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吹雨打花飘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章55(第2页)

在没收七家豪门世家、地主乡绅的家产后,大夏宝钞终于顺利流通了。

这一日。

杜尚别来问各级官员的薪酬。毕竟以前大伙跟着,或者说是逼迫南宫余造反,唯一的好处是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不需要南宫余发薪水!南宫余只要保证军队的饷银就可以了,像白玉京、黄秀秀、杜尚别等从未领过薪酬!但现在毕竟大夏王朝成立很久了,最主要的是各级官员增多了!最最主要的是有管钱袋的户部右侍郎夏逢春了!最最最主要的是杜尚别也才只是吏部右侍郎。

当下。

南宫余下令晋升杜尚别为吏部左侍郎,尚书这个饼还要留着,命其制订各级官员的薪酬,参考标准是南宫鼎浩的官员的十倍!

十倍?

杜尚别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南宫余一直不解古代官员俸禄为何大多很低,连强盛的唐朝,三品官员一年俸禄才三百石大米。更别说明朝了,官员的俸禄连养家糊口都难!这不是逼着官员去贪腐吗?

所以南宫余早打算高薪养廉,对杜尚别讲,只要在职期间无贪腐记录,告老还乡之时,可额外领一笔巨额的养老金。

当然如此一来,户部侍郎夏逢春肯定有意见,国家财政必然有极大的压力!为此南宫余自然也早有对策,精兵简政!

县衙、知府、太守,即县、市、州,地方三级管理,既简明又层层落实责任,既杜绝了推诿,又避免了人浮于事,最主要的是精减了许多虚职,什么安抚使,什么监察使,全部取消,可以说是减少了一半官员!同时,也正好能应对人才不足的现状。

同时朝堂上,南宫余也只设六部二寺二院,待时机成熟去掉对皇权危胁最大的丞相,实行明朝的內阁制。

六部自然是吏、礼、户、工、兵、刑,寺即大理寺和宗正寺。大理寺专办官员犯案,宗正寺管理皇家成员,都是必不可少的。院即翰林院和御史院。翰林院南宫余其实觉得无用,但这是历朝历代读书人的最高殿堂,南宫余自然地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御史院的御史有监察之职,相当于南宫余对付官员的武器,自然也得保留!

其它南宫余打算全部取消,最多再设个司天监,反正也要不了多少人,花不了多少钱,可以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却是为袁天师准备的。

众官员听到自己的年薪顿时都惊呆了!于是向南宫余和杜尚别求职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蜀地之外的书生、大乾王朝混得不尽如意的官员,都前来蜀地想碰碰运气!

南宫余没想到自己只是想高薪养廉,却得了个意外之喜,人才竟然纷涌而至,当即下令召告天下,三个月后进行科举会试!当然前提是参加过蜀中各地的乡试。而蜀中各地特地每周举行一次乡试,为期三个月。当然每人只能参加三次,若三次乡试都不过,确实没必要再加重承办乡试者的负担了。

如此多场乡试,豪门世家、地主乡绅的不学无术的子弟,自然有办法轻松通过乡试!但在蜀都的会试却是由白玉京主考!如此一来,居然吓退了不少豪门世家、地主乡绅的子弟。

蜀中平定之后,越发兴旺。

南宫余趁热打铁,命铁家军征讨濮州,即云南;命第三野战军诸葛洛征讨黔州,即贵州;命第四野战军铁树之征讨西海郡即青海。

其实南宫余原本计划是攻打西海郡边上的甘州和肃州,即甘肃。但现在南宫鼎浩立足长安,甘州和肃州成为他的大后方!南宫余可没这么好心帮南宫鼎浩平定后方!更何况南宫鼎浩想必已将甘州和肃州成为他的囊中之物,反而会怪南宫余手伸得太长!

所以南宫余改变计划攻打西海郡,虽然价值不大,但至少可以放牧养马,壮大玄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