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邢夫人的康平一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部分(第1页)

。”拉着宝玉不放手,这更让老太太信了宝玉的不凡,又修养了两日,身子骨也好了。

老太太经过此事之后,愈发的看重宝玉,竟是把老神仙的事情挂在了嘴边,试图说服贾府众人,也像她一样看重宝玉。

邢悦对老太太的行为嗤之以鼻,这凤凰蛋子就是一颗顽石,毫无担当,还看不起那些为了养家糊口,出外做官之人,说这些人都是庸碌之人,也不想想,要是没有这些人,他这个蛀虫,吃什么喝什么。

这次刘氏坚决执行了贾政的命令,只在宝玉身边放了小厮,和几个三十多岁的婆子,有了之前的教训,这宝玉不敢再贾政面前闹,只跑到了老太太面前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 便觉浊臭逼人。”缠着老太太给他伺候丫头。

他那里知道,这老太太身边的丫头都已经知道了,贾宝玉的绝情和无用,之前服侍他的二三十个丫头,被二老爷和刘氏行刑的时候,贾宝玉竟是连一个字都没有开口求情,如今那些姐妹死的死,配小厮的配小厮,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还有那袭人和二等丫头可是有孩子的,那两人生生的被打流产,事后也没请大夫看,那二等丫头没几日就死了,如今这宝玉好了之后,竟是丝毫都没有提起之前伺候他的丫头,还有那两个孩子,可见也是个冷血无情之人,要她们再去伺候,也不知道会落个什么下场,不知不觉中,这宝玉在丫头们的心目中,也成了不能依靠之人。

这些日子,老太太身边伺候的丫头,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被老太太指给宝玉,在宝玉身边伺候,有几个甚至为了躲开宝玉,竟是故意出了岔子,被嬷嬷打了板子,躲开宝玉。

这些老太太都是不知道的,鉴于之前的那些丫头心都大了,勾坏了她的宝玉,宝玉的身子骨都有些被掏空了,老太太决定等宝玉的身子骨养回来了,载从身边挑出几个丫头,直接给了宝玉做房里人。

如今宝玉需要禁欲,老太太说什么也不能现在就给宝玉房中放人,任由宝玉百般撒娇磋磨,就是不松口,宝玉见老太太心意已决,也就不在痴缠。

宝玉被那帮丫头惯坏了,哪里能够憋得住,就是回到二房,也没有丫头敢近身,只拿身边的伺候的小厮泻火,这些小厮们也是蔫坏的,就把宝玉往那勾栏院戏院中领,这宝玉最不缺银子,除了月银之外,老太太时常的贴补,没过多久,这宝玉在戏院里认识了几个戏子,勾勾搭搭,黏糊在一起。

这些事情,刘氏和邢悦都是知道的,只是两人都不往外说,只是吩咐自家的孩子,不许和宝玉亲近,离宝玉越远越好,贾环和贾琮,自小就和贾宝玉不亲近,他们如今在外面上学,消息也灵通几份,知道宝玉的事情,两人都当不知道,不在父亲面前提及。

话说,他们两个都有十一岁了,明年是大比之年,学里有不少学生要参加今年的秋闱,他们两看着眼热,去年就闹着要去参加童子试,只是无论是贾赦还是贾政,还是学里的夫子,都不许他们参加,说等到下一届考试再说,被两个闹得不行,索性就找了往年的童子试题,让两人做了一份,竟是都不过。

两兄弟这才垂头丧气的回来了,也老实了起来,林家的林新如今十三岁,才学出众,这次就回南参加科考,贾家这次回南参加科考的人不少,自从贾家家学改革后,这是第二次科考,第一次科考,就有几个人考中了秀才,但是举人确是没有一个,皆是由于改革的时日尚短,学里学生才学不牢固之因。

这次贾家回南参加童子试的人数不少,去年在河水结冰之前就到了南面,由学里的一名教席带队,如今到了六月,参加童子试的学子都已经出来了,贾家去的十个孩子,全过了县试和府试,到了院试,有七个孩子中了秀才,三个外姓的,四个贾家的,最大的年龄十九岁,最小的十五岁,只是最小的这个,名次也靠后,倒数第二名。除了那两个年龄大的,留下参加秋闱之外,其他的都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去参加秋闱的贾家学子,今年三月出发,早就到了金陵安置,此次回南参加秋闱的加上这次留下的两个,一共六人,有三个是参加过上次科考的,又他们在,也多了份经验。

到了十月,南面传来好消息,这次去的六人,有四人中了,成了举人,其中就有两个是贾家的子孙,一个玉字辈的,一个草字辈的,这对贾家而言就是大喜事,贾赦、贾政、还有贾珍都十分的高兴。

这些人要在年前赶回来,参加明年的春闱,三人一合计,把贾敬又从道观里请了出来,家学中如今除了贾代儒和木先生,别的教席都是举人,这次也有三个去参加科考的,把贾敬这个进士也请了出来,给这些参加春闱的举子做考前辅导。

这次把贾敬从道观中请出来,倒是救了贾敬一命,贾敬刚被请下山,这道观就发生了爆炸,走水,里头死了不少人,听得贾敬唏嘘不已。

贾家对这次春闱十分的看重,这些人出息了,日后都能成为贾琏的助力,即便不是贾家子孙,那也得念着贾家的一份情。

到了冬日,邢悦就命人去庙里布施,这已经是贾家的惯例了,浓稠的粥,也让这京中冬日里少饿死几个人,按照邢悦的说法就是给子孙积福。

家中在京郊的一处别院,分家后就被邢悦利用起来,租给这些外地赶考过来的学子,租金不是很高,别院中的藏书楼里的书让这些学子随意翻看,足以吸引不少的举子前去租住,院内风景不错,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文人们聚会的地方,每年邢悦都有不少银子入账,但是贾家只把此地当成赚钱的地方,家中之人从来不在此地露面,和这些文人相交,免得被皇家猜疑。

次年春闱,贾家参加的七个举子中,有五个帮上有名,两个二甲,三个三甲,其中三个教席都中

了,一个二甲,两个三甲,更令贾家高兴的是,这次有一个贾家子弟中了,虽然是三甲,这次贾家的兄弟四人高兴疯了,当初说好的奖励一个都没少,统统兑现,这下子贾家家学的学子更加用功。

只是三个教席中了进士,这就不能再在家学任职了,贾代儒又从今年落地的打算在京中谋职参加下一次科考的举子中选了几个在家学中任教。

这些都是外头的事,邢悦虽然高兴,但是这中举的不是自家的孩子,送了贺礼就完了,她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是关于贾元春的,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太上皇去年冬日里,引发了旧疾,虽然经过了太医的调养,只是这身子骨愈发的不好起来,如今就是在熬日子了,怕是时日不多了。

邢悦现在祈求太上皇能多活一段时日,最起码也得贾元春生完孩子,这元春的孩子,还有一个半月才足月。不过,很快,宫中就传来消息,贾元春动了胎气,如今发动了,熬了一天一夜之后,生了一个病歪歪的女儿,却送了自个的性命。

至于贾元春如何动了胎气,那就不得不说甄太妃了,元春得到太上皇的宠幸之后,深得太上皇的喜欢,加上她有孕,有了底气,就和宫中的甄太妃不对付,甄太妃自然想把贾元春拿捏在手中,两人在宫中私底下不知道过了过少次着,互有胜负。

贾元春虽然入宫多年,只是到底是女官出身,地位低,在宫中的势力不如经营多年的甄太妃,甄太妃就对贾元春动了手脚,让贾元春动了胎气早产,本来是想一尸两命的,谁想留下了一个公主。

贾家对这一结果,还算满意,最起码,没有一尸两命,给皇家留下了一个公主,老太太对于元春的死,只是叹元春命薄,要是能生个皇子那该多好呀。

太上皇对这个老来女还是不错的,亲自娶了名字,并给了个怡宁公主的封号,养在太后身边,过了公主的满月,太上皇的身子就撑不住了。

薛宝钗和元春几乎是同时有孕,她比较幸运,安心养胎,孩子熬到了足月出生,这边刚发动,那边就传来太上皇快不行的消息,等她这边平安生下一个男孩,那边太上皇就殡天了,这个孩子的出生就尴尬起来。

等薛宝钗醒过来,知道太上皇殡天的消息,抱着刚出生的儿子直哭,这叫什么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