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邢夫人的康平一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部分(第1页)

是这件事从没有发生一样。

不过,他们虽然谨慎,但是这一幕脱不了有心人的眼睛,这有心人,就是睿亲王,自从把贾琏弄到礼部之后,明面上再也没有关照过,暗地里却把贾家所有的动态都看在眼中,例如贾赦去信给张君皓,例如张清舒和贾琏见面。

睿亲王对这一点十分的满意,山东张家传承了很多年,自然有自己的处事原则,是不会卷入朝廷的纷争中的,睿亲王不求张家支持他,要的只是张家的一点点偏向而已。

贾琏进了家门,就被贾赦请到了书房,贾琏对于自己的父亲,只是说了张君皓的安排,还有给了他一副母亲的画像,其他的并没有多说,他隐隐的觉得母亲的死可能与老太太有关。

“琏儿,你一定很想知道,为什么家里从来没有人提及你母亲,还有舅家?”贾赦看着儿子,低头不语,苦笑了一声,接着说道,“你如今已经长大了,也该让你知道了。”贾赦不由得想起邢悦让他尽早告诉贾琏当年之事的劝告,只是他对不住张氏,无言面对儿子,才一直拖到现在。

张氏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要不是国公爷帮张氏父亲躲过一劫,要不一向只和书香门第联姻的张家也不能把女儿嫁给他,由于不是自己挑中的功勋之家,反而是书香门第出生的张氏,老太太十分的不待见,变着法的折腾张氏,国公爷在世的时候,老太太不敢太过分,到了国公爷去世后,张家也有丁忧,出孝后,张氏怀着贾琏,大着肚子,也没能得到老太太的怜惜,日日请安不缀。

张氏有孕,还得在老太太面前伺候,没有精力照看长子贾瑚,小幺儿故意勾着贾瑚去了花园,从假山上摔下来,被人发现时,已经流血昏迷,王氏管家,故意让人拖延时间,太医请来晚了,贾瑚终没熬过,第二天就夭折了。张氏受不住打击,早产,生下贾琏,自己却没有熬住,竟是早早得丧了命。

当年贾赦年轻,对内宅的手段并不清楚,又对母亲孝顺有佳,竟是没有为张氏和母亲分辨一句,让张氏痛苦地活着,也让大儿子和结发妻子不明不白的死去,只以为这都是命。

当年出了丁忧,在京任职的张君皓,从张氏的陪嫁那里得知一切,气得直接打上荣国府,要为自己姐姐讨一个说法,当年贾赦实在愚蠢,觉得母亲是个慈母,处处帮着母亲说话,硬生生的把张君皓彻底惹毛了,官司打到先帝面前,一个是书香门第,豪门望族,一个功勋之家,与社稷有功,先帝没有重罚,毕竟是贾家理亏,最终裁定,张家和贾家彻底断绝了关系,并把张氏的嫁妆全部拉了回去。

至此,贾赦才意识到老太太对张氏的不公,只是为时已晚,张氏和贾家断了关系,老太太竟是不许张氏入贾家的宗祠,还要改了家谱,把张氏的名字划去,贾赦据理力争,硬生生的把荣禧堂让给二房作交换,并把贾琏交给老太太抚养,这才让张氏在贾家还有牌位。

老太太受到申斥,为了挽救名声,才把贾琏放在身边养着,不过是不缺吃不缺花,至于管教,则是不上心,要不是贾赦暗地里照看,对母亲防了一手,恐怕这贾琏也早早的夭折。

后来,今上登基,贾母身为今上的奶嬷嬷,地位非同一般,巴结奉承的人也多了起来,自然就没有人提及张氏。

直到贾琏十一二岁时,贾赦才查出张氏的死和老太太、王夫人有关,这时贾赦以别的名义把贾琏给接了过来,防止这个儿子也被害死。

贾赦也没有瞒着贾琏,除了他遭暗算的事情,把其余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贾琏,让贾琏防着老太太和王氏。

贾琏没想到他们家内里居然是如此的肮脏,母亲和哥哥死的如此的凄惨,“父亲,为何没有替母亲报仇?”

“报仇,为父何尝不想,口说无凭,到底没有证据,先皇已经对此下来定论,哎”贾赦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想报仇,到底自己的母亲参与其中,还有荣国府经不起折腾了,再闹出事端,恐怕圣上会直接夺爵。

贾琏在礼部任职多半年,知道父亲的意思,这家丑不可外扬,王子腾如今是京营节度使,圣上极为依重。

想到王家,就想到王熙凤,心中充满厌恶,问道:“父亲,为何让我娶王氏的侄女为妻?”王氏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为何父亲在明知的前提下,还让他娶了仇人的侄女。

“琏儿,为父瞧这王氏的手段,竟是要让大房断子绝孙,娶了别家的女儿,恐怕和你母亲一样的下场,只有娶了王家的女儿,你能有个孩子,保住大房的血脉,王氏再狠毒,总不能对自个的外甥女也下手吧,不过,事实证明,王氏到底是个狠人,你媳妇是个蠢得。”贾赦给出一个理由。

“早年,我就看出来了,老太太和王氏不会让你出人头地的,为父看你文不成武不就,也没指望你能有多大的出息,日后袭爵,过着富贵人家的安生日子,平平安安一辈子就可以了,这些事原本不打算这么早的告诉你,谁知你竟是得了睿亲王的眼,进入礼部当差,为父少不得为你打算一二。你舅舅看在你母亲的面上,出面帮你,日后你要好生当差,别给你舅舅、母亲脸上摸黑。”贾赦嘱咐贾琏一二。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面子上过的去就行了,少跟这些人来往亲密,多和你表哥们学习,进士出身,日后前途无量。”

贾琏出了书房,走到自个院子前,想到住在里面的王熙凤,心里就不舒坦,转身去了书房,打开画轴,看着上面母亲抱着哥哥的画像,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29第二十九章

邢悦注意到贾琏与王熙凤之间的异样;虽然是在服中,遵守规制,不易行房;但是贾琏一步也不踏进王熙凤的房中,甚至都不怎么踏进自己的院中,这就不正常了。

邢悦早就猜测出张氏的死不一般;恐怕是与老太太和王氏脱不了关系,这贾琏明显是回避王熙凤,估计是一时接受不了残酷的事实,没想到自己娶了仇人的侄女;任何有志男儿都不能接受,要是狠的,直接就休妻;双方不死不休。邢悦叹了一口气,估计王熙凤今后的日子都不能好过。

邢悦不会圣母的规劝两人,冷眼看着两人相处,如果王熙凤乖觉,两人就这么过日子,毕竟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是说这玩的。

不几天,贾赦就告诉邢悦,给贾琏找好了一个幕僚,这些天就到京了,让邢悦安排。

木靖远才华横溢,奈何时运不济,二十二岁,金榜题名,进士出身,赐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学习三年,之后进入礼部,从主事做起,又三年,升迁礼部员外郎,又一年,父亲过世,丁忧三年,回京复职,三年后,外放任湖州知府,第二任时,卷入湖州弊案,被牵连革职回乡,也断了加官进爵,光门耀祖的心思。

木靖远本打算就此回乡终老,奈何,世事难料,儿子儿媳先后病死,只留下一个八岁的孙子,为了给孙子日后做打算,这才写信给同科身为张清舒老师的温一凡求助,想请温一凡推荐他入张家书院做教书匠。

正巧张君皓来信,温一凡就将此事告知木靖远,木靖远思索再三之后,决定前来,毕竟像贾家这样的功勋人家,如果自己不找死,皇家就会荣养,抄家灭族的风险很小。

木靖远是带着夫人和小孙子木相澜及两个下人来京的,这一家子,自然要给他们一家安排住处,这成了邢悦的头疼事,大房人口不少,房子少,如今住的满满当当的,要给木先生在单独准备出一个院子,那实在是有些困难。

安置在家中,难免有些不敬,要是安排在外面,则不方便。和贾赦和贾琏父子一说,贾琏说了句:

“太太,咱家在城东不是有套宅子吗?安排木先生一家住在那里吧。”邢悦和贾赦面面相觑。

“琏儿,难不成你要住在那里?”邢悦问道。

“父母亲住在此,我怎可能搬到别处去住,安排木先生住在那里,一是那里宽敞,而是离衙门,要是晚上当值晚了,住在那里也方便。”贾琏笑着回答道,只是这眼中竟是没有半点高兴样子,贾赦和邢悦互看了一眼,最后贾赦拍板说道:“就按照琏儿的意思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