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真假宝玉(第1页)

脂砚斋在《石头记》的第二回,就写下批语曰“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这就引起了真假宝玉之争。而这个争论直到现在,还没有平息。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回,

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甲戌侧批: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

那么,甄宝玉和贾宝玉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他们两个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甄宝玉和贾宝玉到底是不是一个人,《红楼梦》里早已“暗藏”了答案,只要我们去看看《红楼梦》里写了多少个甄贾宝玉之间的相同之处,就知道了。

我们都知道,甄宝玉和贾宝玉名字相同、相貌相同。《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贾母、李纨等人和“江南甄府”——即甄宝玉家的四个女人的一段连标点符号在内只有短短487个字的对话中,作者曹雪芹就写了五次甄宝玉和贾宝玉名字相同,又写了四次甄宝玉和贾宝玉相貌相同。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刚说着,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说:“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

一语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个女人来请安。”贾母听了,忙命人带进来。

那四个人都是四十往上的年纪,穿戴之物,皆比主子不甚差别。请安问好毕,贾母命拿了四个脚踏来,他四人谢了坐,待宝钗等坐了,方都坐下。……贾母笑道:“也不成了我们家的了!你这哥儿叫什么名字?”四人道:“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宝玉。”名①贾母便向李纨等道:“偏也叫作个宝玉。”名②李纨忙欠身笑道:“从古至今,同时隔代重名的很多。”名③四人也笑道:“起了这小名儿之后,我们上下都疑惑,不知那位亲友家也倒似曾有一个的。只是这十来年没进京来,却记不得真了。”贾母笑道:“岂敢,就是我的孙子。人来。”名④众媳妇丫头答应了一声,走近几步。贾母笑道:“园里把咱们的宝玉叫了来,给这四个管家娘子瞧瞧,比他们的宝玉如何?”名⑤

众媳妇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宝玉进来。四人一见,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了京了呢。”【貌】①一面说,一面都上来拉他的手,问长问短。宝玉忙也笑问好。贾母笑道:“比你们的长的如何?”【貌】②李纨等笑道:“四位妈妈才一说,可知是模样相仿了。”【貌】③贾母笑道:“那有这样巧事?大家子孩子们再养的娇嫩,除了脸上有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样的齐整。这也没有什么怪处。”四人笑道:“如今看来,模样是一样【貌】④。据老太太说,淘气也一样。我们看来,这位哥儿性情却比我们的好些。”】

而甄宝玉和贾宝玉不但名字相同、相貌相同,就连为人处世也相同——“也却一般行景”;就连贾母溺爱贾宝玉、甄母溺爱甄宝玉——“祖母溺爱孙者”,也相同。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这里贾母喜的逢人便告诉,也有一个宝玉,也却一般行景。众人都为天下之大,世宦之多,同名者也甚多,祖母溺爱孙者也古今所有常事耳,不是什么罕事,故皆不介意。】

既然甄宝玉和贾宝玉名字相同、相貌相同、为人处世也相同(“也却一般行景”)、他们都被祖母溺爱,那么他们就是同一个人吗?

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要先去看看《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贾宝玉见过了甄家的四个婆子之后,与史湘云的一番对话,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独宝玉是个迂阔呆公子的性情,自为是那四人承悦贾母之词。後至蘅芜苑去看湘云病去,史湘云说他:“你放心闹罢,先是‘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闹急了,再打很了,你逃走到南京找那一个去。”宝玉道:“那里的谎话你也信了,偏又有个宝玉了?”湘云道:“怎么列国有个蔺相如,汉朝又有个司马相如呢?”宝玉笑道:“这也罢了,偏又模样儿也一样,这是没有的事。”湘云道:“怎么匡人看见孔子,只当是阳虎呢?”宝玉笑道:“孔子、阳虎虽同貌,却不同名;蔺与司马虽同名,而又不同貌;偏我和他就两样俱同不成?”湘云没了话答对,因笑道:“你只会胡搅,我也不和你分证。有也罢,没也罢,与我无干。”说着便睡下了。】

在对话中,贾宝玉和史湘云论及蔺相如和司马相如的名字相同、孔子和阳虎的相貌相同。

贾宝玉则说“这也罢了,偏又模样儿也一样,这是没有的事”,“孔子、阳虎虽同貌,却不同名;蔺与司马虽同名,而又不同貌;偏我和他就两样俱同不成?”——贾宝玉的这两句话,其实是说,同名同貌的两个不同的人,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按照贾宝玉的那两句话,他和甄宝玉,名字相同,相貌也相同,他们两个就应该是一个人。——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史湘云“没了话答对”,“说着便睡下了”。

因此,按贾宝玉的话来理解,他和甄宝玉,名字相同,相貌也相同,就连为人处世也相同(“也却一般行景”),他们都被祖母溺爱,那么他们就理当是同一个人。

○○

甄宝玉和贾宝玉,除了名字相同,相貌也相同,为人处世相同(“也却一般行景”),都被祖母溺爱之外,他们的年龄也相同。

这一年,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是十三岁。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明写甄宝玉这一年是十三岁。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贾母道:“几岁了?”又问:“上学不曾?”四人笑说:“今年十三岁……”】

而贾宝玉的年龄,《红楼梦》里没有明写。但我们可以从《红楼梦》里的某些句子来看出贾宝玉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