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市井贵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2页)

仿佛能够洞悉人心,赵泰斗狠狠拍了拍赵虎臣的肩膀,严肃道:“小子,姓赵的就要拿出点骨气来,你爷爷,你奶奶在看着你!今天是最后一天,天一亮,你就给我好好地抬起头来!”

赵虎臣狠狠地点头,仰头将最后一滴酒干了,一滴眼泪渗出眼角,随风消散。

暮色渐深,墨蓝色的天空不远处小山头上的枯树丫在这萧瑟的夜风下显得更加凄凉孤单,黑夜中,只剩下了酒杯与酒杯碰撞的声音,小坟头安静地躺在地上,安静地看着两个男人。

“师父,我们走吧!”赵虎臣站起身来,道。

赵泰斗点点头,站起身来,两人离开了这小小的坟堆。

第二天中午,赵虎臣怀里揣着三婶不容他拒绝的两千块钱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车,目的地就是明珠。

至于为什么去明珠,赵虎臣自己也不知道,只是三叔说明珠人多,找人好找,于是他就买了去明珠的火车票。

目送着火车离去,赵泰斗的眉头紧锁,师娘眉宇间满是忧愁。

“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师娘叹息道。

“赵家的命运就是再忐忑,也该有个头,到了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转机。”赵泰斗淡淡道。

“这话孩子孤身一人在明珠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就算是受了委屈,受了欺负也没有地方哭诉,叫人怎么能放心?”师娘摇摇头,显然并没有把赵泰斗的话听进心里。

“放心吧,这孩子,终究能成器的。当年那些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也有一些人一直都在找赵家的后人,就是希望弥补当年的过错,被那些人发现这孩子,那些人会尽量照应的。”赵泰斗见起了风,脱下外套覆在妻子的身上,淡淡道。

“原本我以为老爷子会让他一直都留在这个小村子里平安地过一生,哪知道临到了头,老爷子还是改变了注意。”回去的路上,师娘望着遥遥在望的赵家村后山,那座山里,埋葬着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上,承担着太多太多的故事。

第05章 韩家有女名书画

南下的火车上,韩书画撑着下巴坐在车厢里,看着车窗外北方的田野成片呼啸而过,神色有些郁闷。

这一次去北方做一个教研课题的韩书画原本是应该坐飞机回去的,但临时敢上了航班延误,在等了三个小时之后明珠的导师催得又急,韩书画只好选择了火车,虽然现在并不是春运时节但在临开车前半个小时为了能够买到坐票她还是付给了黄牛一倍的价钱。

刚上火车时候的兴奋很快就被满车厢的烟味和浑浊的空气驱散,剩下的只有祈祷这趟旅程赶快结束。

坐在这车厢内的大多都是寻常老百姓,而这些三大五粗的大老爷们曾几何时见过韩书画这样美的女人,因而许多男人的目光便都有意无意地瞟过韩书画这个方向,就算是这些老百姓不会真的对韩书画这样水灵的娘们做出些什么事情但看一看总不犯法。

在这种环境下,韩书画有多么如坐针毡可想而知。

不过,也不是没有能够引起韩书画兴趣的人,比如说坐在车厢的另一边,同样靠窗的那个年轻男人。

看得出来,这个安静的年轻男人并不算富裕,甚至身边放的那个小布包显得有些土气和滑稽,但他却是车厢内除去韩书画之外最受人瞩目的人,因为他的手上捧着一本在现下普通场合中绝对不会出现的古书。

蓝色封面,白色书名,标准的正楷,这是一本线装古书。

韩书画瞧得见那本书的书名《尔雅注疏》。

现在的年轻人,能坚持看这种国学精粹的已经凤毛麟角,而韩书画认识的几位在这方面颇有些功底的同龄人大多也是因为家庭背景的缘故,到时眼前这个年轻的男人,手指修长好看,格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一本寻常人看不懂的文言古书,韩书画想要不注意他都不行。

这人自然是南下去明珠的赵虎臣。

任由旁人的目光怎么个惊讶法,赵虎臣捧着自己还没看完的《尔雅注疏》看得入神颇有些传说中八风不动的意境,只是浑身上下的穿着加起来都绝对超不过五十块钱的赵虎臣捧着这么一本通常老头子才会看的古书实在有些让人承受不了。

当然,旁若无人的境界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比如此时,在赵虎臣的身边一个正偷偷摸摸地掏出小刀然后熟练地割开赵虎臣随身携带小布包的猥琐青年。

车厢里,不是没人看到,只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这年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偷的又不是自己谁愿意多管那份闲事?更何况这种作案通常都有同伙,万一哪个多管闲事的惹恼了对方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拿着武器冲上来那可就叫天天不应了,所以,这世道没有雷锋。

一些上了写年纪的人望向赵虎臣的眼神都有些同情。

韩书画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不是没想过告诉那个男人有人要偷他的东西,但一见到那流里流气的扒手,还有车厢内另几个似乎也不怎么正常的男人,她仅有的那么一点见义勇为的勇气就消散了,毕竟这世道都是现实的,人心不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桥段注定只能出现在小说和电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