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曹雪芹出生于北京(第1页)

我们再来看张云章这诗中的第一句“天上惊传降石麟”及其诗注“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

【张云章《樸村诗集》卷十叶九:

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

天上惊传降石麟,(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先生谒帝戒兹辰。

俶装继相萧为侣,取印提戈彬作伦。

书带小同开叶细,凤毛灵运出池新。

归时汤饼应招我,祖砚传看入座宾。】

张云章这首诗里的第一句是“天上惊传降石麟”。

“天上”就是指当时的首都北京;

“石麟”在这里是“新生儿”的意思,即指曹寅在这一年新生的孙子,也即曹珍的遗腹子,也就是指曹雪芹。

“降”就是“降生”之意。

从“天上惊传降石麟”这一句,可以知道,曹珍的这个遗腹子(曹雪芹),是在北京出生的。

在“天上惊传降石麟”这一句诗之后,张云章还写了诗注“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

当时曹珍已经在三月死了,曹頫还没有过继,“令子”就是指曹寅的亲生大儿子曹顒。

【“令子”,释义:犹言佳儿,贤郎。多用于称美他人之子。——搜狗汉语。】

“时令子在京师”的意思是,当时曹寅的亲生大儿子曹顒在北京。“京师”同样是指当时的首都北京。

已解释了“天上惊传降石麟”和诗注中的“时令子在京师”,我们再来看“以充闾信至”。

邱华东先生在他的文章《曹雪芹绝非“曹珍遗腹子”-兼与严中、胡文彬先生商榷》中写道:

【这里“充闾”一词是“得子”的典故,别无他解。典出《晋书·贾充传》:“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人也。父逵,晚始生充,言后当有充闾之庆,故以为名焉。”如果此“孙”是“珍儿”的“遗腹子”那么对曹颙来说是“侄儿”而不是“儿子”曹颙报信就不能用“充闾”这样“得子”之典。】

然而,我们来看“充闾”词条。

【“充闾”词条,聚典平台-《汉语大词典(第一版)》

充闾,基础释义:光大门庭。

《晋书·贾充传》:“贾充字公闾……〔父〕晚始生充,言后当有充闾之庆,故以为名字焉。”后用“充闾”为贺人生子之词。

宋,王千秋《泌园春》词:“充闾庆有,青毡事业,丹凤才华。”】

请大家注意“充闾”这词条中的这句话——【后用“充闾”为贺人生子之词。】因此,在张云章的诗注“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里,“充闾”应解释作,曹顒为他的弟弟曹珍生了一个遗腹子贺。

从张云章的这句“天上惊传降石麟”及其诗注“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可知,曹寅新得了一个孙子——即曹珍在这一年生了一个儿子(即曹雪芹)的这个喜讯,是由当时在北京的曹寅的亲生大儿子曹颙,从北京写信回南京的江宁县的江宁织造署告知他的父亲曹寅的。

为什么曹珍生了儿子,他自己不告诉他的父亲曹寅,而是由他的哥哥曹顒替他告诉曹寅呢?

因为那时的曹珍已经在三月夭折了,而他的儿子曹雪芹是在十一月才出生的,是一个遗腹子。因此,只能由曹珍的哥哥曹顒写信去江宁县告诉他们的父亲曹寅。

笔者因而推测,当时曹寅的两个亲生儿子——曹顒和曹珍两兄弟都在北京,曹珍就是在康熙五十年的三月于北京去世的。

曹寅因为曹珍死了,感到很伤心,并在他的诗作《楝亭诗钞》别集卷四题云“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忍恸,兼示四侄,寄西轩诸友三首”。

当时在北京的曹顒知道他的父亲曹寅为了弟弟曹珍的早夭而伤心,因此他在他的弟弟曹珍的遗腹子(曹雪芹)一出生,他就马上写信去南京的江宁县告知他的父亲曹寅,他有亲孙子了。

“天上惊传降石麟”的诗注“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其实也是在暗指曹珍的儿子(曹雪芹)是一个遗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