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当当当,五岁福宝小青天升堂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 一个识字的衙役都没有(第2页)

刚刚县丞黄庆生算是介绍过了。接下来就轮到主簿刘贵。

刘贵站起身,对上首的陶安安拱手一礼。

“下官刘贵,担任本县主簿一职,负责掌管文书、户籍、巡捕等方面的事务。”

说完,他刚准备坐下。

就听见陶安安说道:“有什么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也说说嘛,这样也不至于我做出一些令刘主簿不喜欢的事情。”

“是,回大人,我平日里喜欢读书,不喜欢闲着。”

陶安安知道这人说的肯定只是客套话,不过她也没打算真的要了解这个人。

“读书好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大人真是做的一首好诗。”刘贵称赞,怪不得人家小小年纪就能被点为金科状元呢,这是有真才实学的。

“呵呵,低调,低调,下一个。”

接下来就是几位班头,县衙分三班衙役。

一班就是升堂的时候,分站两边的。一班是看管犯人的,还有一班就是街上巡视的。

看这些人,一个个都混成老油子了,一个上进的年轻人都没有。

这不好。

“你们可都识字?”

这话让那些衙役都沉默不言。

好吧,这说明一个个都不识字。

“那让你们到哪里去宣读公文也是不会了?”陶安安又是问道。

依旧沉默。

“你们还是要跟刘主簿学学,多读书,不然自己有几个铜板都数不清楚。”

“就个把几个铜板,有什么能数不清楚的。”有个衙役小声的嘀咕道。

“刚刚是谁说话,站出来。”

一个衙役站出来,可惜这人做了自我介绍,但陶安安没能记住。

陶安安求助的看向自家爹爹,陶继立即就明白,对她小声道:“徐保正。”

“徐保正。”

“小的在,大老爷,我刚刚不是有意说出来,并没有不满的意思。”

“不不不,你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几个铜板可不就能数的过来。不就是指头掰掰呗,手指头不够,就用上脚趾头。”陶安安说的随意。

可徐保正不敢应话,因为这话听起来像是教育自家孩儿一样。

“这样吧,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因为鉴于我记不住这么多人,你们就把你们的名字绣在胸口上,大概在这个位置。”陶安安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

接着,她掏出十文钱,摞在桌面上。

“明天,第一个到我这里,完成这项任务的,这十文钱就是他的。你们就几个铜板,应该不会嫌弃这十文钱少吧。”陶安安交叉的双手,眯着眼睛看向所有人。

她虽然乐呵呵的笑着。

但是现在他们都知道这是个不好糊弄的,一番话下来,有理有据。

“不会,不会,那可是十文钱呢,都够我赌……用上好些时日的呢。”徐保正嬉笑道,差点就把赌上好几把的话给说出来了。

他口袋里存不住的钱原因就是如此。

“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刘主簿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