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女人们和变了的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话 赞美你27(第1页)

公元449年,不知何处。

“放轻松,放轻松,先生。本人并不是要伤害你。

“你只要乖乖地,乖乖地把你知道的全部事情说出来就好。”

此刻站在威尔海姆面前的,便是那个老是被叫做“弗鲁兹神甫”,但实际上根本不信神的家伙——格里戈尔·弗鲁兹。

他用狡猾与贪婪换来了难以言说的名气,为自己博得不少外号。除“弗鲁兹神甫”外,他的另一个有名的外号便是“爱财的弗鲁兹”。

如果世上存在万能的许愿机的话,在现今的社会里,金钱就是与其最为接近的存在了吧。

金钱虽然买不到智慧,但是能买来书籍;金钱虽然买不到感情,但是能引来关注;金钱虽然买不到生命,但是能换来治疗。

金钱当然不是万能的许愿机,它并不万能,但现在没有事物比它更趋于万能。钞票本身并没有价值,它只是依附于人类,从而得到了力量。而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它的力量与日俱增,愈发地趋近万能——然后在变为万能前的那一刹那,重新化为废纸。

格里戈尔喜欢钱。他的孩提时代是被“金钱”“金钱”的字眼围绕着长大的——他家里并不是很有钱。事实上,他出身于蓝领工人的家庭。有人会说,这是人越是缺少什么,便越需要什么。但这对于金钱来说,并不适用。

“如果有钱的话,孩子就能上个更好的学校了。”

“如果有钱的话,本人也许就敢和他们说话了。”

“如果有钱的话,妈妈她的病或许就能有救了。”

但是没钱。

所以格里戈尔没念上高中而是去了职校,所以格里戈尔直到22岁前都不敢在公共场合和人说上一句话,所以格里戈尔瘫痪在床的母亲因为慢性病死掉了。

“如果能付得起药钱的话,母亲就不会死去。”

残酷的是,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如果,而是本来近在咫尺的现实。

格里戈尔的父亲被工厂遣散,拿着一笔赔偿金回到家里。

他看着破败的家,瘫卧在床的妻子,先天性自闭症的儿子,长叹一口气。

他带着那笔空有重量的钱跑了。

一个月后,格里戈尔去领父亲的失业保险金时,方才被告知,他早在外边因酒精中毒死去。

格里戈尔22岁就死了父亲母亲,而他甚至不敢和人说话——不能和别人说话。

他常被人喊傻子,但他并不是真的傻子。

他流不出泪,但实打实一并为父亲母亲感到难过。

而从他们之死中,他意识到的是——

钱真的很重要。

于是,他咬着牙逃出了疾病构建出的小小牢房,投身入一个由黄金构建的世界里。

机缘巧合下,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太太施舍给他一笔钱,对于当时的他来说的巨款。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去搞诈骗。他几经波折,竟然逐渐熟练起来。他学会了如何较正常地与人沟通,尽管现在说话还是磕磕绊绊的,但给人的印象已经从病人变成了怪人。

他通过邪教搞到了第一桶金,小心地在关键时刻脱身,因此在道上落得了“神甫”的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