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庶女生存宝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部分(第1页)

现在没人愿意在西偏院里当差,不单是因为这里住的一老一小两个主子精神都变得有些不正常了,动辄打骂,实在难以伺候;更重要的是,自从曾老太太去世以后,三姨娘便失去了靠山,四姑娘又变成了一个跛子,现在连老爷都不再来了。无论怎么看,这母女两个都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期待的未来了。

既然留在这里是死路一条,西偏院里略有些门路的丫头婆子都想方设法托人跳了出去——哪怕到大厨房里打个杂,至少还能时不时落下些鸡头鸭屁股打打牙祭呢,在西偏院里除了无尽的打骂呵斥,屁都没有一个了。

只有三两个最没本事,实在无人可托的小丫头还勉强留在了西偏院,每日唉声叹气地当着一份苦差。

守制期间罢宴乐,不拜客,即使是八月节也比往年冷清了许多。

清娘曾经是最爱热闹的人,如今面对这样的冷清孤寂却觉得舒心了不少。自己的一生已经完了,别人的繁华热闹就成了最无法容忍的事

大家都在家中禁足,这样最好不过。

清娘现在用着的是一个叫曲儿的小丫头,人有些傻乎乎的,脑筋不大清楚,是各房都不要的,派来给西偏院使。这天,她到大厨房去给清娘熬药,回来以后便笑嘻嘻地说:

“姑娘大喜了,我听见厨房里的大娘们都在那里议论呢,说太太就要给姑娘定亲啦。”

清娘端着药碗的手不听使唤地一抖,木然抬眼瞪着曲儿,哑声道:“可听见说是什么人家了么?”

曲儿歪着头想了想,嘻笑道:“不知道,好象是给人当后娘?听说那家的男人岁数不小了。大娘们都在那里笑,说老夫少妻才是好呢,有人疼。”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这些人都该去死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这些人都该去死

今天家里一个亲戚去世了,偏我那破车还出了故障,送去修了好久。我早上出去,三个小时前才回来,所以今天只能有这一更了。不过明天会有三更奉上的,对不住大家了。

………

清娘直直地盯着捧在手里的药碗,一声也不言语,脸色渐渐变了。

曲儿虽然脑筋不大灵光,但因被清娘和三姨娘打骂惯了,也多少学会了些察言观色。此时忽见清娘脸色青白,不发一言,眼睛从药碗慢慢移到自己脸上,只管直勾勾盯着,不禁吓得连忙住了口,一缩脖子就后退了好几步。

依着清娘素日的脾气,这般直勾勾看着人,多半就表示要抓起扫炕扫帚没头没脑地抽过来了。

曲儿惊慌失措道:“奴婢知错了,求求姑娘别打我。”

清娘却一反常态地笑了笑,低头看了看碗里黑褐色的药汁,两手端起来,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个精光,抬起手背擦了擦嘴角,笑道:“好苦,苦得痛快”

曲儿看得咋舌,嗫嚅道:“姑娘今天怎么不嫌药难喝了?等奴婢去取一碟子冰糖来给姑娘甜甜嘴……”

她乍着胆子往旁边挪了两步,清娘淡淡道:“不用了,你扶着我到花园子里晒晒太阳去吧。”

曲儿越发诧异,自从跛了以后,这四姑娘别说逛花园子了,就算这西偏院她都没踏出去过半步。今天怎么忽然转了性,倒又不怕人笑话了?

清娘看出了她的踌躇,冷笑道:“瘸子也得活着,不是么?”

她说这话时的神情虽然森冷,在曲儿听来,倒觉得终于象个正常人说的话了,心里也高兴,连声道:“对啊,是啊,人不是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吗?姑娘这样的家世,这样的容貌,就算如今腿脚不好使了,嫁个富裕人家吃口安生饭还是不成问题的,姑娘别发愁了。”

若在平时,说出这么唐突的话来,至少又得挨两个耳光,今天清娘却似全没听见,也不吭声,下了地便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外走。

曲儿慌忙拿了清娘的拐杖,急急地追了出去。

……

曾雪槐自报了丁忧之后,深居于家,倒比从前多了许多空闲。。日常或在书房读书写字,或在荷塘划船垂钓,或与品南念北谈讲诗文,或在五姨娘那里逗弄幼子,日子倒也过得清静怡然。

此时正是秋意浓的时候,后园山坡上桂花开得正好,甜丝丝的桂花香气弥漫在满园中,曾雪槐记起老母亲生前最爱吃糖蒸桂花糕,不免有些伤感。

阿离见父亲面有戚然之色,暗自揣摩其心意,便欲往园中摘一箩桂花,亲自下厨做两笼糕饼,在曾老太太灵位前供一供,以此略解父亲的忧思。

彼时青云正带着吉祥几个围坐在外间小圆桌旁做针线,听见阿离要摘桂花去,便吩咐如意:“你去跟管库房的朱嫂子说一声,让她取出两根钩竿来,有专门铺在树根底下的大布,也一并拿来。”

如意依言去了,不一会果然拿了两根带铁钩的长竿,和一卷蓝粗布回来。

青云起身接了,扬声喊了赵妈妈和周妈妈进来,起身向金环笑道:“我带着两位妈妈跟姑娘到园子里采桂花去,金环妹妹的活计也好,就在这里教导着吉祥她们三个把针线做完吧。”

金环立刻笑道:“哎哟,青云姐姐这是取笑我了,满府里谁不知道,青云姐姐的的巧手就连针线房里的嫂子们都赞不绝口呢,我拍马都赶不上,你就别寒碜我了。我看还是姐姐在这里教导她们,我陪着姑娘往园子里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