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大观园就是西花园行宫的佐证(第1页)

贾宝玉家的大观园,就是康熙皇帝南巡时在南京的西花园行宫。这点,在《红楼梦》里有很多辅证,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辅证。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凤姐道:“不是我说没了能奈的话,要象这样,我竟不能了。昨晚上忽然作了一个梦,说来也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正夺着,就醒了。”[庚辰双行夹批:妙!实家常触景闲梦必有之理,却是江淹才尽之兆也,可伤。]旺儿家的笑道:“这是奶奶的日间操心,常应候宫里的事。”[庚辰双行夹批:淡淡抹去,妙!]】

每每看到王熙凤的这段话,我都不知道她所说的这个“娘娘”是谁,更不知道作者曹雪芹写这一段话,是想干嘛。

完全不能理解,也无法想通。

我估计朋友们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曹雪芹不写这一段,不是更好吗?为什么他偏偏要写这一段?

直到我知道,贾宝玉家就是曹寅家,贾宝玉家所住的荣国府就是江宁织造署,荣国府里的大观园就是西花园行宫之后,又过了很久,我已经把我的这本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反反复复推倒又重写了好几次了,又再次写到“荣国府里的大观园就是江宁织造署内的西花园行宫”时,我才醒悟过来了。

荣国府(贾宝玉家)就是曹寅家。在先后担任了江宁织造的曹寅和曹颙这亲生两父子都死了后,曹寅的继子曹頫在康熙的特令下,过继给曹寅当继子,并在康熙五十四年继任了他的继父和继兄都做过的江宁织造这个官职。

【胡适《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又我的朋友顾颉刚在《江南通志》里查出江宁织造的职官如下表:

康熙二年至二十三年……………曹玺

康熙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桑格

康熙三十一年至五十二年……曹寅

康熙五十二年至五十四年……曹颙

康熙五十四年至雍正六年……曹頫

雍正六年以后…………………………隋赫德】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曹颙,乳名连生,曹寅长子。江宁织造郎中。妣氏马。

曹頫,曹宣四子,入嗣于曹寅。江宁织造员外郎。

曹珍,曹寅次子。早殇。】

【冯其庸,《红楼梦》《前言》第2页,

康熙五十三年曹颙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的胞弟曹荃(宣)之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

刚才在第七节《曹寅、甄家和西花园行宫》,我们讲过,根据胡适考证的雍正《朱批谕旨》)第十三册《两淮巡盐御史谢赐履奏折》?,谢赐履的话,证明了,到康熙六十一年,两淮盐政的盐银仍然挪用去苏州织造署和江宁织造署。这足以说明,担任江宁织造的官员同时负责总理裁决西花园行宫的一切事务(包括西花园行宫的一切支出)。

既然大观园就是康熙南巡时,他在南京的行宫——西花园行宫,那么这西花园行宫里必定有他看中但又没喜欢到带回北京的女子。这些女子虽然地位低,但毕竟也是康熙皇帝的女人。而西花园行宫作为康熙皇帝的行宫,里面必定有品级高的太监。在曹寅活着的时候,由于他的母亲孙氏是康熙的保母?,曹寅作为康熙的奶兄弟,他总理裁决西花园行宫的一切事务时,西花园行宫这边对曹寅的态度是相当好的。到了曹寅死后,就连曹寅的亲生大儿子曹颙也死了,情形就颠倒过来了,曹頫又只是曹寅的继子,就变成了曹頫(荣国府)对西花园行宫诚惶诚恐了。虽然康熙皇帝留在西花园行宫的那些女人年老色衰了,而且那些女人甚至没有品级,被康熙忘记很久了,但西花园行宫里的品级高的太监一样可以拿她们当借口,向曹頫家(荣国府)勒索财物。

西花园行宫里的品级高的太监拿被康熙遗留在西花园行宫的女人当借口,向曹頫家(荣国府)勒索财物,应当是一件常事。因而脂砚斋点评曰“妙!实家常触景闲梦必有之理”。

“实家常触景闲梦”就是说,日常生活中发生得太多了,曹頫家(荣国府)根本支应不来这种勒索,但他们势弱。且周汝昌先生又考证得,当时的雍正皇帝,极不喜欢孙文成等这些奉差织造人员,认为他们“向来奉差织造人员往往自任捐修之名”,“勒令捐助,从中反巧取馀利,以饱私囊”,“借词某工用费若干”、“种种恶习,朕所深悉”?。从“借词某工用费若干”可知,当指江宁织造曹寅总理裁决西花园行宫一切事务时的兴建各种宫殿、起造各种景点等。雍正还称孙文成等奉差织造人员(雍正话里尤指尤指江宁织造曹寅),都是“包衣下小人”——“但此辈皆包衣下小人”?。

因而西花园行宫的太监问曹頫家(荣国府)要钱,他们不敢不给。但曹頫家(荣国府)又无力支应,以致恐惧到睡觉时偶尔也会梦见西花园行宫的太监勒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