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逍遥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关于唐初一些数据(第1页)

首先来说称呼,唐朝称呼“宰相”为“相公”,称呼“刺史”为“使君”(字面意思就是君王的使者,在古代有监控当地官员的职能)。

在我的书里面,为了习惯读者的习惯,以后都以近代史的称呼写。

再来说身高,古代人的身高不比现代人低,一般来说,刚经过大乱的朝代可能稍微低一些,因为物质条件差,营养跟不上,稍微好转一些,身高也就上来了。

再一个原因就是从古至今,每次战争都伴随着屠杀,像历史上著名的白起、杭州十日、南京屠杀等等。很多优秀基因慢慢丧失,也是导致现代人比古代人身高矮的一个原因。

在作品里面就假定身高相差无几。

接下来不得不提的是度量。《旧唐书》记载:凡权衡度量之制: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采用十进制。有现代学者测量过,将100粒黑黍横排,实测24cm,即1尺=24cm。

一升米现在重1。25斤,10升米为一斗,一斗重12。5斤=6。25千克。

再者就是重量,开元通宝二铢四为一文钱,十文为1两,1斤=16两=500g,1两=10钱=240铢,后代出土品相良好的开元钱,一文重4。25g,换算下来1两=42。5g,一贯钱(1000文)大约4250g,约8。5市斤。(1斤=16两的度量,药房有很多用的。)

再说购买力,史载贞观四年,斗米四五钱。(《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现在的大米均价2块左右,换算一下贞观四年一文钱的购买力约为5块。当然还有咱这边是有个大致印象,而不是讨论学术问题,所以没有那么严格,能凑合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