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庶女生存宝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部分(第1页)

好亲事,家境殷实,夫君疼爱,过一生快快活活的日子……如此,姨娘在地下也就安心了。至于姨娘的冤屈,您要相信奴婢,将来一定有翻案的那一天,只是现在时机未到,言多语失,姑娘请恕奴婢现在没法子直言……”

阿离见她执意不肯说,便知她是觉得自己年纪太小,又是女孩子,心里终究是放心不下,因此便不再追问。当下脸上笑了笑,换了个话题,轻声道:“那么,大少爷他……这十年里过得可还好么?”

罗纤云睫毛轻轻颤动了几下便垂下眼帘,唇边漾起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太太倒是不曾亏待了大少爷,吃的穿的用的,无不捡着最好的给他,连二少爷有时都抱怨太太偏心……”

“读书呢?可还用功?”阿离紧盯着问道。

罗纤云半晌没言语,末了才摇头叹了口气:“少爷就是贪玩……为了这个,没少挨老爷的骂父子俩见了面总是闹得很僵……”

阿离没有言语,两只手下意识地紧紧交握在一起。她站起身,慢慢走到窗边,出神地向外面望着,眼中满布着忧色,神情也渐渐冷峻起来。

一时无语。

“我不便在姑娘这里待的时间太长,三姨娘是个刻毒的,只怕她并不愿意看见我跟姑娘亲近……”罗纤云摸了摸阿离的头发,勉强笑了笑,便蹲身向她深深一福:“您在这院子里住着一定要学会忍耐,奴婢找机会再来看您……”

阿离目送着她转身退了出去,临出房门的那一刹,又叫住了她,顿了一顿,忽然轻声道:“姑姑,当今皇上是不是年纪已经很大了?”

罗纤云听了这话,猛可里吓了一大跳,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她吃惊地看了阿离一眼,喃喃道:“老皇已经登仙了,现在新帝登基已有三年……姑娘您……?”

“哦……”阿离冲罗纤云微微一笑:“我就是随便问问而已。姑姑快去忙吧,以后咱们还有的是见面的机会。”

罗纤云忧心忡忡地望着阿离,欲言又止,最后也只是幽幽地叹了口气,由衷地说道:“姑娘这么小,身边又一个亲人也没有,您自己可要多加小心,千万照顾好自己”

阿离望着她离开的背影,脸上有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右手轻轻按在胸口的位置——那封信就安安静静地缝在她贴身小衣里。谁当皇帝她根本没兴趣知道,但她牢牢记着四姨娘的那句话:“只要老皇帝在位一天,这封信就万万不能交给你父亲”

……

第二天,阿离早早起来,象前两日一般给葛氏请过安以后,便跟随着曾府其他几位小姐往家学里去了。

雪霁初晴,姑娘们的日常课业便也恢复了。

曾府的后园东北角,临水建着一处轩馆,名“知秋阁”,馆后一石子小径直通后面的土山,两旁竹林夹道,凤尾森森,极是清幽。离知秋阁不远,有小小一个院落,青砖粉墙,不过五六间屋子,极是简朴,乃是曾府老太爷曾重晚年的养静之所,亲笔题名为“东篱”。

曾重不喜管弦歌舞,越到老年性情越发孤僻,连儿孙的问安也不耐烦,一概全免了,终日只在东篱独住清修,连老太太也常常一连十天半月难见一面。老太太怕他年老之人,太孤静于保养不宜,暗暗将离“东篱”不远的“知秋阁”改为书斋,请了先生在那里教授几个孙子课业,也算多少添了些人气。

最初还惴惴地担心曾重恐怕不喜,未曾想有一日老太爷正在院中枯坐,正是黄昏的时候,忽听一阵朗朗的读书声隔着荷塘传入耳内,他闭目倾听了一会,脸上倒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远远伺候着的三两个下人这才一颗心放进了肚子里,一溜烟地跑进内院禀告。

从此这“知秋阁”就正式成了曾家的“家学”。每日午后,曾重必会仰靠在院中的藤椅之上,静静地聆听知秋阁那边传来的读书声,神态极是安详,直到他两年前去世。

因曾氏合族人丁并不甚兴旺,旁系支族不多,住在本城内的本家因为种种原因也鲜少来往,是以这个“家学”也只有曾重的几个亲孙子在此习读。在曾重去世后,老太太便将孙子们的书斋迁往外院,知秋阁便留给了曾府内宅的小姐们,请了一位老夫子在此教习她们读书写字。

第二十五章 老鼠

第二十五章 老鼠

阿离由金环陪着,顺着园内的羊肠小径走进知秋阁内,顿觉眼前开阔,神清气爽。

这座书斋建在水上,足有阿离的卧房六七间那样大,屋脊又高,四面皆开了窗,人站在里面时便觉得四面通透,凭窗眺望碧波潋滟的荷塘,更觉精神一振。

阿离到了知秋阁时,见清娘和贞娘早已先到了,正坐在一处说笑;二老爷府上的七小姐静娘也刚到,正背对门和两位姐姐打招呼;九小姐淑娘虽然还未满六岁,五姨娘却也早早地派奶娘把她送了过来,此时正站在那里由丫头帮她解下小披风。娴娘倒还没到。

阿离进了门,含笑先和大家问好。静娘和淑娘都连忙还礼,清娘待笑不笑地点了点头;贞娘也一反常态地没有对阿离横眉冷对,脸上居然露出一丝笑容,只不过笑得略有些异样。

阿离见一个位子空着,便走过去要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