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春不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节(第1页)

要是裴珩真的遭遇不测,他又没有留下子嗣,他们肯定会从宗室里过继一个孩子,由太后,宫中嫔妃抚养。

如今朝堂上最大的文官是白丞相,宫里的太后,贤妃均出自白家………

长久以往,天底下还有谁记得晋国是裴姓,而非姓白。

脑子嗡嗡作响的宋嘉荣掐着掌心,咽下心中不断腾升起的不安感,“师兄,你可有法子让我入宫。”

有些事必须得亲眼所见才为真,反正她无法想象她视为神明的一个人会生命垂危。

他打听到关于宫里头的消息都艰难,又能有何办法把她送进去,可他对上师妹哀求的目光时又不忍她失望,“我尽量。”

景和帝病重的消息自是不能对外传,对外只是宣传昨日儿个有贼进了皇宫里偷了东西,他们正奉命缉拿凶手。

也有聪明的人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更多的还是整日为自己的生活所忙碌着。

趁着天气好,刚把被子搬出屋外晒太阳的水桃一个抬头,看见这个点应该在上课的宋嘉荣失魂落魄的走进来,忙问道:“小姐,你怎么突然回来了?可是落下了什么东西?”

宋嘉荣扯了扯唇角,语气闷闷,“因为夫子有事,所以会停课一段时间。”

水桃听完,点了点头,“也好,小姐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多休息一下。”

“嗯。”

不只是岐黄班停课,国子监也停了课,街上走动的士兵的人数竟比走街串巷的百姓还多。

那日回来后,宋嘉荣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闭门不出,直到第四天,谢玄衣来找她,并递给她一个包裹。

“你换上这套衣服,今夜子时在南门等我。”

接过包裹的宋嘉荣了然地点头,眼眶泛起一圈湿润的红意,“谢谢师兄。”

“你我是师兄妹,何必言谢。”

子时未到,换好衣服的宋嘉荣已候在南门,脸上涂着姜黄粉,尽量把自己的身形掩在不起眼的阴影处。

随着子时一到,一辆从宫外采买的马车停下,马车里走出一个手持拂尘的老太监,斜乜着眼,嗓音尖细,“让你买的东西都买齐了吗。”

低着头的宋嘉荣举起自己背着的包裹,小声呢嚅,“买,买齐了。”

“买齐了还不快点上车,要是耽误了贵人的事,我看你这张皮够不够用!”

马车进入皇宫里都要经过重重排查,她所在的马车也并不例外,好在一路都顺遂。

“咱家要不是欠了谢大夫一个人情,是决计不会帮你的,咱家不清楚你要去见什么人,只告诉你,一个时辰后在这里等着咱家,要是来晚了,咱家可不等人。”

“奴才晓得,多谢公公。”宋嘉荣笑得讨好的把一袋银子递过去,“这钱就当做是我孝敬给公公喝茶的小小心意,还望公公不要嫌弃。”

张公公掂了掂手上的钱袋子,没想到这小子还挺上道的。

目送着张公公离开后,宋嘉荣抬脚往他前面说过的,绝对不能踏进的地方走去。

不能亲眼见到他,确定他的病情,她的心里会永远不安。

心里的愧疚感形如潮水,直至将她彻底淹没。

入了夜的皇宫里极为安静,连风吹落树叶声都清晰可闻,好在身上挂着水桃给的令牌,能在宫中行走。

宋嘉荣来到宣德宫外,却不知如何进去,只因宫殿外站满了她所不认识的人。

“站住,你们是哪个宫的,在这里鬼鬼祟祟地做什么。”一道女声娇蛮的从身后响起。

唯恐会被发现的宋嘉荣把头埋得更低,不敢去瞧来人,哑着声道:“回禀姑姑,奴才是静安宫的。”

“静安宫的人倒是很久没有出来走动了。”白若裳淡淡地扫了她一眼,抬脚往里走去,“既是静安宫派来的人,你也跟着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