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庶女生存宝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部分(第1页)

老者不置可否,继续道:“此时天下初定,新朝皇帝已过了春秋鼎盛之年,皇子们又个个军功卓绝,太子的功绩倒显得不那么突出了,有些胸怀大志的皇子们便处处留心,要拿太子的错处。就连皇帝,也有些后悔早早就立定了储君。”

大堂上此时已鸦雀无声,连坐在柜台里面的老板娘都听住了,不由惊道:“啊呀,照这么说,那公主我看危险了……虽说成王败寇,纳亡朝宫眷为妾,古往今来不算什么,但这当口上她身怀有孕就不妥当啦新朝皇族身上流了亡朝帝王家的血脉,又在这当口上……唉,这事可大可小,就看太子怎么想了。他要是个心窄的,说不定会快刀斩乱麻,给他皇帝老子表表心迹。”

茶客们听了,纷纷颔首,催着老者往下说。

老者笑道:“那太子向来阴沉,心又重,偏这次不知怎么的,兴许是心疼自己那没见面的骨血,兴许是对两位公主竟然动了些真情,反正吧,他只是把人远远送走了而已,倒没有痛下狠手。”

客人们旋即松了口气,又有人便问:“那公主和孩子后来去了哪里?”

老者呵呵笑道:“你们问我,我又问谁去?不知所终了呗。哎呀,不过是胡编乱造的故事罢了,何必认真?”

众人不依,老者便将惊堂木一拍,笑道:“不过开胃小菜一碟,今天要说的其实是《武二郎斗杀西门庆》,来来来,列位看官稍安勿躁,且听我细细道来——”

说着,便将手中小三弦叮叮咚咚弹奏了起来。

堂上这才慢慢又安静了下来。

二楼靠里手一间包厢门上悬着湘妃竹帘,帘后一个穿着青布袍子的中年儒生独自坐在圆桌旁,一边听着楼下的老者说书,一边将面前小碟中的盐水蚕豆拈了一颗放进口中慢慢咀嚼。

他身材瘦长,白净面庞,颔下留须,看上去颇为儒雅。身后站着的两个男仆却是魁伟精壮,目光炯炯,令人有些望而生畏。

楼下老者手里的弦子已经叮叮咚咚弹奏了起来,中年儒生端起茶盅浅浅呷了一口,淡淡开口道:“杀。”

……

这一年的灯节前后,阿离的香料铺子生意分外红火。

之前的大掌柜已被辞退,如今的掌柜是青云的哥哥李开山。这个人向来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做生意却是一把好手,将一家不大的铺子经营得风生水起,已经报请了阿离,准备招兵买马,在南城再开一家分号了。

正如冰娘所说的,葛氏没有再找过阿离的麻烦,听说了阿离的铺子换了掌柜以后反倒越开越好,她也不过是皱了皱眉头,没说什么。

不过一个铺子罢了,随她闹腾去吧。葛氏心中暗想,她还有比这铺子重要一千倍的事等她去料理呢。

弄玉来到家里以后,她的美丽大方,温柔可亲,聪慧友爱很快就赢得了从上至下所有人的喜爱,葛氏趁机把想把弄玉许配给品南的想法对曾雪槐说了。

从“鸡丝馄饨”事件以后,曾雪槐对葛氏冷淡了许久,但对弄玉这个姑娘他却十分满意,连带着对这门亲事也颇为热心起来。

在弄玉到了曾府这几个月中,她和品南自然也有机会见过几次。葛氏私下打探弄玉的心意,这个落落大方的姑娘红了脸,只低低说了声:“终身大事自然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我插嘴的道理”;曾雪槐有自己年轻时的例子比着,不愿意再强迫儿子娶亲,便也笑吟吟地悄悄去询问品南。

品南淡淡笑了笑,道:“再过半个月,儿子便要离家去京城赴试去了,在动身之前,自然要把这些事都解决掉的。”

曾雪槐以为这就是儿子对这门亲事应允了的表示,心中十分高兴。葛氏这里便忙着要先送弄玉回去,然后曾府里派人正式去辽东葛家提亲。

正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时候,延熹堂里两只象鼻三足珐琅大火盆里升腾着通红的火焰,东次间里一片暖意融融。

照例是请黄昏安的时候,这一天曾雪槐破例也在这里。

阿离和弄玉雅娘几个正在房中说说笑笑,忽听青篱在外间道:“大少爷进来了。”

因姐妹们如今已经大了,品南现在已很少和她们同时出现在延熹堂上;况且还有嫡母家里远道而来的一位妹妹,他这时候进来就显得有些突兀。

阿离几个还好,不过齐齐站起身来也就是了;弄玉却羞红了脸,忙向姑妈,姑丈行了礼,便匆忙地回避到里间去了。

品南缓步走了进来,双手背后,气定神闲。

阿离不由自主就睁大了眼睛,心中猛地吃了一惊。此时尚在正月里,品南却无端地穿了一身素服,就连头上戴的都是一顶素银冠。

葛氏皱了眉,欲言又止,只拿眼看着曾雪槐。

曾雪槐咳了一声,沉声道:“你今天怎么穿成这样?可是你素日交好的子弟中,有哪府出了白事,要你去吊唁么?”

品南摇了摇头,淡淡道:“只因儿子就要动身前往京城去了,临行前想到我生母坟上去拜祭一番,特来请父亲的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