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癔境官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2页)

张有道站起,“袁世凯。”

秦燕一呆,这家伙竟然没被自己难住!你那晚差点毁了本队长的清白,本队长岂能轻易放过你?“他建立警察制度的背景是什么?”

张有道不慌不忙,舒缓有度地回答了秦燕的提问。“袁世凯建立警察制度,是为了变相收回京津主权。《新丑议和大纲十二条》一出台,袁世凯就发现联军在交还天津后,中国政府不得在距天津租界20里以内驻扎军队。20里地差不多已经包括了整个天津市区,军队不能驻扎,市区内治安则无法维持,意味着政府机构的权利行使也无从谈起了。袁世凯一番考量后,立刻想到建立巡警这个应付的策略。他首先把目光瞄准了京津各地的散兵游勇,经过一番严格的挑选之后,3000名散兵游勇换上了簇新的警服,集中到保定,在他的亲自主持下,接受了为期六个月的紧张的警察训练。这些警察本来就是受过严格新式训练的军队,对于警备地方等事自然是轻车熟路,用他们来担任治安维持和军事戒备,真是得心应手。联军将领们还在庆祝天津终究是他们的囊中之物的时候,袁世凯3000名的警察队伍精神抖擞地开进了天津。这些等着看热闹的外国军官们目瞪口呆了,按照国际惯例,警察并不属于军队编制,所以这一举措并不与距租界20里不准驻兵的条件相矛盾,列强也就找不出任何加以反对的理由了,中国的警察制度也由此开端。”

秦燕震惊了,这问题很多老警察都不知道答案,他竟然口若悬河地答了出来。随后她带头鼓起掌来。

掌声过后秦燕对张有道的回答做了总结:“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且不论他是否真的靠出卖维新派和帝党发迹,他在清末新政时期名声显赫并能左右朝政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袁世凯在清末新政中起了不可抹煞的作用,尤其是创建近代警察制度这一重要而又有一定成效的内容,他加快了中国警察制度近代化的进程。”

郭刚对秦燕后面所讲的《警察条例》不感兴趣,遂建立新话题,引诱张有道:“我听说秦队长目前还是单身,怎么样,你有兴趣试试么?”

张有道对待学习《警察条例》的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因而对郭刚的话全然不放在心上,敷衍说:“你去试吧!我没兴趣!”弄得郭刚无比郁闷。

下课后,张有道去了运动场。入职培训已半月了,伙食的好坏张有道从来没有在意过,寝室里学员们每晚睡前都会进行一场的“卧谈会”他也已慢慢适应,但睡眠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们八个人住一间大寝室,其中有个叫孙爱民的爱打呼噜,其他几个白天累得不行,一睡睡到大天亮,呼噜对他们一点影响都没有,而张有道已被孙爱民的呼噜声折磨得死去活来。

张有道先踢了几个漂亮的弾腿,随后打了几路拳。正要回被他诅咒为“人间炼狱”的寝室,腰间的call机响了起来,低头一看,是胡晓月的留言:“我被放出来了,是他们交的罚款。他们刚才又*我去做那事。有道哥,你能帮我摆脱那帮人吗?”

张有道急了,就要去找胡晓月。走了两步才想起自己在接受培训,星期天晚上才准许外出。他对准路边的一棵杨树狠踢了一脚。怎么办?自己可是答应过帮她的!

“需要帮助吗?”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第二十七章 新警培训(二)

张有道转过头,秦燕站在他后面约十米处。“电话在身上吗?”

“在。”秦燕掏出精致的摩托罗拉大哥大,递给了他。

张有道看了一下call机屏幕后,拨了屏幕上显示的大哥大号码。几秒钟过后,那头响起一个女声,是晓月惴惴不安的声音,“哪位?”

“我有道哥,你在哪里?”

晓月急切的答道:“我在望江路体委宿舍里,你快来。”

“行,我这就过来。”张有道挂断电话,递给秦燕。

“什么事?”秦燕把电话放进袋里。

“胡晓月你还记得吗?”

“怎么会不记得,当日她非见你不可。”

“她被放出来了,是酒吧那帮人交的罚款。他们刚才又强迫她去做那事,我得去救她。”

“啊?简直无法无天。你去换衣服,我去取车。”

张有道回到宿舍,脱掉训练服换了件便装。刚走下楼梯,秦燕开着一辆东方标致警车来到他面前。坐上副驾驶位,张有道细细看了看她,她也换了衣服,上着米黄色针织上衣,下着青色棉麻布裙,白皙的脖颈上挂着一串珍珠项链,身上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

又不是去约会,打扮成这样子!

秦燕避开他的目光,“别急,她会没事的。”

张有道脸色凝重地点点头,示意她开车。

秦燕发动车,打开车载音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缓缓响起。

车一路飞弛。

听着音乐,张有道心情开朗了不少,随着旋律打起了拍子。

秦燕看了眼张有道陶醉的样子,笑道:“你听过这曲子?”

“当然,并且我还非常喜欢它。它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将该曲作为保留曲目演出。它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没想到你竟然对这曲子那么熟悉。”秦燕露出找到知音的表情,“其实我也非常喜欢这首曲子。”

“是吗?”

秦燕点点头,“这曲子旋律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每次我遇到挫折或不快的事,就会一个人听这首歌。”

“我倒没感觉到它能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秦燕侧头看了眼张有道,“男人和女人对很多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

张有道感觉到了她眼光里的一丝异样,试探着问道:“那晚你什么时候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