实际载重只有3000余斤。马车采用了弹簧减震系统,再加上几辆客车上的皮质沙发,乘坐体验也还是很不错的,蔡崇峰对这马车赞不绝口,心想着来年到贵州来一定要买一辆,有这样一辆车,出行就不再是折磨人的事情了。

不过有六辆车却是拉着货物和补给的,能坐人的也就只有四辆,勉强能塞下一群书生和他们的书僮,华夏军和护卫、马夫则都是骑马,但即使是在官道上行走,经过训练的华夏军和护卫除了哨探外,基本都是靠双脚,并且要求整个车队按华夏军控制的速度行进。不过限于马匹的耐力,其实这个时代的行军速度一般也控制在每天30-40里,但由于贵阳到北京接近8000里,要在1月底赶到北京,每天的速度必须保证在60里左右,对于被要求进行长途拉练的华夏军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进入北方之后正是最寒冷的时节,可能会受到大风雨雪天气的影响,所以云南、贵州等地的考生一般乡试成绩出来后便会出发,象沈玉飞他们延了十来天再出发的却是比较少的。

不过一路上的行程倒是比较顺利,也许是看到车队庞大一般的盗匪也不敢来打扰,而一群举人的名头沿途倒也没有受到什么刁难,如此顺利行得十余日,已进入湖广境内。徐天凤看着外面跟着车队的华夏军没有一个人上马,而护卫倒是时不时有人走累了上马骑行,不禁对沈玉飞说道:“你那师弟倒是练的好兵!”沈玉飞也点点头说道:“那倒是,他一向对这感兴趣,也上心。”心里却不以为然,想想后世缺衣少粮的情况下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先辈,这些兵也就是有点形似而已,内里的信仰和意志却还是远远不够,当然跟这时的军队相比,那也是大大超出了,不管怎么说王成效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练出数千强兵,那也算是能力出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