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祝愿,90后的青春升级日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高中篇之 大会(第1页)

晚自习休息时间,高一二级很多学生都从班里走出来或去食堂买东西或去楼底下的空地走走或三两成群的在走廊处谈天说地。

高三的学生大部分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或者一个人奋笔疾书,或者几个人一起谈论习题,或者趴在桌面上补补眠。

今天晚上莫柳萍在疯狂填写试卷,温若娜懒洋洋不想出行,于是朱愿自己一个人站在走廊发呆。

学校在山脚处,山里的冬天似乎会比村子更长点,二月份的天依旧有些许冷。

在教室里边待的暖呼呼的朱愿,出门便有冷风袭来。忍不住一个哆嗦,人瞬间就清醒许多。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我等的人在多遥远的未来。”朱愿轻声哼唱着音乐歌舞《遇见》。

莫名的,在冬天这个季节,朱愿很喜欢听孙燕姿唱《遇见》。无关风花,不关雪月,只是喜欢听而已。

很难得,怕电池不够电、平常总是舍不得玩手机的朱愿在今天夜里居然将手机开机,听起了音乐。

朱愿会笑着告诉大家:因为开心呀,今天晚上是元宵节哦。

今年的元宵节来临的时间特别好,周五元宵节,周六正月十六。

学生虽然周五还要上课,但是

正月十五闹元宵,热闹藏在夜市中。能和家人元宵团聚吃饭,能够参与到十五的热闹中,能和小伙伴们一起观看村子的热闹,是朱愿很羡慕的了。恨不得以身代之。

可惜,高三生没得这份“幸福”。

从第二学期开始,身为高三生的朱愿等人,一周只有半天假期,周一到周日上午都要上课。

不合理吗?学生时间可以这么被压榨的吗?需要去教育局举报学校这般高强度的上课时长吗?

身处其中的人会告诉你:不合理但是要忍耐一下,再坚持一下,还有三四个月就解放了。

大城市的学生们强师教育、名师辅导,他们有着农村孩子们很难遇不可求的教育资源。即便如此,他们也在埋头苦读。

“你们以为只有县城的高三生和你们一起高考吗?不是的,你们是和全国成千上万的高三生一起高考。你的成绩全县排名前十是吗?那把你放进全市,你在哪?全市万名后。把成绩放到全省呢?同学们,不只是你们在努力,不只是你们在坚持。”某一次周一升旗仪式,校长说的话时不时在脑海中回响,督促着所有学子继续学习。

夜幕悬挂的明月,越来越圆,越来越亮。

朱愿喃喃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明天的月亮一定更大更好看。

有风骤起,温度愈低,握在手里的手机在发烫。

朱愿按亮屏幕,显示只剩下一格电,立马拔掉耳机线,长按住关机键。

关机关机,省电省电。

高中毕业后,一定要把这破三星机给换了!

朱愿捏紧手机,默默给自己加油打气。

………………

“同学们,等会升旗仪式,大家都带下椅子。”班主任郭雪周一班会没有站在讲台说话,而是在门口嘱咐学生们,“听下边老师的安排,在我们班里的位置做好哈。现在我们先拿椅子下去。”

朱愿和温若娜、莫柳萍和何芸娇,女生大部分都是一人抬起椅子的一边,然后扛着走。

陈周宇两手空空,林铸锋一人拿椅子轻轻松松。

“你怎么回事?”莫柳萍看着走路轻快的陈周宇道,“都不帮你同桌抬一下的?”

“这么轻的椅子还要两个人抬?”陈周宇扶了扶眼镜,摇头不认可两人抬一张椅子的行为。这是在浪费人力资源,不可取!

“两个人搬轻松点。”莫柳萍仔细看着脚下的路,“你都不想帮你同桌分担一下的吗?”

“等会上来换我搬上来。”陈周宇道,“你们一人一边,走路还要看前边顾后边的。不觉得更耗费精力吗?”

“不觉得。”莫柳萍和何芸娇小心翼翼的避开人,拐弯楼梯处,“还有不是看前边顾后边,你是要说瞻前顾后吧?你这样子好意思说自己是文科生?”

“哼!”陈周宇傲娇一笑,“我不是文科生,我是艺术生。”

“……”该死的有道理,莫柳萍一时想不到反驳的话语。

“专心走路。”跟在后边的朱愿面无表情提醒前边的两人,“有什么事情等会再说,别耽误后边大部队的行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