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部分(第1页)

韩暨却依然面色不变,淡淡说道:“二公子当初在你府门前劫掠大公子夫人,全城皆知,独你当做没事人一般,即便是以下官浅陋之智,也能猜出这一切都是出自你的阴谋,蒯主簿何其聪明?哪里会有必要以大有可为之身任你欺凌?自然是要找个地方避祸。反倒是你,现在还有二公子,却忍不住在这里颐指气使,想要独揽大权,你之野心,可谓是路人皆知,简直与董卓、曹操并无二致。”

蔡瑁闻言顿时大怒,指着韩暨说道:“韩暨匹夫,你莫以为本将不知道,当初刘琦大婚,你便忍不住前去奉承巴结,早已急不可耐的投到了他的帐下,如今留在这里,自然是要替那贼子辩解,今日是主公新即位的日子,杀你不祥,但你不要以为本将就没有办法对付你了。”

便命王威:“将这老匹夫押下大牢,待得将来刘琦认罪,再一并处置。”

王威摆了摆手,便有两名亲兵走了过来,将一路骂不绝口的韩暨拖了下去。

在将韩暨押下去之后,蔡瑁便对众文武说道:“如今刘琦暗害主公之事确凿无误,我这里有人证物证,再加上凶犯蒯氏已然逃走,更能印证此事,大家当务之急,就是辅佐主公先继大位,大家齐心合力,共同戒备反贼刘琦反扑,我已命江夏太守黄祖于江面上截击刘琦的大军,再命文聘率众镇守江陵,以防止荆南四郡贼众渡江,有这两位将军在,我荆州必定安如磐石。不过我蔡瑁可是把丑话说在前头,如今主公新立,凡是拥戴的自然有功,而如若勾结反贼者,必当严惩不贷,韩暨这还是轻的,再有下一例,立即斩首示众,其家人降为奴婢。”

众文武听了蔡瑁的话,心思各各不同,一时之间尽皆散去。

却说别驾刘先在离开镇南将军府,回到了自己府中,早有夫人迎了上来,见刘先一脸的惆怅,忙问原因。

刘先轻轻叹息着将韩暨与蔡瑁的争论说了一番,并说如今两人各执一词,文武众将也各自狐疑,不知该信任谁,如今韩暨被抓、蒯氏逃走,恐怕城中之人尽皆相信刘表之死乃是蒯氏所为,再加上如今蔡瑁势大,控制了整个南郡和江夏,估计这一次刘琦很难再回到襄阳了。

最后刘先忍不住心发感慨:“唉,本来以为大公子礼贤下士、雄才大略,乃是我荆州崛起的希望,真没想到最终还是斗不过蔡瑁。”

这时,忽然见一个十岁的孩童走了过来,听了刘先的话,不由张口说道:“此事有何难处?定然是韩大人所言为真?毒杀刘荆州者必是蔡瑁设谋,刘琮指使。”

刘先不由笑道:“你才多大年纪?竟然就能判断真假?”

却听那童子呵呵笑道:“此事其实不难。舅父且想一想,在此次刘荆州遇害之事中,那个获利最大?”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一百二十九章 荆襄剧变(六)

“二公子继承了主公的一切,而蔡大人权倾荆州,已经是二公子之下的第一号实权人物,甚至连主公都要听蔡军师的主意,所以,这次获利者自然是他们二人了。”刘先听了童子的话,不由一愣,随口说道。

“那不就结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谋杀刘荆州对大公子夫妇甚至整个蒯氏都没有任何好处,他们怎会动此念头?舅父可不要说是为了谋夺大权之类的说辞,其实这句话有很大的破绽,因为大公子根本不在襄阳,这时候毒杀刘荆州只能便宜了刘琮,更何况如今大公子声望之隆,即便比起刘荆州都不相上下,乃是士民之望,众望所归,刘荆州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大位传于他人,以大公子及蒯夫人之才智,怎会看不出此事?既然看得出来,又怎会生出毒害刘荆州之念?”

“啊呀,不疑此言有理,可惜我白活了那么大的岁数,竟然看不出其中的道理,如此说来,事情定然是如韩大人所说,主公是那蔡瑁和刘琮合谋所害,却反来诬陷蒯夫人,蒯主簿为了自保,将蒯氏一族及蒯夫人尽皆送出城去。”刘先好像忽然又想起来了什么,随即说道:“只是蒯主簿既然知道主公有难,何不前去提醒主公?反而弃主公于不顾,反而先想着自保之策。”

却听那童儿继续说道:“舅父何其糊涂?换做是你,如若有人举报说是你的大舅哥和儿子想要害你,你会相信吗?这样一来,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打草惊蛇,到时候即便是家人都无法保住,所以说,这才是蒯主簿的聪明之处,此人能有如此反应,令我周不疑深深佩服。”

刘先呵呵笑道:“不疑,你的聪慧也不差于蒯主簿,竟然能够看透他的用意,你才只有十岁,就能如此了得,实在难能可贵。”

周不疑却感慨的说道:“我这也是听说了舅父的那一番话才想到的,凭我自己根本不可能有像蒯主簿那样的反应,对于蒯主簿,我真的是深深佩服,恨不能与其见上一面,拜他为师。”

刘先一听周不疑的话。现在也没有了主意,便向周不疑问计道:“对了,既然我们已经确定杀害主公者乃是刘琮和蔡瑁,可是如今又该如何自处?现今蔡瑁控制了整个南郡和江夏,南阳又有曹操派来的大将关羽镇守,与他南北呼应,就算是大公子率军杀回襄阳,恐怕也根本无法攻破,所以,我们为了自保,是不是从今就死心塌地跟着蔡瑁和刘琮干下去?”

却听周不疑笑道:“舅父此言差矣,且不说大公子麾下猛士如云、谋士如雨,这一年多以来东征西讨,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一个小小的江夏和南郡却也难不倒他。更何况,荆州不可谓无人,连我一个十岁小孩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又怎能瞒得过天下智士?刘琮灭绝人伦,弑父谋嫂,如何能得民心?天下之得失在于民心,多行不义必自毙,蔡瑁与刘琮虽然得意一时,将来必定会死于大公子之手。所以,孩儿为舅父定计,不如早做决断。”

刘先闻言不由点了点头,想了一想,便开口问道:“可是如今蔡瑁控制了整个襄阳,我们又该如何出城?”

周不疑笑道:“我们又何必出城?出了城反而危险,我们不如就在城里,等到大公子兵临城下的时候再偷偷献城投降,岂不是比出城要好得多?”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刘先拍了拍桌案,决然说道。

从此之后,刘先便把神通周不疑带到了身边,一边在表面上对蔡瑁和刘琮表示恭敬忠诚,另一方面暗暗联系旧部,收买军心,待得刘琦来到城之后,就偷偷打开城门,向刘琦投降。

其实在襄阳城内存有类似想法的还真不止刘先一人,邓羲、傅巽就是存在着同样的想法,只不过他们是文人,只能暗暗联结荆州的士子,悄悄为刘琦夫妇进行辩驳。

而韩嵩和宋衷则辞去了职位,回家养老去了。刘琮见这两个自视甚高的老家伙辞去了职位,心中高兴还来不及,假装对韩嵩挽留了几句便让他去了,可是对于宋衷却连挽留都没有。

而时间过了没有半个月,刘琮和蔡瑁就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曹操所委任的南阳太守关羽竟然在日前宣布脱离曹操,汝南的龚都、刘辟等人群起响应,许昌之南尽皆归属刘备,曹操派大将蔡阳前去镇压,却被关羽斩杀。

之后刘备率两万大军,以为刘表报仇,声讨杀父贼人刘琮和背主之贼蔡瑁为名,率军南下,只是旬日之间就攻下了新野,大军前锋直指邓县。

“可恶的大耳贼,我与你无冤无仇,何苦占我领地?”刘琮不由大怒,拍案大骂不已,同时无可奈何,只能派大将王威前去邓县镇守,而委任蔡瑁两位从弟镇守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