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庶女生存宝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部分(第1页)

曾府的后花园中原本就专门辟出了一处别院,名为“芝兰馆”,原是为曾家大小姐玉娘建造的。

去年玉娘获封宁妃以后,皇帝为了表示对曾家的恩宠,特准宁妃可在禁军护送下归家省亲,曾府特意建造了这处“芝兰馆”,以备宁妃娘娘归宁时居住。但省亲恩旨下了没两日,还未等玉娘动身,太后便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后宫妃嫔日夜侍疾,省亲的事也就暂时搁置在那里了。

是以这“芝兰馆”虽已建好,却没有派上用场,只在外头依着院墙拦了一道屏障,一直闲在那里。

如今娴娘已身为郡主之身,自是不可能再与五姨娘挤在东小院子里。而此时时节正是隆冬,并不适合大兴土木,破土动工,所以曾老太太发了话:

“就暂且让郡主住进芝兰馆吧。宁妃娘娘上回的省亲耽搁了,再要等圣上发一回恩旨又不知什么时候了。等再有确切的消息以后,再重修一处别院也是一样的,先紧着眼下吧。”

娴娘就这样搬进了芝兰馆。她如今的身份和从前已是天壤之别,虽说郡主的正式封号,食邑等项要等赵王妃回京后,请赵王奏明了皇帝,才能正式批复下来,但这丝毫也不影响曾家的下人们对这位昔日的“八小姐”平生出的敬畏之情。

“没想到八小姐平时不言不语的,却这样厉害这不就是从此飞上枝头了么?以后谁还敢再小瞧了?……”

“听说郡主每年也都享有朝廷俸禄的,跟咱们家老爷一样名下可以置田庄,做买卖。啧啧啧,这人一生的命运啊,谁能想到……”

“……”

按赵王妃的吩咐,娴娘的一切待遇皆按京城郡主制,葛氏给娴娘配齐了大小丫环八名,教引嬷嬷四名,别院里另置了厨房专门供给饮食;又在别院单独开了一道门通往府外,不与曾府人等混杂。

赵王妃临行前还给娴娘留下了一大笔银子,足够她养尊处优地生活到被接进京城之时了。

但娴娘却并不因此恃宠而骄,反倒比从前更加谨慎,每日仍到葛氏和曾老太太面前承欢,对下人也是温和恤下,并没有一点“郡主”的架子。是因曾家上下对她都很另眼相待,从前的小觑之心都渐渐收敛了。

不服气的也有。

贞娘被葛氏多次教诲斥责以后总算学乖了一些,那些妒嫉不平的言谈不敢公开说出口了,只在背后和清娘咬牙悄声道:

“生下来连亲娘都没见过的小丫头子,如今可是麻雀变凤凰,得了意了凭什么啊?如今连我见了她都得给她行礼,还得避到一旁让她先过去……真真是气死我了”

清娘心里的难受比贞娘更甚,简直是难以言喻

是啊,凭什么?从前是阿离,现在是娴娘,一个一个都越过她去了同样是庶出女儿,眼见得那两个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而自己却还在西偏院里跟着三姨娘混日子

虽然说起来上面有曾老太太的疼爱,可终究不顶用啊老太太年纪大了,再疼她们娘两个又能抵得了什么?不过是吃的穿的多赏一些罢了,府里的生杀大权还不是葛氏执掌着?

想到这里,清娘由不得就有些怨恨三姨娘——她只顾着为了自己那点破事儿跟葛氏争强斗狠,一点不肯屈就,不肯稍微逢迎着些葛氏,怎么就不肯为女儿想想?她是斗得痛快了,可自己就得跟着吃挂落,一并遭了葛氏的厌弃。虽然自己已经很低声下气地在葛氏面前赔小心,赔笑脸了,可架不住有这么个糊涂亲娘每每出来捣乱啊

清娘想到这里,在心里又把三姨娘下死劲儿地数落了一遍:你如今人老珠黄,做姨娘早都是板上钉钉不容更改的事了,还蹦达个什么劲儿啊你只顾着自己赌气痛快,就拿亲生女儿的前程开玩笑吗?

说到底,将来自己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还不是凭葛氏给作主?三姨娘总以为攀着着曾老太太就万事大吉了,真是糊涂到家了现在有老太太在,葛氏虽早对三姨娘恨得牙根痒痒了,毕竟心里有所忌惮,暂时还不敢对她母女二人怎么样。可老太太都七老八十了,今天睡下去,明天能不能起得来都不一定呢,指望她能有什么用

用不着别的,葛氏只消随便指个理由,把自己的亲事往后推迟那么三年五载的,就把三姨娘和自己摆布了。她们都是些人老珠黄的老太婆了,自然什么都无所谓;可自己正是豆蔻年华,花朵一般的好年纪,哪里扛得住三年五载的耽搁?

转过年来,自己就十五了,葛氏却一点没露出对自己亲事上心的意思。也从来没听说过有哪家的媒人上过门——也许有,被葛氏暗中拦下了?

清娘越想心就越慌,再想到那两个庶妹,更是恨得牙根痒痒。那两个毛丫头,看上去都不声不响的,原来心眼儿都够使得哈?一个不动声色地抱上了父亲这条大粗腿,另一个更不得了了,干脆攀上王妃了真是虾兵蟹将——各有各的路数啊,就自己什么都没有,除了一个糊涂娘什么都没有……

又想到二姨娘和五姨娘,心里的火气更大了。同样是做妾的,怎么人家都肯为了女儿的前程做小伏低,奉迎巴结着葛氏,这三姨娘就死都不肯呢?低一低头弯一弯腰你会死啊?平时动不动就在屋里鄙夷地冷笑着说人家:“整天象哈叭狗一样围着人乱转,就为了讨点残汤剩水的,那等下溅模样我看着就想吐”……好了,你是不愿意做哈叭狗了,连累得你闺女以后的日子兴许还不如哈吧狗呢一个做娘的,怎么就能这么自私呢?

清娘的一颗心犹如在热油锅里上下翻滚着,煎熬着,说不出来的难受。她在心里先大骂葛氏狠毒,又骂阿离娴娘阴险,接着骂三姨娘自私糊涂,最后骂曾老太太是个老背晦不中用的……骂到无人可骂时,就见贞娘来找她发牢骚。

在整个曾府里,贞娘是她认为的第一蠢人。

胸无点墨,冲动易怒,暴躁轻信,连容貌都最多只算中等……这样的家伙却偏生那样好命,生下来就是总督嫡女,母亲的娘家是开国功勋辽东侯爷,一母同胞的亲姐姐是皇帝宠妃,她本人就算再差劲,也有大批的好夫君好婆家排队等着她挑呢吧?

想到这里,清娘心里大骂的人又多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