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1982有个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44带粮归(第2页)

只有王祥雄沉着的对王忆点点头:“王老师,顺利吗?”

王忆说道:“挺顺利的,就是人家司机同志不肯给咱把粮食送到码头来,他说他们大车队有纪律,不能乱开,所以我就近找了个没人的老草院子,让他把粮食卸在了里面。”

王祥雄面露喜色,其他人更高兴:

“真是大包子,真软和啊,快给我一个,不行,多给我两个!”

“哎呀是肉包子!大肉包子!这味道怎么、怎么这么香?怎么还有这么好吃的包子?”

“肉包子?还真是,那我不吃了,我我我给我家里娃娃留着,他们还没有吃过大肉包子!”

“别抢,王东峰你行了啊,你他吗干啥呢?你吃了两个了怎么还来抢?”刘红梅大骂。

王祥雄上去将袋子抓起来,呵斥道:“一个个没点规矩,怎么没有一个问问王老师吃了没有?”

往兜里装包子的队长讪笑:“王老师吃了吧?”

王忆说道:“我吃了,大家不用考虑我了,按照人头平均分一下,然后咱赶紧去装粮食。”

队长一听这话大为懊恼:“早知道不让孩子回去了!”

在场一共八个人,王忆买了全部的猪肉大葱馅凉包子,一共四十九个。

王祥雄说道:“我是党员,平时在大灶上有饭吃,我不参与分包子,你们七个人正好一人七个包子。”

刘红梅挺不乐意的:“你这时候发扬风格了?”

王东喜笑道:“嫂子你看你说的,我小叔啥时候不发扬风格了,咱公社里年年的优秀党员少不了他!”

他们分了包子,王东峰死命的吃,其他人都用衣服包起来小心的抱在怀里。

家里还有老人孩子呢。

见此王东峰也不吃了,他看看剩下三个包子嘀咕道:“我爹我娘我奶,一人一个,正好。”

王忆领着他们去草屋,里面是一个个的粗麻粮袋。

这是他特意问粮店老板要的袋子,八十年代粮站也用这样的袋子装粮食。

看到里面零散堆积的粮食袋子,王祥雄上去拎起一袋子使劲拍了拍。

里面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王祥雄心花怒放的叫道:“都是玉米,上好的玉米啊,得是一等粮!”

刘红梅急急忙忙打开一袋子,里面也是粮食,但她没见过:“这是什么呀?”

王祥雄看了一眼说道:“是三角麦,咱这里没有,好东西,我只在大灶上见过几次。”

“它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的好处,我们灶上有三角麦还是一位领导当时发痢疾,供销公司特意送来给他吃的。”

他说着看向王忆:“王老师,这东西比细粮还贵吧?这得多少钱?”

王忆说道:“这里具体都有什么粮食我还不清楚,我跟人家要了粗粮,具体却不是我选的,是人家给装的,人给什么咱要什么。”

“不过应该确实不便宜,咱的钱不够,我给我同学家里赊账了。”

王祥雄说道:“有些粗粮比细粮还贵,比如小米,小米也是粗粮。”

他简单提醒了一下王忆又拍了拍又问道:“咱们先把它们送回去,然后送入学校库房,到时候东喜文书清点一下,再按照平价卖给咱乡亲,怎么样?”

王忆说道:“行,先送回去,对了你们没有准备小推车?”

队长说道:“这粮食哪里用得上小推车?咱一人一趟一袋子,用不了几趟能背回去!”

“对,这一袋子粮食一百斤吧?小意思!”王东峰一下子扛起一袋子,使劲拍了拍袋子往外走。

王祥雄说道:“不止一百斤,玉米得一百二十斤,三角麦更沉,不过咱爷们背的动!”

这时候王忆只能呐喊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