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亲情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他很难过,他很气愤,他的同学张子隐牺牲了,他的朋友魏贡延负伤了,边防站的同志死的死伤的伤,他仇恨满胸膛,他要为同学为战友报仇。决心要学好炮兵技术,狠狠打击敌人的乌龟壳。

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是我军的光荣传统。郑敬文虚心好学,谦虚谨慎,乐于帮助别人,一到星期天,他就帮助战友洗衣服,缝被子,帮助厨房洗菜,担水做饭,很快的就和同志们打成了一片,同志们都很喜欢这个新来的学生兵。

郑敬文在星期天,节假日还要到他同学张子隐的家里,看望张大爷和张妈妈。张子隐的父亲在儿子张子隐在边防站被敌人打死之后,抑郁成病,基本上失去了劳动能力,家中事情都落在张妈妈身上,家里还有一群羊,依靠张妈妈去放。在一般的情况下,到了冬天羊群要转场,要由夏窝子转到冬窝子。今年由于张大爷有病,需要部队的医生为张大爷治病。如果转场离部队远了,张大爷的病没法在部队看了。

另外,只有张妈妈一个人既要照顾病人,又要照看羊群,所以他家的羊群迟迟不能转场。

郑敬文和连队的同志们,得知张妈*羊群无力转场时,大家就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地为张妈*羊群筹备过冬的草料。帮助张妈妈修盖过冬的羊圈。

这个地方一到冬天,大雪封山,地面上的交通运输与外边中断。

张妈妈除了热心的无微不至地照顾张大爷而外,还要精心照顾羊群。因为过冬的草料不十分充分,张妈妈还是经常将羊群赶到草场上放牧。

一天上午天气温和,晴空万里,张妈妈高兴了,将羊群赶出好远的地方放牧。下午天气突变,风雪交加,张妈妈急速收拢羊群,向家里赶,风雪越来越大,羊群行走艰难。

暴风雪来临,郑敬文心里着急,他向连长请假,要去帮助张妈妈追赶羊群。

郑敬文顶风冒雪寻找张妈*羊群,天黑了才找到了张妈*羊群。张妈妈紧紧的盯着头羊,在回家的路上抓住头羊不放,其余的羊,张妈妈顾不上,有的一部分羊没有跟上羊群,被大风散,有的羊还被大风吹进雪窝里。

张妈妈在万分危急的时候,见到了郑敬文,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提高了精神,增强了信心,她对郑敬文说:“郑敬文啊,你来管理头羊,坚持住向家走的方向。我去寻找被大风吹散了羊只。”

郑敬文说:“张妈妈,还是你老管理头羊吧,我没有经验,赶不好头羊,我的体力好,还是我在后面围赶羊群吧,另外我再想办法寻找失散羊只。”

张妈妈高兴的说:“好吧,孩子,你也要悠着点,风大呀,雪大呀,一定要注意安全,别离我太远了,别掉进雪窝子里,要保持我们俩喊话都能够听得见哪。”因为有了郑敬文的到来,心里有了主心骨,她控制头羊前进,她要选择适当的地方,收拢羊群,将失散的羊只尽量的寻找回来。

郑敬文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把掉在后边羊只基本找都回来了。

他大声的喊:“妈妈!妈妈!你在哪里?”

郑敬文只是听到大风吹雪的呼呼声,听不见张妈妈赶羊声。他在羊群中找到头羊,只见妈妈紧紧的抓住头羊,倒在雪地里,老人家的身体已经被大雪埋上了,只剩头脸因为紧紧贴在羊身上,而没有被雪埋住。

郑敬文将老人抱着怀里,连声喊妈妈,老人家已经昏过去了。郑敬文拉来几只羊做了挡风墙,将老人家身体放平,首先*老人的脸,然后将皮帽子严严实实的盖在脸上,接着活动老人家的双手,再将她的手放在皮大衣里取暖防寒。郑敬文连翘带拉脱下老人家鞋子,用雪*她的双脚,然后解开自己上衣将老人家脚抱着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老人双脚。

天亮了,大风雪也停了。连队指导员带着一排的同志赶到了。他们用担架抬着张妈妈,搀扶在郑敬文,赶着羊群向回走,在回家的路上又在雪窝里救出两只老小体弱的羊。

指导员带着一排人。抬着张妈妈搀扶着郑敬文,兀傲喊叫的赶着羊群,有的羊走不动趴下了,战士们就把羊皱起了,拉着它走,有的小羊走不动了,索性抱着小羊走。

张妈妈到家了,羊群入圈了,指导员带领一排人到别处救险去了。

张大爷的病经过部队医生的治疗已有好转,羊群遭到暴风雪的袭击,老伴追赶羊群没有回来,他在家里很着急,心里七上八下的不能入睡。他想起了当年他的父亲就是卫国的爷爷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这样的暴风雪,他没有躲避,而是骑着毛驴向回走,因为风大雪大,又是斜顶风只有五里的路程,他走了半天另一晚上。第二天的早晨,妈妈开门,看见毛驴在院子里,不知道父亲在哪里。原来父亲骑着毛驴已经走进自己的家门,却冻死在院子里。他越想越可怕,他拖着有病的身体又不能出去寻找。他还特别担心郑敬文是冒着风雪去追赶羊群的。他祈祷上帝祝福郑敬文和子隐他娘平安无事。祝福他家的羊群不要被大风吹的五零四散,等到风平了,雪停了,都能够的安全的回来。

他不睡觉了,他不能睡觉了,他支持着病体,煮了一大锅羊肉,坐在炕上等待郑敬文和卫国他娘安全的回来。

风平了,雪停了,太阳出来老高老高的了。他的亲人们还没有回来,他急得在屋子里跺脚,在屋子里转圈。突然间房门开了,郑敬文扶着担架走进来了,他急了,他慌了,他跌跌怆怆地趴的担架上看个究竟。

“子隐他娘我的老伴,你怎么样啊?”

张妈妈睁开眼睛,看见子隐他父亲在眼前,知道是到家了,就说:“我好好的呀。”她坐起来才知道自己是在担架上。

她站起来爬到炕上,一看自己是光着两只脚,再看看郑敬文的脖子上挂她的一双鞋。一个战士说:“大娘你脚是郑敬文用胸膛给你保住的。”

张大爷叫郑敬文带一盆羊肉回连队,张大爷说:“同志们辛苦了一夜,应该在家里吃饭,结果连口水都没有喝,你一定把这一盆羊肉带回去,以表我们老两口感激之心。”

郑敬文回到连队,特意把一只羊腿和羊头送到连部。指导员问清了羊肉的来历。他就带着连队卫生员和郑敬文到张妈妈家里。看望张妈妈身体恢复情况。

张妈妈拉着指导员的手说:“谢谢你们哪,谢谢同志们哪!”

指导员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应该做的。”

卫生员说:“张妈妈,这一箱压缩饼干是指导员给您老买的,还有这100元钱是给的羊肉钱。”

张妈妈想:送饼干让郑敬文送来就行了,过去郑敬文他没有少送啊,怎么今天指导员亲自送来了?再说那羊肉是我人叫郑敬文带给同志们吃的,不是卖的呀,怎么还给我送钱来了。是不是郑敬文又说什么了?她对郑敬文说:“兵儿,你是怎么搞的,这肉是咱们慰劳同志们的,我没有说卖呀,怎么又给我送钱来了?”

指导员说:“大妈,您老不要误会,这钱是我们应该给的,这是我们部队的纪律。您老不是知道我们部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吗,我们要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这钱您老一定要收下。”

张妈妈想部队的纪律这样严格,会不会给郑敬文处罚呀,于是她说:“指导员哪,这肉是我托郑敬文给你们送去的,可不能给郑敬文处罚啊。”指导员笑了并说:“您老放心吧。”

回到连队指导员参加郑敬文班的班务会。班长说:“指导员参加我们的班务会,首先请指导员给我们做指示。”

指导员说:“我参加你们的班务会,是和大家研究一些问题,听听大家的意见。同志们都要畅所欲言,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不要有顾虑,我们是班务会吗,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提高认识,增长知识的会议。我和你们一样,是参加会议的一员,我也要和你们一块研究讨论问题,我的意见也不一定都对,在这里我虚心地向同志们学习,听取同志们的意见,接受同志们的批评,我们历来是讲官兵平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