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燃烧吧,暗恋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道路一时无法疏通,温文不说话,叶南也默然,她知道聒噪只会让温文更加讨厌自己,俩人就并排无言坐着。叶南拿了香烟打火机在手里转圈圈玩,不抽,温文一根香烟摁灭,用眼神向叶南索要。叶南把香烟放仪表盘外壳上,温文看她一眼,她又把打火机放仪表盘外壳上。

叶南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按说是个男人就会心软,可是温文没有。道路一通,温文便冷着声音问:「我去三岔镇,你在哪儿下车。」意思是说,我能顺你到哪儿便是哪儿,我才不会体贴入微把你送到目的地又把你送回家。

「不知道!」叶南说,「借个电话,我问妈妈。」

叶南随身背着那么一个大包,里面没有手机吗?温文没想那么多,很干脆的把手机放在仪表盘外壳上,这个天真的孩子压根儿没想到一个手机号码能查出那么多个人隐私。

晚上回家时,叶南从妈妈那儿调出温文的手机号码,首先把号码放微信里查找,很方便的找到了温文的微信号,叶南登陆一个小号加他好友。

第2步,叶南打开支付宝转账功能,选择转账到支付宝账号,输入手机号后系统自动跳出名字和支付宝账号,温文的支付宝账号是企鹅邮箱地址。

第3步,叶南把邮箱地址作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查找,支付宝上邮箱地址显示是不完整的,但搜索引擎是强大的,叶南仔细浏览每条搜索出来的信息,把自认为可能性最高的企鹅号输入微信查找,宾果,跟使用温文手机号搜出来的微信号一样!叶南用企鹅小号加温文好友。

第4步,叶南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完整的邮箱地址查找,很快就摸清了温文混哪些论坛,玩哪些网游,喜欢在什么类型的帖子下留言「***@***,好人一生平安」。

第5步,茫茫网海有一个叫做人名网的东西,只要输入人名就能查询这人的基本信息,重名的人比较多,但是叶南对温文有了解,单以出生年月和初中就读学校这两条信息为依据就把温文准确的揪了出来,顺便也查出了温文大学毕业的学校。大多数学校已经习惯把考试信息发到网上供学生下载,于是叶南就知道了遥远的某年某月温文正在备考哪一科。

第6步,凭着掌握的这些信息,叶南轻而易举地在人人网和新浪微博精确搜索上找到温文。未免打草惊蛇,叶南决定过两天再加人人好友和微博关注。

不是叶南技术太强大,而是温文太不设防。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叶南一点点翻页,一点点查找,慢慢拼凑出一个饱满的温文。叶南知道了温文不和家人同住,未婚男子一个人搬出来,这个做法有点儿像城市小孩,一般小镇家庭,即便结了婚也还和爸妈同住的人大把。不知道温文为什么搬出来,爸妈怎么会同意,搬出来后吃饭是不是还在家吃,脏衣服是不是塞满一个行旅箱拖回家孝敬长辈……温文很少在网络上记录生活,叶南无从得知。

叶南发现在网络上温文就像普通的小青年一样,肤浅、无知、瞎起哄,难得见他写点儿原创,错别字一堆,标点符号基本用错,而且不知所云、狗皮不通。温文也在网络上勾搭小美眉,和兄弟们聊天一律色字当头。他似乎把网络当成游乐场,玩得还挺开心。还好,温文没有奇怪的自拍照挂在网上,不然叶南真要自戳双目。

叶南把所有能找到的跟温文有关的信息都仔仔细细看一遍,从电脑前抬头时天色已黑,房间没开灯,只有电脑屏幕冷清地亮着,瞬间觉得自己形象超级猥琐。一个黯黑小屋里,一个披头散发的魔女,用骷髅般僵硬的手指对着水晶球施法,水晶球上映出一个翩翩美少年的形象,魔女说:「啊,你终将成为我的俘虏,认命吧!」

叶南拼命摇头驱散脑子里的影像,不带这样埋汰自己啊姑娘!

叶南有毅力,但是没耐心,能跟温文加好友的网站三两下全都加了,并且频繁地在温文地盘上踩来踩去,走了也不删足迹。叶南不够细心,有时候她登着大号,突然想起温文就大摇大摆踩进去看看他……

「叶南。」温文发一条私信过来,看不出是警告呢,还是确认呢,还是打招呼。

叶南翻一个白眼,咬一阵嘴唇,意识到自己的操作失误已不可挽回,特不要脸地回一条私信:「有事?」

良久,温文回以一串省略号。

一串省略号也是回应啊,对方有回应了,咱就不能冷落他嘛,叶南钻出被窝带上手套坚持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冬夜和温文打字聊天。夜更深,实在冷得不行,叶南改为上微信。她正愁没借口接近温文,这会子温文自己撞上来,哪肯轻易放过。

其实温文的回应很少,往往叶南发十条八条信息,他才意思意思敷衍地回一条。这并不能让叶南知难而退,她打定了主意放手一搏,最坏的结果就是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呗,跟之前的10多年又有什么差别!

叶南猫在被窝里发微信,呼吸间手机屏幕蒙上一层雾气,打字很不方便。叶南脑瓜一亮暗骂一声笨,漫长冬夜,一个成年男子单身独住,她矜持什么,赶紧发语音实行声音诱惑啊!叶南所学专业对普通话等级有要求,跟英语四级一样是必过科目,南方姑娘把普通话说标准了很是动听,慢慢地温文的回应开始变积极。

「你明天去三岔镇吗?」叶南明知故问,她今天刚在社交网站上看到有个哥们儿约温文,温文给了准确的答复。

「明天下午去。」温文说。

温文其实可以用简单一个「恩」字作回应的,但是他不厌其烦回了一个准确的时间,这是一个十分良好的态度。于是叶南在这友好的气氛中提出请求:「搭个车呗!我明儿下午去三岔镇找老同学。」

叶南完全不给温文开口拒绝的时间,「嘀嘀嘀」一长串语音不间断发送。

「我上次去三岔镇等车半小时。」

「咱们这儿交通太不方便啦!」

「对了,车费是不是涨了呀,我记得原来去三岔镇只要16块钱嘛!」

「上次司机收我30块。」

「我们约的下午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