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元梦(完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部分(第1页)

但一路上得到的消息却也不尽如人意,紫阳王和南平王的兵马虽然骁勇,但数量上比端木靖的六路兵马少了很多,双方交战,各有输赢,但相互也都无法吞并制服,呈一种胶着状态。

欧阳逸飞不小心染了伤寒,病倒在床。俗话说医生难自治,欧阳逸飞本是医术高手,但自己生了病,却是不能手到病除。每日里抱琴尽心服侍,端茶递水,甚至穿衣擦身。船上不太方便,每次都是到了码头后才能上岸抓药。欧阳逸飞挣扎着起身开方,让随行下人上岸取药,取回后仍是抱琴亲手煎了,再送与欧阳逸飞喝。

一月有余,欧阳逸飞的病才慢慢好了。抱琴和欧阳逸飞经过这场变故,相互亲近了许多。

这日弃船登岸,仍坐了车,往京城中而来。

很快进了城,到了路口,欧阳逸飞先行回家,跟大家告辞,抱琴心里很是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水溶领了大家到元宅,安顿好明嬷嬷和牟小山的住处。武小婵和武小娟仍住了她们起先的住房。

三个小孩子有了伴,倒也不寂寞,吃了饭便在院中打闹,明嬷嬷也禁不了。元春知道小孩子天性,也并不禁止他们。

水溶忙着到宫里去向皇上复命。

元春的肚子已经显出来了,行动有些不便,也只在家里走动走动。

(二十八)兵败山倒父子伏缚 情深义重牟王捐躯

晚上水溶却没回来,只让韩福回家禀报,只说端木靖向京城发兵而来,要轩辕昊天交出皇位,发诏书禅位于他。皇上大怒,便命水溶领十八万禁军,前去征讨迎战。由于军情紧急,水溶来不及回家告别,领了皇命,径直出发打仗去了。

元春心里焦急,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写了一封信,让韩福带给水溶,嘱咐水溶要小心,多听从帐下副将统领们的意见等等话语。

端木靖留了手下几个得力的将领在太原固守,拖住牟云木和轩辕昴的兵力,自己却亲自率兵,往京城而来。水溶的十八万禁军与之在定兴城遭遇。

双方兵力悬殊,水溶一边向朝廷奏请援兵,一边依元春信中的意思退守城中,城外西北方向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松树密林。端木靖见禁军不敢与之对接,心中得意,却也不急于进攻,只让己方兵力驻扎在城外密林旁,正好就地取材,有山有水,很是方便。

第二天,水溶仍是不出战。端木靖便下令强攻。城上守兵拼死应战,双方交战激烈。

眼看端木靖的人马快要攻上城头,天色却忽地暗了下来,大家一看,天上本无云,但太阳却不见了,只有一圈光晕挂在天上。

水溶让手下所有将士大叫:“端木靖犯上作乱,逆天而行,犯下无边杀孽,连上天也动怒了。这日月无光,不是天怒是什么?”“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大家还为他卖命做什么?兄弟们,放下武器,回家抱孩子去”

端木靖的手下将士见天呈异象,本就惶恐,此时见对方威风凛凛,地动山摇地喊出这些话,心里早就发了虚,毫无斗志,一窝蜂地退了下去。

这时天光又现,太阳一点一点又恢复了金光四射的本相。

水溶见对方阵脚已乱,挥军趁机掩杀,直逼得端木靖的兵马都退入密林深处。水溶不敢深入追敌,鸣金收兵,仍退入定兴城内。

傍晚时分,手下来报:“城外一辆马车,上面一个怀孕的妇人一个丫头一个车夫,还有两个小姑娘,说是夫人到了。小人不敢自专,怕是奸细,特来禀报王爷。”

水溶一听,心中一颤一喜,忙道:“快快迎进来。”

手下应一声,忙去开门迎接。水溶也忙骑了马,带了随从奔到城门去接元春。

接到元春,水溶心疼地道:“这么路途遥遥,你又怀着孩子,怎么能到这是非之地来呢?这可是战场啊。”

元春微笑道:“你一个人带兵打仗,我不放心。我早说过,你在哪里,我就要跟到哪里。咱们夫妻同心,一起退敌吧。”

水溶笑道:“妹妹神机妙算,居然知道今日里天上会有异象出现。我按妹妹信中所说依计行来,果然大败敌军。只是他们退入林中,我们不敢深入歼敌,只能这样僵持着。”

元春笑道:“敌军退入林中更好。溶哥哥,我们回行署再说吧。”

水溶忙护卫着元春的马车回到行署。

元春歇息片刻,喝了几口水,才道:“溶哥哥,这秋日里天干物燥,那片密林,正是端木靖的葬身之所啊。”

水溶一经提醒,悄然大悟,道:“啊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妹妹,幸亏你这个女诸葛来了,不然这计谋我还真没想到。”

元春微笑道:“你们迟早也会想到的。你那手下能人也多。只是机会稍纵即逝,若是他们悟过来了,从那密林里出来,这计策可就行不通了。以后再想要给他们以重创,只怕也难了。歼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事也常见。可这密林现在可成了我们手下的兵,要给他们以重创,我们自己可是不会伤损一兵一卒呢。”

水溶忙道:“我这就去安排,让他们备好火箭火炮,趁夜放火烧山。”

元春微笑着点头,心里却在叹息,自己这个主意,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生灵因此被毁灭,这有违天和。可是若不这样做,战争会延续很久,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会给老百姓增添更多的苦难。

不多时,水溶回来,对元春道:“妹妹若是不感劳乏,我们就一起到城墙上去,看一看烧山的场面。想来一定非常壮观。”

元春淡淡道:“我不想去。这种场面,杀气太重,对肚子里的孩子一定不好。还是你们去吧。”

武氏姐妹却欢喜莫名,撺掇道:“师父,这种场面,千载难逢,以后可是再也见不到了。师父,我们一起去看吧。你走不动,我们扶你上去,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