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元内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 一斤七文钱朝廷还赚两文(第2页)

唐朝所谓的山东,和后世说的山东有很大的不同,指的是太行山脉以东的区域,也就是后世的河北省、山东省、河南北部地区。

而青州就位于渤海边,大概在后世的山东潍坊,所以韩斌就不得不乘船。

原来还想着可以随着黄河东流入海,可没想到还要走一段陆路再上船,还每个地方都要过问蝗虫收购的情况。

怎么说呢,韩斌现在的感觉,相当于后世的领导巡查,毕竟收购蝗虫的事,没有先例,出发时宋璟就说过,一定会有不少人抗拒收购蝗虫,更会有人阳奉阴违。

交通不便利的结果,自然就是韩斌一行人到达青州府时,多地已传来蝗灾将起的消息。

“怎么回事?不是一个月前长安已经八百里加急,告知各州府收购蝗虫了吗?”李琮看着卷宗问到。

“禀殿下,收购蝗虫的事正在进行,可再怎么抓,也会有不少地区比较严重,那夏收必受影响,所上报的多数是担心粮食减产后,朝廷是否有粮食抚民。”青州刺史姓崔,平淡的向李琮汇报着。

唐朝各州分为上、中、下,三等,由于人口原因,青州属于下州,崔刺史也就是正四品下,可他向李琮汇报工作时,韩斌看出了一些轻漫。

自己这个正五品下,就不敢随便指责他,算起来韩斌是崔刺史的下属。

其实韩斌一行人下船后不久,内卫就已经上报了青州的情况。

对于这次收购蝗虫的事,崔刺史就只是把朝廷的告示贴出去而已,有百姓捕来蝗虫就收,没有就算,也从来没组织过人们去捕杀。

“本王看过,你说是各地担心,可为什么都是你下辖区域上报,别的地方可是少的很呀,说说吧。”李琮摇了摇手中的纸张,消积怠工一定是原因的。

看着面色不善的李琮,崔刺史反而很放松,似乎没有一点做错事的觉悟。

“飞蝗掠地是帝王失德,上苍降罪所致,若以人力以抗天罚,将导致灾难加剧,故下官未尽全力捕蝗。”

“大胆,自父皇登基以来,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粮产更是连年丰收,何处失德?”李琮一掌拍在案几上,吓得崔刺史浑身一抖。

哟,没看出来,这小子功夫见涨呀,刚才那一下要是打在人身上,普通人未必受的了。

“侵占百姓田亩,以充国库,不是失德?驱赶修行中人,只为增添些许蝇头小利,乃不敬上苍,不是失德?”崔刺史很激动,看来他家土地也被清算了。

“本王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出身清河崔氏,也是饱读经典之人,说这话不脸红吗?侵占百姓田亩是到底是谁?与寺庙勾结不纳税,又是谁为了蝇头小利枉法?

也懒地和你争论,本王这一路上换掉了不少刺史,也不差你一个,交还官印回京去吧,青州事务暂由韩县子代理。”

李琮到底是成长了不少,说话、行事从容老练,一点也不像个十几岁的孩子,韩斌看着他默默的点头。

“下官乃三省委任的刺史,朝廷四品官员,岂是殿下说换就换的?你就是韩斌,那个幸进的商贾?”崔刺史斜眼瞟了眼韩斌。

“正是下官,可下官到底是不是幸进,崔大人说的可不算,还有官印你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对于看不起自己的人,也没必要给什么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