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待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部分(第1页)

“可你这几日对母亲不若以往那般亲密了……”孟氏哀怨望着她。

“母亲方才还说女儿长大了呢。”安若澜依旧笑得淡雅。

孟氏脸上显出几分焦急之色来,正欲开口,她的贴身大丫鬟夏荷进了来,福身道:“夫人,薛氏带着刚回府的少爷小姐往这边来了,估摸着一会就到了。”

孟氏惊讶起身,“不是让红菊去传话,叫她们不必过来了么?”

“红菊传了话,但薛氏执意要过来,说不能失了礼数。”夏荷也微颦起眉。

孟氏苦笑一声:“薛氏倒是守礼,罢了。”叹了一声,道:“一会人到了,你就快快领进来罢。”

夏荷应了声是。

孟氏回头握住安若澜的手,像是抓住了救命的浮木,眼中带着哀求,“澜儿陪母亲一起见她们罢。”

安若澜自是笑着应了,就是母亲叫她离开,她也是要留下来见见薛氏母子的,不然她要如何表现自己的醒悟,以及温和大度呢?

这时,门外的丫鬟通报道:“刚入府的少爷小姐和薛氏来了。”

第五章 见礼

丫鬟的通报声一如既往的清脆,孟氏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她挥手让夏荷出去迎接,夏荷应声下去,不多时,便领着薛氏母子三人进了屋来。

安若澜抬头扫了一眼,她的庶兄安文均和庶妹安若娴走在前面,薛氏恭谨地走在最后,三人都是记忆中的模样。

“儿子女儿给母亲请安,母亲福寿安康。”安文均和安若娴先上前行礼,行的是问安大礼,双膝并跪,掌心朝上,一手捏福印,一手捏寿印,两手手腕交叠,额头抵在腕上,规规矩矩的,很是恭敬。

这问安大礼始于大庸开国之初,乃是先祖皇帝特意为恭贺圣母太后大寿所创,用以表达晚辈对长辈的最大尊敬爱戴之情,是一种极为郑重的礼节。

孟氏先是震惊不已,随后便喜上眉梢,忙柔声笑道:“好孩子,快起来罢,地上凉呢。”起身下了炕,慈爱地将两人扶了起来。

谁都喜欢礼貌恭顺的孩子,孟氏尤甚,加之她年纪尚轻,以往只有她向长辈行这种大礼的时候,还从未在晚辈面前受过这等大礼,今日,两个庶出的孩子初次见面便向她行了这大礼,她心中不免有种微妙的荣耀感,自然也就对两个孩子高看一眼。

两兄妹起身拜谢,“谢母亲。”

安若澜在一旁听得好笑,这还没认同他们的身份呢,就一口一个母亲了,倒是比她喊得还亲热几分。

前世安若娴两兄妹初次见母亲时,行的也是这问安大礼,是以一见面就得了母亲好感,继而更是凭着乖巧贴心的行迹,花言巧语地哄骗住了母亲,让母亲将两人视若亲子,倒是把她这个亲生女儿都给比了下去。

单从这一点上,就可看出这两兄妹心思深沉,很是会投其所好,也可看出她们是有备而来,在回府前就做足了功课,摸清了府上众人的脾性。

一想到前世这两兄妹将父亲和母亲哄得团团转,设计得她声名狼藉,最后还利用母亲害得她夫家家破人亡,安若澜心中便止不住地恨意翻涌,牢牢攥紧五指。尽管她面上半点不显,藏在袖中的五指却是刺破了掌心。

这一世,她是不会再给这对险恶的两兄妹任何机会的!

转眼一看,安文均依旧是恭敬礼貌的模样,安若娴却是俏皮地对着孟氏眨眼,清秀娇俏的小脸上两个圆圆的梨涡若隐若现,瞧着甚是活泼可爱。

两兄妹望向孟氏的眼中带着几分想亲近却又不敢靠近的羞怯,满含敬爱孺慕之色,这又是让孟氏心中愉悦,愈发觉得两个孩子顺眼。

先前的哀怨因为一个大礼一扫而空,孟氏十分欢喜,一手拉着安文均,一手温柔揽着安若娴,细细打量一番后,连连颔首赞道:“都是乖巧孝顺的好孩子。”

“是呢,特别是妹妹娇俏可爱得紧,让人见了满心欢喜。”安若澜在一边搭话,掩嘴咯咯笑起来。

她也不过是七八岁,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嗓音清脆嘹亮,笑起来如银铃摇动,甚是悦耳动听。

孟氏却是一怔,笑容浅了几分,心中浮起担忧,澜儿是不是在怪她对薛氏子女太亲近了?

热络的气氛因为安若澜的一句话而变得有些凝滞,薛氏母子三人没有想到她会是这般和善端庄的反应,不禁都愣住了。

扫到安若娴眼中一闪而逝的惊诧,安若澜心中冷笑,面上却俏皮地眨眨眼,扬起一抹开朗的笑,道:“怎么啦,难道我说错了?”

这时,薛氏上前一步,向着孟氏行了一个叩首礼,垂眉低眼道:“婢妾给夫人请安,愿夫人一世安康吉祥。”

随即又给安若澜行礼,嘴里恭敬道:“婢妾给小姐请安,小姐富贵永安。”

闻声,安若娴和安文均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安若娴跟着福了福身,甜甜唤道:“若娴给姐姐问安。”安文均则是文质彬彬地拱手:“妹妹有礼。”

安若澜抿唇一笑,姿态端庄大方,施施然起身回礼:“哥哥有礼,妹妹有礼。”

这举动,又是让薛氏母子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