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声传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部分(第1页)

岔:“行了行了,别听我胡说。征文可以搞,奖学金可以搞,有奖销售业可以搞,但是绝对要避免自己人参与,真落下人话柄就怎么都说不清了。”

末了,为了加强语气又画蛇添足了一句:“中国人的本事就是三分说十分,好事行,坏事让人这么说,就很痛苦。”

大家纷纷称是,现在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听我老头子一样罗嗦不停,反倒没人考虑为什么一个小学生能说出这么多大而无用的漂亮话。我觉得这也挺好,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我身上这些令人疑惑的东西总会消失不见,所有的秘密都将被永远隐藏起来。

我最后的指示就是尽量把之前“少年梦想家”系列上市初期的一些代理权收回来,我们自己产自己卖。刘明耀此时适时地提醒我,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他已经在组建当中了,首先要搞的是品牌电脑多样化。这一点上他和我不谋而合,卖概念,卖创意,卖外观,卖价格。随着个人电脑的市场逐步扩大,市场细化绝对是必然,单一品牌和卖点肯定很快就要吃不开了。

不过我也不着急,太阳电子的大头在组装机和散件上,这方面我曾经反复叮嘱过一定要做好,为的就是94年全国兴起的电脑房装机热打基础。记忆中94…95两年里装机业务疯了一样涨,满大街的电脑房和仙剑大富翁。其实现在太阳电子的发展已经超过我最初的预计了,当初我想的也只是在黄金期浑水摸鱼跟着小赚个千八百万就扯,没想到能做现在这么大。可能我疏忽了一点,国内很多行业的都是94之后慢慢成型的,我用他们总结了快十年的知识和发展趋势去和人竞争,当然赚的比较离谱。

交待完重点之后,我又让张小桐给董庆华去了个电话,《绯红少年》现在发行渐好,他功不可没。张小桐这个挂牌主编除了给杂志枪稿子之外基本上什么都不做,《太阳软件》完全是另外的团队在操作,我们根本不插手,估计那个团队都未必知道我和张小桐这号人的存在。张小桐又给了董庆华一个上万的红包,感谢他跑发行,然后请董庆华给她办一件事。

董庆华现在快成条件反射了,听见办事肯定眼睛就发光如黄鼠狼一样:“什么事?你说。”

张小桐期期艾艾地说:“我,我想让董叔帮我联系一下您认识的几个省级电视台的人……”

董庆华先是一愣,继而恍然大悟:“哦……你是想给《绯红少年》做宣传?”

张小桐承认:“我看过大部分电视台的青少年节目,专访嘉宾哪一种形式都无所谓,我想让编辑部的这些编辑们去做一次宣传。”

这倒出乎董庆华的意料之外:“不是你做?”

“我现在幕后黑手呀,”张小桐一脸天真地笑,“我们的编辑形象都不错,上去也不丢人。”

董庆华想了想,自己在给《绯红少年》做发行,宣传好了自己好处也不会少,连忙点点头:“我下个工作周给你联系,争取给你上寒假特别节目或者春节特别节目。”

挂了电话,我捏着自己鼻子怪笑:“看见没有?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才是王道。”

张小桐“切”了一声:“你就坏吧,说不定哪天连我一起算计了。”

“咦?难道我没算计你吗?”

“你哪里算计了?”

我低头掰手指:“好像有一天晚上叫平安夜,我知道某人会……”

没说完,嘴给张小桐用手堵上了,我心里好一阵郁闷。这丫头怎么这么没情调?用嘴来堵呀……

第二十四章

寒假前夕,小姨和小姨夫回来了,两人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带了无数俄罗斯的好东西回来给亲戚们分发。他们带的大部分东西我都没兴趣,唯独对那倍数巨大的望远镜爱不释手。一直以来都过得太充实,就忘了还有这么个偷窥别人的好东西。我也不好开口向小姨要,一个望远镜少说也有人民币500多,张小桐冷眼旁观知道我心思,替我要下了。

要到望远镜我才大呼后悔,现在是冬天,除了窗花就是厚厚的窗帘,想偷窥也有难度。

张小桐亦看出我想拿望远镜做什么,在一旁冷笑着:“等夏天吧。”

一句话把我吓的跟什么似的:“姐姐,您就明察秋毫了……”

“谁让你给我看了那么多闲书呢?”张小桐满不在乎拿起望远镜,“想看就看吧。”

我赶快扯开话题:“拿这个看也就是看看臭皮囊,真正好玩的偷窥是偷窥别人内心。”

张小桐眨眨眼,没说话。

我说:“譬如,咱们公司几个主事的,你觉得自己了解他们吗?”

张小桐笑嘻嘻捶了我一下:“你不是看几个姐姐漂亮,见色起义吧?”

“哪儿的话,”我抽鼻子做闻醋状,“这个色字怎么也轮不到她们吧对不对?看过沙朗·;斯通的《偷窥》(注1)没有?去年上映的。”

“看过了。”

三个字说完,张小桐脸就是一红,《偷窥》好歹算色情片,女孩子说自己看过色情电影的时候总要配合情景脸红一下,表示自己其实无罪。

我伸了伸大拇指:“好演技,好本事。”没等张小桐掐我,紧接着问:“你觉得女主角坐在监视器前看邻居生活那段怎么样?”

张小桐想了一下,没说话。

我又问:“换成是你,你会不会看?”

这次没犹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