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贾宝玉貌似少女至善和至恶60(第1页)

现在我们知道,《红楼梦》里写还不到十一岁、还没有云雨能力的贾宝玉和兼美、袭人云雨,其实就是作者曹雪芹向读者们表明,贾宝玉并不是同性恋。

那么《红楼梦》里为什么多次把贾宝玉的容貌写成女孩子似的?为什么贾宝玉又惯于和容貌或清秀或俊美的少年青年,来往甚密,似有暧昧?

既然我已经知道了贾宝玉并不是一个同性恋,我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方面,贾宝玉的容貌和女孩子的容貌很相似。在那以后,我在阅读《红楼梦》时,就特别注意《红楼梦》里,对贾宝玉容貌的描写。

我注意到,《红楼梦》中确实有不少地方,都把贾宝玉的容貌写得和女孩子差不多。对贾宝玉外貌的描写,是极端女性化的,他的容貌、神态、颜色、神情都和少女一样。

如果不是写明是贾宝玉,我们乍一看,会以为是一位美丽的少女。

尤其是《红楼梦》第413页的一段话尤其明显,那女孩子(荣国府的某一个丫环)把贾宝玉叫做“姐姐”。

就连贾母也说过,贾宝玉“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红楼梦》第三回,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红楼梦》第九回,

自宝、秦二人来了,都生的花朵儿一般的模样,又见秦钟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红楼梦》第十五回,

宝玉忙抢上来参见,水溶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

【《红楼梦》第十五回,

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宝玉听说,忙下了马,爬入凤姐车上,二人说笑前来。】

【《红楼梦》第三十回,

那女孩子听说倒唬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花外一个人叫他不要写了,下大雨了。一则宝玉脸面俊秀;二则花叶繁茂,上下俱被枝叶隐住,刚露着半边脸,那女孩子只当是个丫头,再不想是宝玉,因笑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而且你这不明说与宝玉的主意更好。且大家别提这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我找到了《红楼梦》有这么多地方,都写“贾宝玉容貌似女孩子”。我就起了一个念头,为什么《石头记》的作者要把贾宝玉的容貌描写成女孩子一样呢?

这个念头一起,我在读《红楼梦》时,就总想着这件事;在背《红楼梦》时,也想着这件事。

想来想去,想了半个月,我忽然想起以前当学生时背过的“泽国纫兰”。

“泽国纫兰”是卢挚的一首词《折桂令·长沙怀古》里的一句词。

“泽国纫兰”出自于屈原的《离骚》,原来的诗句为:“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诗句中的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的名称。

屈原佩戴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是因为屈原以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为“美德”,而时时佩戴。

想到这里,念头浮想联翩,我不由得想起了贾宝玉和甄宝玉说过的孩子话和混账话,想起了贾宝玉“爱红”“爱吃胭脂”的“坏毛病”。我又想到和贾宝玉过从甚密的、看起来有暧昧关系的男子,容貌都和女孩子的容貌或多或少的有些相近。

然后我明白了,为什么曹雪芹要把贾宝玉的容貌写得像女孩子一样。屈原以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为“美德”。而《红楼梦》的作者更进一步,他在《红楼梦》里,以“女儿”为“至善”。

【《红楼梦》第二回,

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红楼梦》第二回,

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

水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就一直有“上善若水”的说法。故此“女儿是水作的骨肉”取的就是“上善若水”之意。——和贾宝玉一体的甄宝玉说的话“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就证明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用的就是“上善若水”之意。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请大家注意这句“水……故几于道”。

“道”高于道教至尊元始天尊,也高于元始天尊同等地位的佛教至尊阿弥陀佛的,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先有“道”,才有道教至尊元始天尊和佛教至尊阿弥陀佛。因此和贾宝玉一体的甄宝玉的这话“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其实就说“女儿”和“水”和“道”一样,都是高于道教至尊元始天尊,也高于元始天尊同等地位的佛教至尊阿弥陀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