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农家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部分(第2页)

和翌茹生活了这么长时间,郭婶已经习惯听翌茹的话来办事了,领上自己的身后的一群人,去厨房的外间开始包包子。

郭家建厨房的时候,翌茹就是按照后世的规格建的,厨房分了里外间,里间是灶头,外间则用作了餐厅,现在一群妇人聚集在餐厅了,在餐厅的大桌上包起了包子。

听着外间郭婶和同伴们说笑的声音,翌茹感到很幸福。手头更是没有闲着,加紧了煮汤的过程。

不一会,香味就从内间飘了出来,“真香。”郭汜家的婶娘说道。

“就是,如丫头煮的东西就是香,听说这次的汤咱们都没有吃过,她嫂子,跟着你,我们都有口福了。”

“哪里,你们这么帮忙,吃点东西应该的。”郭婶现在是财大气粗了,不在乎这一两顿饭,所以郭家村的乡亲们都愿意帮着郭家,最起码可以打打牙祭,而且,郭家从来不亏待他们。

人多力量大,包子一会就包好了,张小眉拿来了小笼,走到外间就被人拦住了。“哎呦,这么小,是蒸什么的呀。”郭三娘见到这么小的蒸笼,有些诧异。

“婶子,这是如姐姐说要蒸这些小笼包的。”张小眉解释道,怕别人不清楚,还指了指桌子上包好的小巧的包子。

“怪不得,我说今天的包子这么小呢,刚开始还以为嫂子不想让我们吃呢。”旁边的一个妇人打趣道。

众人将包子装进小笼,放在灶台上,上面排了大概十几个小笼屉,有四五组。“等上一炷香的功夫就能熟了。”翌茹说道。

等郭家村的壮劳力们回到郭家的时候,小笼包已经熟了,鸭血粉丝汤也已经烫好,桌子上有几个凉菜,凉拌肘花、猪头肉、拌豆芽、辣白菜、酱八宝,这些凉菜都比较下饭,深受郭家村的乡亲们喜爱。都男人们坐下,热菜就端了上来,有四五个热菜。正在男人们想着今天的午饭主食是馒头还是烙饼的时候,一屉屉精致的小包子被端了上来,还冒着人气。有急性子的拿起一个,放在嘴里一咬,被里面流出的汤汁烫了嘴巴。

郭大宝在家吃过小笼包,给大家做了示范,于是这些汉子笨拙的用筷子夹起一个可爱的小包子,放在嘴里,先是吸干了里面的汤汁,然后才吃起包子。吃完一个就开始抢开了,“还有好多呢。”郭婶指挥着妇人们从厨房里又端出来十几屉,大家才慢慢开始品尝美味。

“鸭血粉丝汤来喽。”张小山轻快地声音传了过来,手中端着的托盘上放了十几只碗,挨个放到桌子上,很快,厨房里又走出几个妇人,手上端着同样的托盘,在院中的桌子上每个人手中多了一碗汤。汤是鸭汤,泛着些黄橙橙的颜色,底下是白白的像面条一样的东西,上面是鸭血、鸭盹、鸭肝,还有黑黑的木耳,黄色的黄花菜,还有白白胖胖的黄豆芽,最上层撒了绿的葱花,一看就有食欲。

“这又是如丫头的杰作吧!”村中这么大的事情,族长肯定是要来的,现在,族长的身份是监工。

“对,那丫头古灵精怪的,这东西我也是头一次吃呢。”郭大宝嘴上这么说,心中可是笑开了花的。

“嗯,不错,好吃,如果再加些辣椒就更好吃了。”族长一边吃一边说道。

“知道了。”翌茹和小眉从厨房中走了出来,手中的托盘上摆着十几个小碗,碗中是红油油的辣椒,在每个桌子上放了一碗。有喜欢吃辣的人赶紧用筷子捞了些夹到自己的碗中,果然加了辣椒以后更美味了。

“郭哥,以后我就跟着你了,不用给我工钱,天天管饭就成呀。”村中的郭大牛打趣的说道。

“就是,就是。”众人哄笑着,兴奋变得热烈起来。(看小说到顶点。。)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四十八章葵花籽】………

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在这些忙碌的日子里,人工湖建成了,西瓜苗也在郭大爷的精心呵护下长高了,翌茹又在村东头盖了一间大棚,这回的大棚是名副其实的大棚了,占地大概有三亩左右,将精细培育的西瓜苗进行了移植,上部拿草帘盖好,起到保温的作用。23Us.com、、白天就打开草帘通风透光,西瓜长势很好,估计六月份就可以结瓜了。比平常的西瓜要早上市大概一个多月。

看着长势良好的西瓜苗,翌茹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又圆又大的大西瓜。“想什么呢,口水都流出来了,幸亏没有人看见。”翌茹缓过神,看到郭婶正站在自己身旁。“婶娘,你就会笑话人家。”

郭婶搂住翌茹,现在翌茹的个头有蹿高了不少,差不多和郭婶差不多高了。“好孩子,咱们家全靠了你了。”

“婶娘,说什么呢,要不是你和叔父,我还不知道在哪里讨饭呢,哪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

郭婶不再说话,只是紧紧地搂住了翌茹,翌茹觉得脖子凉凉的,将头埋到郭婶的胸前,紧紧的抱住了郭婶。

“你们两个干什么呢?”郭大宝跟着郭大爷从瓜棚中出来,满手的泥巴,看到瓜棚外抱在一起的妻子和干女儿,心中也有些发酸,出声打断了两人。

“没事,没事。”郭婶擦了一下眼睛,从郭大宝手中接过一把锄头,“还去果园吗?”

“一会我和伯伯一起过去。”郭大宝说道。

这段时间,果园和瓜棚一直是郭大宝和郭大爷一起照顾,每天跟着郭大爷先去看果树的长势,然后大部分时间就在瓜棚里照顾这些瓜苗,两人满满的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偶尔傍晚的时候就去鱼塘看看,郭家开挖的人工湖建成了鱼塘,水中养鱼,水底种了莲藕,水上养鸭子。现在的鱼塘基本不用郭家人操心,因为族长发了话,让郭家村的乡亲们去郭家的鱼塘进行劳作学习。郭家村的有一百多户,全去是不现实的,于是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大概三四户人,每组一天,村中可轮一个月,喂鱼喂鸭的事情全交给了他们。刚开始郭大宝想着给乡亲们发些工钱,不能让人家白干活,但是族长一瞪眼,把他的话堵了回去。“他们能白干,如丫头可是说了,今年经验积累的差不多了,明天就在全村推广,他们是提前适应而已,才不吃亏。”郭大宝无语了,好在每户每月轮一天,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这个时候山上的野味还少,村中的男人都在家里休息。而且喂鱼喂鸭的工作清闲,家中的妇人也可以做,每户的生活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看到郭大宝对村民愧疚的摸样,翌茹将鸭蛋和鸡蛋的收购价钱提高了一文钱,每户都得到了实惠,翌茹声称以后就按照这个价钱收购,乡亲们都很高兴。回家后都打起了小算盘,后来,来郭家鱼塘帮忙的乡亲们更多了。

果树有个生长的过程,今年栽好的小树苗要等到结果,还要两三年的过程,在果树的中间空地上,翌茹种起了向日葵。现在郭家的瓜子已经销往了安国的各地,由于葵花籽没有大规模的种植,翌茹觉得货源问题亟待解决,要不然下半年的炒瓜子可能会断货。现在冯贵去收购葵花籽遇到了困难,可能是人们发现这是个商机,趁机抬高了葵花籽的价钱。幸好翌茹先前多了个心眼,在冯贵开始收购时就和农户签订了合同。但是零散的收购没有稳定的货源,而且散户容易毁约,现在已经出现了毁约的现象,虽然毁约的不多,只有二三家,这也让翌茹生了些警惕的心,货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踏实。

象山是个表层土质地小山包。下挖大概一米多深就是石头层了。向日葵的播种选择了较缓的山坡,首先是向阳的一面。郭大宝曾经打算在山上全种上向日葵,后来翌茹给他解释了向日葵的生长习惯,他才把这个想法放弃了。

播种前,郭大宝带着村中的壮劳力将家中的肥料全担到了象山上,对山上的泥土全翻了一遍。施上肥。晾了两天,才开始播种。播种地方式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