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亲情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2页)

“你说的对,我看你们经理是不想还债。”这时国标走近屋里就说:“我看他是有钱不还,吃喝玩的典型。”

张露有意的转变话题面对国标说:“你怎么不跳舞了?他们还跳舞吗?”

“是的,他们都在跳舞,我觉得没意思,也就回来了。”国标一边喝水一边回答。张露觉得是脱身的时候啦,忙说:“那好吧,你们也该休息了我到那边看一看。”

三天过去了,张露的答复是王经理不在,你们还得等。郑敬文急地头疼失眠,他们到机关找人,经理不在办公室,又到财务部找到张主任,国标见面就说:“你们王经理到那里去了?这几天连个影子都看不见。”

张主任还是热情的接待他们,请他们坐下喝水,不好意思的说:“真是对不起,让你们等这么久,今天王经理确实不在办公室,你们也知道我们是合资企业,外商负责产品外销,几个月来产品都销售到外国去了,但是,不见货款回来,我们也非常着急!你们清单上的数据和我们的账目数据相付,这一点我已经向王经理汇报了,可是账面上没钱王经理也没法办,我想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你们再等几天如果货款到了,设法解决你们的问题,二是你们不要等了,先回去以后再来。

这时办公室里近来一些人,他们是来要集资钱的,一个领头的说:“已经一年没有发工资了,再这样下去我们没法活了,只有自己找出路了,因此我们不在你们这里干了,坚决要求还给我们的集资钱,还有人说:‘拖欠的工资也得给我们,’”就这样,你讲我讲都是向公司要钱的事。郑敬文和国标在样的情况下只好回宾馆。

原来打算在这里能够要回一些欠款,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了,郑敬文的心情很不好,觉得这不象是*党领导的企业,这种建厂靠集资,生产靠贷款,周转靠拖欠的办法,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他对国标说:“你到电话局挂长途电话如实的向胡主任汇报这里的情况,请示是继续留在这里,还是回公司?”

国标打完长途电话,回到宾馆对郑敬文说:“胡主任听了我的汇报很生气,很着急,他说:“没有钱就进不了材料,材料进不来就得停产,咱们厂的工人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发工资了生活很困难,所以不让我们回去,要千方百计索回欠款。”

郑敬文拨通张露的电话,“喂,你是张主任吗?”

“我是张露,您是那位?”“我是郑敬文,你那里的人都回去了吧?我们回到宾馆给胡主任挂了电话,他不让我们马上回去,要求我们一定要带些钱回去,以解决不停产的燃眉之急,我给你打电话的目的是请您帮助找到王经理以便早日解决欠款问题。”

“很抱歉,现在办公室里的人才走完,王经理在那里我当前还不清楚,不过我一定要尽快的找到王经理,请你放心。”

“好的,谢谢。”郑敬文躺在自己的床上,问国标:“怎样才能找到王经理?找到他又怎样才能叫他还钱呢?”

国标说:“明天还得到经理办公室去找,他秘书是应该知道他去那里的,只要知道他的去向,他到那里,我们就到那里去找,只要找到他就不能叫走了,坚决让他还钱。”他俩心理明白就是找到经理他不还钱,又能怎样?目前还不是法院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一夜他俩都没有睡觉,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经理办公室的秘书认识他们,知道是找王经理的,没等他们开口就说:“王经理还是不在家,就是在家,他也没有办法。我们是合资企业,生产经营大权外国人说了算,工人们拼死拼活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都运到外国去了,只看到产品出口,看不到货款入账。你们急也没有用,你们没有看到工人要拖欠的工资吗?工人不但不发工资,就连他们的集资钱也还不上啊。还不只是这些呢,还有几家大户比你们那点钱多得多呀,他们也是在我们这里死乞白赖要啊。我看你们还是回去想别的办法去吧,不要吊死在我们这一颗树上。”

国标说:“你们经理到什么地方去了?”“到分厂去了,具体地方不清楚。”再问下去仍然是一问三不知,在交谈中了解到有个林场是王经理常去的地方。他们决定到林场去找。王经理去林场是专用的吉普车,而他们是坐摩托车进林场,出城没多远就是乡村土路,进到林中就更难走了,路边杂草树丛遮住了视线,车子行到高坡下向上爬时熄火了,开车的人说:“车坏了,不能走了,”国标急了:“在这荒郊野外怎么办?”开车人说:“你们等来车吧,我回去找人修车。”郑敬文问:“这里离林场还有多远?”“大约有30里吧。”开车的人边走边回答。

王经理根据郑敬文在酒桌上的态度和不跳舞的行为,知道对他们用吃喝玩乐的手段,也就是热的办法行不通了,只好用冷的办法,以拖,躲,赖,赶的手段,来对付他们,也就是拖着不办,领导干部躲开不能办,找种种借口不给办,采取强硬的方式使他们回去。于是,他布置机关拖着不办,自己到林场躲起来了,交代专人负责阻止郑敬文他们走进林场。今天郑敬文他们坐的摩托车中途不走了,就是王经理阻止进林场的第一步。摩托车中途不走了,国标急的骂娘,郑敬文说:“咱们向前走吧,还不知前边有什么情况发生,要提高警惕才是。”

他们大约走了十多里路,后边来了一辆吉普车,停在他们身边,车上坐着四个人,下来一个人问:“二位到那去呀?”“去林场,你们车到那?”“我们车不到林场,去林场还很远呢,咱们是顺路坐车走吧。”郑敬文带着怀疑的心理坐上车,说:“给你们填麻烦啦,这里离林场还有多远?”坐在他身边的人说:“大概还有五十多公里吧,你们到林场做什么?”郑敬文说:“我们是找人的。”又一个人说:“是不是找经理要钱的,前些日子有人来要钱,不但没要去反而被人家打的要死!”“他们为什么要打人?”“为什么?哈哈——到这里来还有什么为什么!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啦。”“他们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到那里去还有好果子吃。”“不识时务,总是要吃亏的。”原来车上的几个人都发出威胁语言。“司机同志请停车,我们下车。”司机觉得很突然看看领头的没有说话就把车停下了,郑敬文他们下车后还是说了声谢谢,车上的人问:“你们究竟是干什么的?”

“买山货的。”郑敬文回答。汽车开走了,他们在十字路口上判断前进的方向,最后还是选比较宽大的走车多的路,他们认为去林场的路应该是宽大的路,所以就沿着这条大路向前走,对面来了一辆马车,国标迎向前问到:“老乡,林场怎么走啊?”

老乡说:“对,还有七十多公里,今天到不了啦,前方二十里处有旅店。”

国标坐在地上不走了,等马车走远了才说出一句话,“我们上当了。”郑敬文也坐在地上思索今天发生的事情。他认为这些都是海龙公司有组织有计划的预谋,其目的就是阻止我们这次清欠活动,他预料这个斗争是激烈的,只要我们在这里一天就要斗争一天,工作越深入斗争就会越激烈。这个马车是巧遇还是他们安排的?前边有没有旅店?那里的情况又这样?现在是去还是不去?而现实的问题是天已经快黑了,俩人又累又饿再走二十里是很困难的,国标说:“走吧,找旅店去,解决吃住的事情要紧。”

郑敬文说:“这个赶车人说的话可能是真的,不过,我们走了这么多的路,实在太累了,就在这里休息吧,等天黑了再走。”

国标说:“休息可以,为什么一定要晚上走?”郑敬文说:“我们是处于被监视之中,晚上走会比较安全些。”下午七点钟起身上路,郑敬文当过兵有走黑路的本事走的很快,国标虽然很费劲但总算跟上了,到旅店已经是十点十分,在饭店里找个适当的位置坐下,服务员送上两杯水“先生要点什么?”国标说:“先来两个菜…一瓶白酒。”

服务员送来酒菜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这酒和菜是给买山货的俩人预备的,他们还没来的及吃,就被几个人拉走了。”郑敬文问:“拉他的人是为了卖山货吗?”

………【第一章 入伍2】………

边境西段的敌人多次挑衅,都被炮兵连的准确的有效的射击粉碎了,敌人在西段吃了大亏。他们认为中方在西段设有尖端武器,有尖端的瞄准器材,否则是不会百发百中的。他们不敢到西段来挑逗了,但是他们贼心不死,特别是他们的上司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不断地命令他们的部队在边境进行挑衅,发起事端。于是他们在中方边境的北段组织了大规模的报复性的行动,计划以步兵的偷袭抓去中方边防人员,诬陷对边防人员过境,在谈判桌上挽回他们的败局。

中国边防部队得到敌人偷袭情报之后,立即进行战斗部署。命令边防团二营执行这次伏击任务,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