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神之禁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行善48(第1页)

“一旦你开始修炼,刚开始你可能会忍不住想分享,觉得这么好的东西,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可事实发现你的好心根本没人同频。当然你会受到打击,无人理解,甚至嘲笑,他们会觉得你着魔了或者入了什么邪派,还要教育你要务实。又走了一段,你的生活习惯开始变化,对吃,喝,玩,乐慢慢的提不起兴趣,身边的朋友圈也在默默的发生着变化,有些人会默默从你的生活里退出去,真相是你的能量振频提升了,有些人、事、物已经与你不匹配,命运已经在给你的圈子洗牌。你开始越来越享受清静,享受孤独,心越来越定,人也越来越平和。你开始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时一些新的你认可的老师,同频的人会出现你的生命中,你会进入一些道场,在新的老师、同修间开始互相论道,成长学习。

知道什么是道心吗?如果你开始了向内求,对生命、哲学、人类、精神、儒释道这些看不着摸不着的玩意感兴趣,你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你也一定会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过程。但是你要知道,因为你触到了人类最顶级的智慧,看到了这世间唯一恒定的、不变的真相,所以你才这么兴奋,忍不住想分享,甚至为它痴迷、发狂,可以为它放下,放弃这一切。

你连你手里拿的一块石头,脚下踩着的土地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假如世界就只有你一个生灵,难道你诞生在这个世界,本身要做的事不是弄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吗?

你说,那些是科学家做的,你应该在这个构建出来的社会规则里面求得生存,混口饭吃,对!可无数人一辈子都在混饭吃,或者穷其几十年打拼了套房子,然后不明不白几十年就没了,多么虚幻……我不是说不该求这些,是这个文明的问题。

不论你是在干什么,混饭吃还是拼房子,纸醉金迷还是肆意潇洒。大多数人早已没了最初的求知探索精神。所以,活的……不知道怎么形容。

我把这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你应该去探索的东西称之谓,道。

随着认知的增加,也可以说是随着识的增加,会产生无数的追求,比如小时候看见一块糖,想吃,那就是当时的追求,有一个玩具,想玩。长大了喜欢异性,对异性的追求,对钱权利的追求。老了,不想死,对长生的追求。可唯独没了对事物存在根本的追求。

这皆是道,但道有主次之分,大道下有无数分支小道,每个社会都有每个社会不同的道,你迷失在了一个小道分支之上,困死一生。

人有灵识,何为灵识?目前看这段话的你,就是你的灵,也就是你,最核心的东西,常说灵魂,可以把灵和魂分开来看,真灵不灭,便不算死。而识就是灵对于所有的一种识别,其包括了视觉听觉等,也可以理解为识为灵中产生,亦依附于灵,并且识可放可收,在日常生活中,识都是外放的状态,用以感受种种。

故此平时用到的感知多为识,包括气感,这也是为什么你的气感不稳定,并且不清晰◇真正的感知应该是来源于灵,可称为灵觉。(和灵感不是一回事)而找到灵觉需要把识收回来,灵才会突显,这就是为何要打坐入静的原因。因为识包括了你的视觉触觉各种,所以只有深层次入静,察觉不到身体,只剩脑袋,最后连脑袋也觉得没了,只剩下个真灵处于虚空。

“当你闭目宁息、静坐观想时,就已是不同于常人的修行了。仙家的道是寂寞孤独的,长生就是清心寡欲。“

人的一生,真的好短,又好长。留不住的白昼夜换◇期待的春夏秋冬◇不由感慨的经年流逝。我想要得到些什么?挽留住什么?我们都要去往何处?

这个世界太神奇了,我们并不能以现有的所知去认定,人类很渺小,肉体也很脆弱,甚至心灵也是。

你相信,人死后,还会去往另一个地方吗?或许那才是生之源,死之终。只是浑浑噩噩,大多淤积在这个世界,然后不似上古那般清净,而如此混浊。

人是没有病的,人也不用改变命运。顺其自然,清净念想,致己之良知,不管是为生,为死,会看到希望,找到方向的。

总结出一句话◇人◇这一辈是要修炼一颗强大的心,要有信念,世界、人生,并不你现在所认知的那样,只有勇敢的走下去,不断的提升境界高度◇才可以看得到。

告诉你一个秘密:

天人合一,同频共振,这是普通人逆袭的天道密码。

万物皆能量,一切皆吸引,不用操心你的外在命运,只需要调整好你的内在节奏。内在节奏对了,内外合,身心合,天人合,生机当下发生,能量自然饱满,人生就会自动朝向光明。

当你自觉臣服于宇宙的内在智慧,合于道忠于道,顺道而行,顺天应时,让自己的生命节奏与天道节奏融为一体,和谐共振,身心灵明通透,做事就会事半功倍,顺流顺遂,犹如神助。

真正厉害的人,不让任何人打乱自己的生命节奏。他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把自己融入虚空蓝天的清纯背景中,合一中正,开合有度,动静一如,快慢结合,在天人相合的律动中进行着酣畅淋漓的精神创造。

节奏就是能量场,节奏就是生产力,节奏对了,一切都对了!

一个人他内在生命里最大的流动,首先一定不是外在条件给你的流动。无论你现在是什么样的认知水平,什么样的家庭条件,什么的学校学历,什么样的外形条件,其实都不是太重要。这些都是非常次要的因素,都是建构、对比出来的概念。只有能量的流动,才是决定性的。必须清楚,如果一个人的能量流动不到位,那么其他一切外在的流动,尽管也很重要,但从人生更长时间维度上,它都不会流动得太好。

相反只有当一个人的能量流动到位了,能量流动非常顺畅了,那么其他一切外在的流动,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才会变得更加的协调,更加的贯通,才会变得更加的能够相互起作用。你整个人生才会更加的豁达,更加的充满智慧,更加的有心力。

修心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论是哪一种力量射向他,如果他的心都是空的,就如同一个空心的靶子,箭射过来就飞走了,没有着落处。

因为他的心不住在任何一件事情上,也不住在任何一个点上。你祝福他,他没有这个靶子,你诅咒他,他也没有这个靶子。

你祝福他,爱他,那是你的需要,不是他的需要。你诅咒他,对他也没有任何影响,犹如雁过长空,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凡夫则不同,总是处处索取,希望有个人加持自己、祝福自己、爱自己、回应自己。

圣人,包括贤人,都只有奉献,不会索取。当你布施的功夫做足做到家时,你就成就了。这时候别人骂你,你就让他骂,别人小瞧你、讽刺你、冤枉你、毁谤你,都由他,你毫不在意。

因为你的心犹如太阳高高地立在空中。立在什么上面呢?立在以祖师为榜样、以圣贤为榜样的信念上面。所以圣人的目空一切,心无所往!

认知觉醒六关:六、和光同尘:无为无我,自在自觉,在返璞归真的状态中渡人渡己,润物无声。

五、脱胎换骨:穿越苦难,心死道生,身心焕然一新,进入一个新的维度精神创造。

四、红尘炼心:处处道场,当下即是,平和喜悦地与生活﹣起修行,磨炼升华心性,

三、身心归位:摆脱内耗,回到自己,安静觉察身体慧,反复确认天赋使命。认知纵横:读经典书,行万里路,寻求高人指点,在认知广度与深度上狠下功夫。

一、意识开窍:机缘巧合,生活打磨,开始精神回收,不再羡慕别人,开始练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