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还珠之时光回溯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部分(第1页)

屋内太后、皇上按规矩问了几句,又大棒加蜜枣的显示了一下态度,这六个人以前无论是在乾隆面前,还是高无庸跟前都是露脸的人物,如果没有上面的态度,恐怕他们也不会尽心尽力的,六人见了太后、皇上一致的态度,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倒是太后在过问完后,对派哪个嬷嬷还很犹豫,紫薇在她宫里,皇后那里的嬷嬷就不好用了,还是从她身边的四大嬷嬷中挑一个吧!不过紫薇太聪明,恐怕不精明的反被这丫头拿捏着来,不能让这丫头太自得,如果为了那丫头好,还是要让她心有畏惧才成。

太后有太后的顾虑,儿子、儿媳妇们、孙子、孙女她都要操心,太后看着紫薇想了下,忽然开口问道:“咦!紫薇,那日哀家见过的那个小丫头没跟随你进宫吗?”太后想到那个比宫里几个长的还要艳丽的金锁,还是问了下,那么艳丽的人,若进宫还是要看看才行,同紫薇一般年纪,又长的祸水模样,以后恐怕会给紫薇丫头添堵,那个女人选这么个丫头给紫薇,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太后始终是瞧不上夏雨荷的。

“回老佛爷,您说的是金锁吧!紫薇倒是想把她留下打理铺子,自己当老板也过的自在些,谁想她哭鼻子抹眼泪的,非要跟着孙女,孙女也没办法,只好带她一起来了。”尽管现在没有同记忆中那样跟金锁共患难,但是紫薇绝不怀疑她的忠诚。

太后听的一笑,自己当老板不做,非要进宫当奴才,不是心太大,就是真的忠诚人,太后对下面的心很了解,奖赏惩罚本就是宫廷中人人必会的手段,她面上不陋声色,依然笑道:“记得是个很漂亮的丫头,既然来了,那一定呆见见,嘱咐她好好照顾你才是。”

“老佛爷您的眼光就是好,就见过那么一次,就把金锁看明白了,您别看她是个机灵样子,其实是个非常老实的,您就是讲个笑话她都能当真,不过她对紫薇好的没话说,让晴儿好羡慕,真想也有个这样的贴心人。”晴儿见太后询问的眼光看着她,在太后身边轻声说笑着。

乾隆去见过几次紫薇,金锁都在一旁伺候着,知道金锁的脾性,倒没有太后的担心,见太后舒展开自见过新月格格就皱起的眉头,心中高兴说道:“那金锁丫头儿子也见过几次,心性跟样貌可真不答茬,典型的山东老实人,不会耍奸使滑不说,胆子也小的可怜,连一句谎话都说不出来,儿子第二次去看紫薇丫头时,那丫头连装不知道儿子的身份都不会,一见到儿子就吓的跪倒在地,连头不敢抬,说话也结结巴巴的,那样子皇额娘您都想象不到。。。。。哈哈。。。”

乾隆为了让太后开怀,也说笑起来,紫薇见皇阿玛说的热闹,太后也笑开了脸,知道如果金锁入了他们两个人的眼,以后在宫里保命就容易多了,一般人也不敢针对金锁使手段,想到此紫薇微微一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笑语道:“金锁的性子一看就明白,皇阿玛就会拿她取笑,紫薇猜想那丫头此刻恐怕就在殿外候着呢!”

“!不会是紫薇丫头让她在外面等着吧!天寒地冻的,这么半天可别冻坏了,桂嬷嬷快去看看,如果在外面就传她进来暖和暖和。”太后到底不是个狠心毒肠的人,听紫薇这么一说,先想到的是别被冻坏了。

紫薇再次意识到记忆中的她根本就不了解太后,太后连对一个微不足道的丫头,先想到的也是体恤她们的苦楚,记忆中的她如果不是真的伤了老人的心,太后会那么冷漠对待她吗?也许从太后否定娘的时刻,她就把太后当成了外人,这又能怪谁呢?娘的好也许只有皇阿玛跟她知道吧!

紫薇脑海中闪过种种复杂情绪,面上却带着羞愧说道:“还是老佛爷慈悲,真让紫薇羞愧,刚才紫薇只因为猜到金锁听到您召见追云、追月他们六个,必定会跟着一起来,以她胆小、老实的性格,您没点名见她,她肯定不敢跟着一起进来,会在外面等候着,紫薇为了那点小聪明而得意,却没有想过此时此刻金锁在外面该有多么冷,老佛爷您却立刻就想到了,可见您的慈悲比佛祖还要温暖,金锁一定会感念老佛爷您的恩德。”

“皇帝、晴儿,你们瞧瞧紫薇这张嘴,丁点事情就能够说出一大篇道理来,哀家没读过几本书,不懂什么道理,只是将心比心罢了,这个天气的,无论谁在外面都会冷的,就是他们当班的,哀家也让他们在廊庑里站着,好少吹些寒风。”太后被紫薇这么真情实意的一夸,心里确实舒坦,她从前身份底,却最能理解底下当差人的苦处了,当上太后,除非关系厉害,她轻易不责罚底下人,自我感觉确实是个善人,才敢不拒佛爷称号。

晴儿察言观色,见紫薇又说道太后心里去了,心中佩服,面上也带着样子来,抚掌赞叹:“紫薇不说,晴儿还无所察觉,任性的享受老佛爷的疼爱,如今想想,可不是如紫薇所说,晴儿在慈宁宫这么久,就没有见过老佛爷对谁不好过,就是对外面粗使的那些宫人,亦是和颜悦色,逢年过节总是厚赏有嘉,大家也感念老佛爷的慈悲,都尽心侍奉,从不惹是生非,口角争斗,如今晴儿才明白母仪天下的意思,难怪太后对晴儿这个孤苦的教养疼爱,一点也不比皇上的格格们差。”

“皇帝,你瞧瞧她们两个,一唱一喝,就会捧着哀家。”太后眼睛带笑,微嗔言道。

乾隆却听的有滋有味,甚觉两人说的有礼,也大笑几声道:“皇额娘儿子可觉得她们俩说的不错,天寒地冻的季节,百姓们有您在想着,真是福气,母仪天下,就该像皇额娘这个样子,晴儿尤其说的好。”

“奴婢金锁给太后娘娘、皇上、晴格格、紫薇格格叩头,谢太后娘娘恩典,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被桂嬷嬷传进的金锁,还没有学过规矩,但是紧记着紫薇的话,一进殿门,就跪下连连磕头,又是见礼,又是谢恩。

果然是个老实、胆小的性子,还是故意装的,太后一时也下不了定论,不过经过刚才太后心情好了许多,笑着道:“太后娘娘,哀家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这是汉人对哀家的称呼吗?起来近前回话。”太后保养再好,到底上了年纪,夜晚中蜡烛在明亮,远处也看不太清楚。

“谢太后娘娘。”金琐老实的站起来,低头向前走了几步,到了立在两旁的追云等人中间处,殿中央才又胆小、羞涩道:“奴婢。。。奴婢。。。也不知道这称呼对不对。。。。。戏词上。。。是这么称呼的。”

“哈哈,真是个老实孩子,戏词上。。。。。。也有太后出场吗?丫头抬起头来回话,哀家可记的金琐丫头长的不错,底头做什么?”太后被金琐的话愉悦了,太后娘娘,从她做皇太后起,这个称呼可没有听人称呼过。

金琐紧张的抬起头,见太后笑咪咪、慈祥如老奶奶的样子,心中怯意去了些,咽了咽口水回道:“有的、有的,戏里面,有坏官贪赃枉法,冤枉别人,一个聪明的女子,就把状纸递到太后娘娘面前,太后娘娘又递给了皇上看,皇上命大臣查证,把坏官给抓了。”

“!这是哪朝的太后这么厉害啊?”宫里节庆日最热闹的就是戏台,和亲王也请过几次太后,去和亲王府看戏,却从没有看过这样的戏,听过这样的剧情,不由好奇的发问。

金锁没读过书,哪里知道什么朝代不朝代的,被太后一问又紧张起来,结巴的回道:“这个。。。金锁也不知道。。。,是同小姐来京城的路上。。。听过的。。。”

“回老佛爷,金锁说的是紫薇来京城路上,一家小镇庙会上唱的戏词,听随紫薇进京的刘嫂说,是班主根据皇阿玛奉您去南巡路上发生的故事,而写的戏词,那个太后娘娘就是本朝本代的太后老佛爷啊!”紫薇在一旁笑着应道。

太后、跟皇上对视一眼,更不解了,清朝后宫不得干政,何况递状纸这样的大事,她怎么可能会做,乾隆也不解啊!南巡时虽然处置过不少贪官酷吏,但没有一件是太后过问的啊!乾隆不由疑惑道:“这样的事情,儿子不记得有过,皇额娘记的是哪次南巡时的事情吗?”

“哀家也不记得有过,南巡吏治大事,哀家怎会。。。。。”太后也在皱眉的想。

紫薇见气氛变的严肃起来,不由轻声一笑,略带调皮的说道:“戏词就是戏词,老佛爷、皇阿玛怎可当真了,那些大戏都是百姓们为感恩皇阿玛惩处贪官污吏,广施德政而编造出来的,有许多夸张、传奇之处,还有的把皇阿玛比做星宿下凡,您身边的每一个大臣都有许多传奇故事呢,太后老佛爷。。。。。”紫薇说到此不由掩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