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邢夫人的原型53(第1页)

贾赦的原型是贾政(曹頫)的亲哥,关于这点,在本卷已经讲述过几次了,这里就不再重复讲述了。

现在给大家再讲一个能证明贾赦的原型是贾政(曹頫)的亲哥的例子,顺带说一说邢夫人的原型。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七十三回,

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但上面绣的并非花鸟等物,一面却是两个人赤条条的盘踞相抱,一面是几个字。这痴丫头原不认得是春意,便心下盘算:“敢是两个妖精打架?不然必是两口子相打。”左右猜解不来,正要拿去与贾母看,是以笑嘻嘻的一壁看,一壁走,忽见邢夫人如此说,便笑道:“太太真个说的巧,真是个狗不识呢。太太请瞧一瞧。”说着,便送过去。邢夫人接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庚双:妙,这一吓字方是写世家夫人之笔。虽前文明写邢夫人之为人稍劣,然不在情理之中,若不用慎重之笔,则刑[邢]邢夫人直系一小家卑污极轻贼[贱]极轻之人已,已[岂]得与荣府联房哉?所谓此书针锦[绵]慎密处,全在无意中一字一句之间耳,看者细心方得。]】

经过了本卷这么多节的讲述,大家都已知道,《红楼梦》里的贾赦的原型是贾政(曹頫)的一个亲哥。这里脂砚斋所写的批语“联房”是指,不是同一个房,才需要联房——也即指贾政(曹頫)原本不是贾代善(曹寅)的亲生子。

我国古代,一直到民国,都是宗族社会。其中“房”是宗族的一个专有名词。

房:家族的一支。比如长房、二房。

长房,解释为长子身份;长子的子子孙孙,一脉所传。

二房,家族中排行第二的一支。

同一房的人,不需要联房。只有不是同一房的人,才需要通过过继(联房),成为一房人。

脂砚斋的批语“已[岂]得与荣府联房哉?”,表面上写的是邢夫人,实际上写的是邢夫人的丈夫贾赦。

脂砚斋的批语“已[岂]得与荣府联房哉?”的“联房”就是指,“贾赦”的亲弟弟曹頫(即贾政)被过继给了李氏(贾母),做了李氏(贾母)的继子。

“已[岂]得与荣府联房哉?”说明贾赦与荣国府,本来就不是同一房的人。——既然贾赦与荣国府本来就不是同一房的人,那么贾赦怎么可能会是贾母的儿子?

因此,脂砚斋的批语“已[岂]得与荣府联房哉?”就说明了,贾赦不是贾母的儿子。

“妙,这一吓字方是写世家夫人之笔。虽前文明写邢夫人之为人稍劣,然不在情理之中”其实就是暗指,邢夫人的原型不止一个,我们经常看到的“为人稍劣的邢夫人”并不是真正的邢夫人,而是曹雪芹为了“故将真事隐去”,而以某一个女性(很可能就是贾赦的小妾)顶替了真正的邢夫人;而这个偶尔才出现的这个具有“世家夫人”风范的邢夫人才是真正的邢夫人。

脂砚斋在这里所写的一长串的批语的目的,是告诉我们,真正的邢夫人是具有“世家夫人”风范的,从这个真正的邢夫人身上,就能看出曹宣以及曹宣的两个儿子“贾赦”、曹頫(贾政)的家风是极好的。

也是因为曹宣、“贾赦”、曹頫的家风是极好的,曹頫(贾政)才能过继给了李氏(贾母),做了李氏(贾母)的继子。

曹寅的父亲曹玺只有他和曹宣(又写作“曹荃”)两个弟弟,其中曹寅是长子,曹宣是次子,因此曹寅是长房,曹宣是二房,这就是不同房。

曹宣的四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和李氏作继子,曹頫就由二房的人变成了长房这一支的人了,这就是脂砚斋所称的“联房”。脂砚斋所称的“联房”即指曹頫的过继。

曹頫过继后,由二房曹宣的儿子,变成了长房曹寅的儿子。而《红楼梦》一开场,曹頫的继兄曹顒早已过世,曹雪芹和脂砚斋为了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就把曹頫(贾政)的一个亲哥“贾赦”写成了是曹頫的继父继母(曹寅和李氏—贾代善和贾母)的“亲”儿子了。

前面笔者写过,在十锦春意香袋这件事上,邢夫人和王夫人的不同反应,其实就是“邢夫人”抓住了堂妯娌马氏和马氏的继儿媳“王熙凤”的把柄,这证明了:

①贾赦的原型是曹寅的弟弟曹宣的儿子,从亲戚关系上说,他和贾政(曹頫)是堂兄弟。

②贾琏的原型是曹顒和马氏的继子,王熙凤则是继儿媳。

③在这里“王夫人”的原型是曹顒的遗孀马氏。

也就是因为在十锦春意香袋这件事上,邢夫人和王夫人的不同反应,能证明以上“①②③”三点内容,所以,脂砚斋才在邢夫人得到十锦春意香袋时,写下批语“已[岂]得与荣府联房哉?”来表明,“贾赦”并不是贾代善和贾母的亲生儿子,只是因为他弟弟贾政(曹頫)的过继,以及曹顒早已过世,曹雪芹才把“贾赦”写成了是贾母(李氏)的“亲”儿子——“联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