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震惊!一道金幕通古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从外戚到皇帝刘邦的担忧(第1页)

在亳州当土皇帝的日子比较舒坦,因为大家都知道你杨坚是什么地位,基本杨坚说个事,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去拍马屁。

表面上去,杨坚远离朝廷,似乎是不想参与政事纷争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杨坚志不在此。

庞晃就是其中一个。

这天,杨坚大摆宴席,请亳州的兄弟们和自己的属下吃饭。宴会上,大家其乐融融,十分热闹,杨坚轮流敬酒,让宾客们受宠若惊。

只有一个人在角落里,唉声叹气。

不合群的人,大家自然也没有管,该吃吃,该喝喝,屋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杨坚注意到了他,就在宴会结束后把他叫到了自己的房间。

庞晃一进门就抓住杨坚的袖子,低声说道:“当今圣上荒淫无道,君乃天命之才,理应取而代之啊!亳州的兵马粮草充足,兄弟们也很拥戴你,咱们起兵吧!”

杨坚对庞晃扔出的炸弹并不惊讶,他抓住庞晃的手,轻轻摇了摇,笑着说:

“别着急,时机还不成熟。”

杨坚并没有等多久。没过多长时间,宇文赟竟然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阐,并改年号为大象,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

消息传到亳州,杨坚知道宇文赟已经彻底没救了,似乎现在起兵是个好时机?

不,再等等。

第二年,杨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要他出发征讨南方的陈朝。但杨坚以生病为理由,按兵不动,很多人很奇怪,又不敢去直接问。

没关系,答案马上揭晓。

六天后,宇文赟病危。过度的纵欲早已经毁灭了他的身体,虽然他只有二十二岁。

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杨坚从亳州回到长安,当上了大丞相。他在宇文赟的葬礼上痛哭流涕,情真意切,见者无不被杨坚的忠诚所感动。

杨坚看着宇文赟的遗体缓缓下葬,抹去最后一滴眼泪,露出了笑容。

小子,想和我斗,你还嫩了点。

【杨坚做了大丞相后,大权独揽,让伪造遗书的刘眆做了司马,郑铎做了长史,确保没有人敢反对他。】

【宇文赟在位时刑政苛酷,人心崩溃而不归附,朝野上下没有坚定的志向。杨坚任大丞相后,施政宽和,精简严苛的法令,躬行节俭,让天下之人心无不归附于他。】

【当然,再怎么做都会有人不服气。北周皇室诸王有很多有实力的藩王,杨坚怕他们拥兵自重,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把他们召来长安,防止他们反抗。】

【他们分别是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和滕王宇文逌(下文代称五王)。】

【杨坚还没想好怎么对付他们,长安外先出事了。】

【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为是北周的重臣宿将,看到杨坚擅政心中不平,于是举兵东夏,开始造反。】

【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赵、魏之士,跟从的人非常多,旬日之间,就聚集了十万兵马。】

【宇文胄以荥州、石愻以建州、席毗以沛郡、毗弟叉罗以兖州为根据地,都响应尉迟迥。】

杨坚听到消息,并不慌张。他知道,虽然叛军声势浩大,但都只是乌合之众罢了,自己只需雷霆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到时候叛军自然会分崩离析。

【没用多久,杨坚轻松平定了叛乱。】

【杨坚的胜利,让五王心怀恐惧。他们知道,再不有所行动,宇文家的天下就要姓杨了。】

【五王和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商议许久,准备叛乱。】

镜头一转,五王还在紧张谋划时,他们迎来了一个晴天霹雳。

“什么?宇文贤被抓了?!”

杨坚的眼里,是揉不下沙子的。捉拿宇文贤,证据确凿,随后下令将其斩首。

五王慌了,他们知道,宇文贤暴露,那他们也一定会暴露。

现在就反?可是我们在长安啊……

五王在犹豫不决和忐忑不安中等来了随和而友善的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