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滚滚大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无主之地无人要145(第1页)

招募新兵的事情忙完,卢以祯便让卢忠,卢义,张培胜,牛青几人先训练他们,卢以祯自己则还有屯田的事情要忙。

屯田事关重大,当今这样的乱世,如果没有粮食,那一切都是空谈,即便手里有百万雄兵,那也是转瞬即逝。

便如李自成,别看现在拥兵几十万,但他也是时刻都在为粮食发愁,没有粮食,他手下大军随时都会土崩瓦解;

历史上他提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后,实力确实提升很快,得到了许多百姓甚至士绅的支持。

但处于农耕时代,粮食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同时粮食也是皇帝供养统治机器的根本,李自成一时没有粮食可以克服,但长久没有粮食,则根本不现实,必出大乱。

所以等到李自成开始挥兵,意图向京城进发的时候,李自成就面临着巨大的粮食危机,几十万大军竟然没有粮食供应,一路上的消耗全靠买和借。

是的,那时候的李自成因为提出了不纳粮的口号,不能再向老百姓收税,税就是粮,更不能抢粮,所以就只能是买。

但是买粮需要银子啊,没银子也不能向老百姓收税,因为绝大多数老百姓不做生意,只种地。

这也就是李自成一进入京城,就火急火燎的拷打百官的原因,因为他要尽快弄银子买粮食啊,再没粮食,他的大军就要饿肚子了。

但是他这一番拷打百官,也把大明官员吓的半死,以后哪个官员还敢投降?谁还敢跟他混?

于是李自成在一片石战败后,便彻底的一败涂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粮食。

卢以祯习惯于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愿意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且以如今朝廷的德性,指望朝廷准时准点的发军饷,这是不可能的事。

当年戚爷爷那般英明神武的人,朝廷都看不上他,戚爷爷想要点武器装备,朝廷那都是抠抠搜搜,戚爷爷想要点军饷,那更不要说,就跟要朝廷命一样。

朝廷这德行,搞的就好像戚继爷爷是在给他自己办事一样。

后来要不是戚爷爷得到张居正的支持,朝廷这才军饷管够,要不然,只怕强如戚爷爷,那也是要被埋没才华,名字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卢以祯审阅了雒南的田亩账册,发现雒南县有耕地三十二万余亩,数量着实不少。

但是经过十几年的战乱,导致许多百姓逃荒,十之八九死在路上,这部分的土地估计达到了十五万亩。

而士绅所掌握的土地被卢以祯一并收缴,他们的家产原本被流贼霸占,卢以祯在对付流贼前就与他们有过约定,他们的田亩不会归还,这部分的土地达到了五万亩。

如此一来,这便使得卢以祯有二十万亩土地可以进行分配。

以卢以祯给每个百姓分配两亩地的政策,足够分配给十万人进行耕种。

而目前依照估算,整个雒南的人口不会超过两万人,土地极其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