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风颂音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部分(第1页)

“莫璃,我是个狠心的母亲,对不对?”

轻笑出声,那女子摇头,覆住了好友石头一样的手:“不,你是个好母亲,是求都求不来的好母亲。”

“徽音,你是个好额娘!”胤禛忽然进门,一身朝服,左手端着朝冠,面色清淡、眸中含暖地断然道。

“奴婢见过四阿哥,四阿哥吉祥!”莫璃行礼问安,被叫起后自然而然地退了出去。

徽音抬头看了一眼,敛目摩娑茶盏上的青花纹路,胤禛放下朝冠,几步走到坐在那里的女子面前,倾身抱住了她:“你是个好额娘,我……都有些羡慕颜颜,能有你这么个好额娘”

唇间一声叹息,久久弥散于空中,徽音沉闷地开口:“你送她进宫吧,最好送到九阿哥那去,我估计那丫头醒来……”她涩然地摇摇头,忧虑不已道,“颜颜若能想明白,自然千好万好,若是想不明白,只怕这一生她都不会再理会我这个额娘了。”

“她敢!”胤禛冷道,旋即又轻抚怀中女子的后背,“你是为她好,她能明白的。”

“但愿吧!”徽音蹭蹭这男人的颈窝,疲惫地说,“明日我就去小汤山,年节未过之前都不会回来了,你自己保重。”

“……”胤禛抱紧她,未曾说什么,只是收紧的手臂,泄漏了他多少的不舍不愿,却只有他自己知道。

康熙四十一年腊月初,四贝勒的侧夫人又去别院修养了,几人欢喜几人忧,就不得而知了。府上的三格格病了一场,还未痊愈便被送到了宫里,虽是住在宁寿宫太后身边,实际上却跟九阿哥在一起,叔侄两人比亲生父女都亲近。

胤禛每日入宫请安时看看女儿,看到一点精神都没有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无奈摇头。

腊月中旬,乾清宫暖阁议事,只有几位皇子在场。

康熙坐在软榻上,端着茶盏抿了几口,唇边带着笑,眉头却皱着。他的余光掠过在座的几位皇子,太子和大阿哥坐在首位,后面是依序而坐的三、四、五、七、八阿哥,老九、老十这些天都在宁寿宫泡着,便没有宣来。

“老四,听说你那牛痘治天花的法子成了?”康熙笑言问道,看似和蔼却眸光微寒,让人容易被他的表情所欺骗。

胤禛连忙起身,恭敬行礼后回禀,态度持重而从容,颇有一股子大气:“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只是提出了想法,关于个中细节是五弟翻查书籍,七弟督人验证的,如今成功与否,儿臣却是不得而知。”

康熙眼神稍缓,看向了老五、老七两个儿子,不过并没有再开口说什么。

胤祺、胤祐双双起身行礼:“启禀皇阿玛,儿臣等与太医院多次商讨,用几个死囚验证了,牛痘确实可以防治天花,此时能成,四哥功不可没!”

胤禛一本正经地辞受:“五弟、七弟,你们尽心尽力费了好一番工夫,我不过是动了动嘴皮子,哪里来的功劳?想是回头还得借你们的面子,才能让晖儿他们种痘,得太医院精心看护呢!”

不争功,不贪求,不说漂亮话。

康熙心中对这个四儿子又是满意许多,不过这孩子也忒实诚了,怎么把图谋的都给说出来了?

“皇阿玛,四弟所言极是,既然牛痘可防治天花,理应尽快推广,以免百姓受难。”太子胤礽从胤禛意欲给儿女种痘的事想到了自个儿的儿女,于是开口说道。

是了,首先要给皇子皇孙们种痘啊!

“老四、老五、老七,你们三个都有功,都当赏!”康熙心念一转,望向了太子,“胤礽,你觉得该如何赏?”

赏赐这等事,怎能问太子?即使是储君,也还是个储君,毕竟不是九五之尊啊!

太子温和一笑,接了话:“皇阿玛,上次您不是说儿臣那篇《治河》写得好吗?若非四弟与儿臣探讨治河之道,恐怕也未能想到那么深,不如并作一起赏了?”

康熙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这件事他是知道的,胤礽虽政务通达,但是实事却有些不精,能写出那样实用的《治河》,他确实不太信,于是就查了查,却原来是老四之故。

这个四儿子啊,办事能力是好的,就是只知道埋头做事,这两年来,行事越发有节有度,未见贪功浮躁,秉性刚直不阿,让人由不得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