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法制与人间百态的正式博弈:决不妥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部分(第2页)

一开始写得很顺利,事实部分很清楚,证据似乎也足够充分。写到“本院认为……”的时候,我卡壳了。怎么避开邢勇的精神病问题呢?我很是发愁。毕竟鉴定是清清楚楚的,要拿什么证据说他犯罪时精神是正常的呢?现在的判决书都是要上网的,尤其是影响这么大的一个案子,肯定不能出一点问题。

忽然小双叹了口气。我抬头看她,发现她正在盯着我。

我说:“叹什么气,有什么想法?”

她幽幽地说:“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啊!”

我很奇怪,说:“怎么突然这么说啊,你怎么没用了?”

小双说:“我看到桂哥哥、小潘哥哥还有你们的同事每天都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我整天什么事也做不了,在这里闲着,哎,我是不是很没有用啊?”

我忍不住笑起来。小双一脸严肃地看着我,我只好忍住笑,安慰她说:“不会啊,小双,你看,你会跆拳道,会做饭,会做家务,会整理材料、装订卷宗,还是选秀冠军,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小双嗤了一声,说:“朱总那个选秀算什么哦!我要是上过大学,才不会去参加他那个选秀。”

我想起来一直没问过她的学历。于是我问:“你为什么没上大学啊?”

小双说:“为了赚钱呗。我考上大学了,但是家里没钱给我上。爸爸说女孩子上不上大学都无所谓。弟弟还在读高中,所以我出来打工啊。”

在大三的暑假里我去过小双的家乡,小镇凤凰,美丽又古朴,像落在湘西的一颗珍珠。我和章小璐一起,数过柳树丛下每一块沾满露水的青石板,听过乌篷船上每一个老艄公抑扬顿挫的行船号,逛过彩虹桥下每一家别具风情的小酒吧,住过沱江两岸每一栋历经百年的吊脚楼。凤凰的美在于她的自然,没有人工开发的痕迹,不幸的是,在中国,没有开发过的非常美丽又非常古朴的小镇通常都会非常穷,凤凰亦不例外。在那里的土家族和苗族住户中我没能看到几个年轻男子,当地人告诉我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守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她们穿着五彩缤纷的旧衣服,在街边向游客兜售各种各样的纪念品。

我问小双:“你考上哪个大学啊?”

小双说:“湖北民族学院。我考的是服装设计,我喜欢做衣服,在家的时候我就自己裁过好些衣服,我妈妈还拿出去卖过。”

我说:“你想上大学吗?”

小双说:“当然想啊。我出来打工,就是为了攒钱给弟弟上大学。如果赚得够多,我也可以去上大学的。”

我看到小双的大眼睛光芒闪烁,我忍不住说:“其实你现在就可以去考啊,钱不够我可以借给你的。”

小双很开心,说:“桂哥哥,你有这个心我就很高兴啦!我不用你的钱,我妈从小就跟我说,不能随便花男人的钱。”

我听了有点哭笑不得,一时语塞。

小双说:“我准备啊,等钱赚够了,就重新考大学,考个更好的大学,而且这次我要学法律。”

我说:“为什么?现在随便是个学校都有法学专业,连工学院、科技学院都有,过一阵子恐怕连医学院都要开法学了。学了四年什么实际的能力都学不到,工作也不好找,一毕业就失业,要是考不过司考,这大学就等于白上了。”

小双眼睛瞪得老大,问我:“那你干吗还学?”

我说:“我当时不是不懂吗!当时就是没有人像我现在指点你一样指点我啊!你去学个会计、精算什么的,比较容易赚钱。”

小双想了想,像立志一般坚定地说:“我想像桂哥哥一样,当个法官!”

我说:“好,等你成了法官,我就辞职做律师去了。你罩着我。”

决不妥协 二十三(1)

三天后我们在第一法庭公开宣判。对着摄像机我宣读了判决书:

“……本院认为,邢勇犯罪时精神状态正常,其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辨识力和控制力,辩护人提出的关于邢勇犯罪时精神状态异常的辩护理由没有证据证实,不予采纳。邢勇因被害人梁素梅提出分手而心生嫉恨,故意剥夺梁素梅的生命,并将尸体切割、抛投,试图毁灭罪证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构成故意杀人罪,手段残忍,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依法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读到“立即执行”的时候我心里颤抖了一下,毕竟前面的说理是如此的虚弱和没有说服力,像身穿着皇帝的新装一样,我无法掩饰自己的心虚。可是旁听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邢勇看着我,脸色苍白,遗憾的是我没能读懂他的表情。

宣判之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首先是新闻媒体大肆报道了一番,标题无不充斥着“公正”、“偿命”、“大快人心”之类的字眼。媒体的赞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老百姓们对这个判决的期待和满意。几乎每个人都想邢勇死,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如此没有安全感的社会里。我们吃着随时可能致命的五花八门的有毒食品,住着随时会倾倒碎裂的高价豆腐渣楼盘,坐的公交车可能随时会自燃,走在斑马线上随时会被70码的车速撞飞,祖宅随时会被强拆,祖坟随时会被推平,被比自己穷的人偷,被比自己富的人骗。于是大伙儿很愤怒,而这样的愤怒需要宣泄。这个时候邢勇很适时地出现了。在这样一个危险的社会里,大家是不容许邢勇这么危险的人物继续存在的。

舆论一边倒的赞扬声让院领导们非常满意。向审委会汇报宣判情况的时候,郭院长狠狠地表扬了我一番,一把手戴院长也对我和蔼地微笑表示赞许。邹庭长看在眼里,回到庭里就宣布我年终考核成绩为优秀,并评为办案先进个人。

邢勇没有上诉。我跟小潘把卷宗整理好,十本一捆打包,装在纸箱里,寄到省高院立案庭,等待省高院核准后再上报最高院核准。

做完这些后我长舒了一口气,对我来说这个案子到此结束,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也无愧于心。桌上的台历已经好几天没有翻过了,我连续撕掉几页,发现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

剩下的工作就是写年终总结,填绩效考核表和各种各样的数据汇总表格。一年的工作告一段落,终于可以有几天休整的时间,不用再拼命地忙碌。我很想回忆一下过去的一年我究竟忙出了哪些成果,但怎么都想不起来。这一年我接了一百零九个案子,结掉了七十一个,六个死刑,十二个死缓,十七个无期。开庭九十二次,提审、讯问、询问、谈话两百八十次,出差五十天。接待了十一个老上访户,谈话一百余次,其中一人得到省信访基金补偿款三十万,写下书面保证息诉息访,其余十人依然不服,闹访不止。

我在绩效考核表的工作量统计栏里写下这些数据,心里空荡荡的。又是整整一年过去了,我不知道我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同事们见到我都恭喜我成为先进,要我请客,我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倍感失落。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家最期待和热衷于讨论的事情就是年终奖。当然阳光工资之后,“年终奖”这个名称已经作古了,所有的奖金、福利已成历史,传说中的全勤奖、高温费我也从来没有荣幸能够亲身见识一下。但是辛苦奉献了一年了,大过年的,单位总得表示表示吧,这也是常情,哪个单位不发点过年费呢。可是令人发指的是,我们院在过去的两年里当真是两袖清风,一毛不拔。

决不妥协 二十三(2)

我一直很郁闷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做公务员之前,总听人说公务员待遇有多么多么好,自己也理所应当地认为公务员的待遇是相当拿得出手的。但是在进入法院之后,之前听说和想象的一切就像传说中的绝色美女一样,只在口耳相传中,从未亲身体验过。这倒也罢了,最郁闷的是,没人相信我。大家都觉得,你丫的好处都得着了,还不承认。还记得刚上班那会,跟同学哭诉工资低,大家都批评我不该哭穷,纷纷以内行的口吻跟我说:“哪个公务员还指望工资啊,灰色收入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没搞明白这个灰色收入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是每次对着工资条看到自己的收入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