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有缘千年来相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可是小姐,什么叫气质呀?”

杏儿这一问,问得阮若弱长叹:“唉,这要如何跟你说清楚呢?算了算了,我还是回去抄《女诫》去吧。”是呀!要如何向古代一个不识字的小丫头讲解“气质”一词呢?那是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相糅并济后于无形间的散发,是一种自然而然流露的吸引力,好似湛湛明月光,能流到千百人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有缘千里来相会》第十一节(1)

三月三日,春暖花开时节。

三月三在古代是上巳节,周、秦、汉的时候,每逢这一天人们都要走出家门到水滨去洗濯,洗掉积淀的污垢,祈求幸福,除去不祥,称为“祓楔”。唐朝的时候,洗濯这种行为在三月三日的活动中已经隐退,取而代之的是踏青赏春。长安人每年三月三都要到曲江池头结队踏青、出游,这是盛唐时期,极富浪漫色彩的一时风气。长安水边,踏青赏春的不单只是那些婀娜多姿的丽人们,当朝皇帝和权贵们,也曾或规模盛大或轻从简骑的出游过。

早几天前,阮若弱闻道三月三的踏青赏,就激动得不行,好几晚都没睡好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这首《丽人行》她很早就读过,想不到今时今日居然可以身临其境,如何能不激动万分。激动的她一时失察,和杏儿谈起这首诗来,结果杏儿一脸茫然:“小姐,本朝的诗人中,有一个叫杜甫的吗?”

阮若弱几乎没跳起来指着杏儿的鼻子训:“有没搞错,就算你不识字,也该要听过杜子美的大号吧,唐朝人不认识李杜二人,还算是唐朝人吗?”

杏儿好学,不耻下问:“小姐,李杜二人是何许人也?”

“李杜二人,就是李白和杜甫两个人,‘李杜文章在,光芒万焰长’。杏儿,你不是这么孤陋寡闻吧?”阮若弱被她弄得哭笑不得。

“可我确实没听说过这两个人呀!”杏儿较起真来,“我只听说过王维、王昌龄、孟浩然、贺知章……”

“好了好了,不要数下去。我错怪你了,是我弄错了,对不住对不住。”杏儿愕然,不知道这位小姐何以突然间来个态度大转变。皆因阮若弱猛然醒悟过来,自己犯了常识性的大错误,杜甫写的《丽人行》,通篇都在赤裸裸地揭露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杨氏兄妹奢靡腐败、骄横跋扈的丑态,现在才是开元十五年,杨氏兄妹还小呢,杜甫也才只是个少年罢了。李白倒已经是青年了,可惜还在游山玩水周游世界中,脍炙人口的诗篇还得押后十年八年才写得出来。她这会子就在这里跟人谈什么李杜文章,着实早了些。

什么都不说了,阮若弱爬上床睡觉。好好睡一宿,明儿要神采奕奕地去踏青。来到古代有些时日了,除了那晚翻墙夜游,她还没出过阮府的大门呢,像关在笼中的鸟儿一样,她早就巴不得可以飞出去了。

三月三日,长安水边。

暖风如酒,水波如绫,杨柳如丝,青山如眉,更兼无数丽人缤纷如云,曲江池畔,春光三分俏,艳色七分妍,春光艳色争华并秀。阮府的几位夫人小姐,除去阮夫人没有出游的雅兴外,二姨娘三姨娘,并二小姐三小姐,都带着贴身丫环一块出来踏青了,三姨娘还带了她的一双孪生子若麟若麒。阮若弱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两个弟弟,眉眼俊秀,皮肤雪白的真似粉团捏成,真正是粉雕玉琢,两个孩子淘气得很,跑过来跳过去,没一刻安宁。

一干人马分乘了三辆马车,浩浩荡荡的来到曲江池畔,这里早已游人如织,不单是无数倩女佳人,花团锦簇般来来往往,更有锦衣玉带的公子哥穿梭其间,好似蜂蝶翩飞逐花忙。三月三的踏青赏春,正是无数才子佳人的佳话起源地,郎情妾意,在这春光明媚中与花争发。

游人一多,阮府一干人便被挤散了,阮若弱只形影不离地跟着杏儿,在这曲江池畔闲闲地走。春色真是百般好,树树桃花似红张锦,丝丝柳叶如绿泼油,再加上草薰风暖,她只觉快要被这如酒春光灌醉了。

阮若弱正有几分醺醺然的陶醉感时,突见前方一阵骚动,本来就密集的人群更是拥到一堆去,围了个水泄不通。“杏儿,前面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杏儿只略做张望,便十拿九稳的说道:“小姐,不是出什么事了,一定是表少爷来了。每年三月三,他都会陪着玉夫人来踏青赏春。”

“你肯定?”阮若弱闻所未闻,“他一来就乱成这样?”

《有缘千里来相会》第十一节(2)

“那当然,不是跟你说过吗,表少爷平时出行总有一群女子在身后跟着他,今儿三月三,曲江池边的女子云集,更是要围得他寸步难行。”

好家伙,他走到哪这交通秩序就乱到哪,谁说魅力无形?玉连城的魅力简直是看得见摸得着,不信只管瞧瞧眼前这股子乱劲。那人群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持花女子加入,这是要准备撒鲜花给他呢。阮若弱早就想见识见识这古长安的少女们表达爱意的浪漫方式,只是……那堵人墙围得水都泼不进去,她要如何看到呢?左右一顾,身畔正好有株两人高的桃树,枝桠低矮方便攀登,想都不想,阮若弱就要往上爬。

“小姐,你干什么?”杏儿惊得一把拽住她。

“我不爬上去,如何瞧得见那人群里是何情形?”阮若弱还怪她迟钝。

“可是小姐,这里是大庭广众之下,你一个女儿家,怎么可以爬高又爬低的呢。”杏儿说的扼腕顿足。

阮若弱方才省悟,长叹一声,只得老老实实做端庄女儿态。看着那人群慢慢地靠过来,她拼命踮起脚尖,朝里头望,只看到了一片黑鸦鸦的人头围着中间的一片空白地,敢情是一个包围圈来着,并没有把玉连城挤得无立足之处。还看见有此起彼伏的花朵,呈抛物线撒入中心地带,如一场密集的落花雨,这般盛况真是前所未见,看得她瞠目结舌。人群渐渐移开了,阮若弱醒过神来,顿生感触无限:“杏儿,表少爷这么受欢迎,看上去是风光无限,其实又何尝不是活受罪呢。他走到哪人就跟到哪,观者如堵墙,还有点人身自由没有,怪不得《世说新语》中有‘看杀卫介’一说,他若是身子骨不结实点,只怕也……”说得兴起,险些说出不好听的来,赶紧一把掩住嘴。

杏儿睁大眼睛:“小姐,什么是‘人身自由’?什么又是‘看杀卫介’呀?”这个丫头还真是有求知欲,不懂就问。阮若弱倒也有诲人不倦的兴致,正想跟她详细解说,突见远远的前方又骚动起来。

“咦?这又是怎么了?难道又有美人来了不成?”阮若弱问杏儿。

不待杏儿回答,她却已经听出前头的骚乱所为何故,有人声嘶力竭地在喊:“不好了,有人落水了!快救人啊!”

《有缘千里来相会》第十二节(1)

曲江池畔立马乱哄哄起来,众人纷纷朝喊声处奔过去。阮若弱主仆二人也跟着跑,跑到那边时,已经有好几个人跳入水中救人去了,原本如镜的水面此刻波纹重重、水花四溅。岸边一堆人群中,有哭声哀哀切切地传出来。

“谁落水了?谁落水了?”有好事者在四下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