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待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孟氏当真去了金桂苑,还带了好些补品药材过去,准备给安若娴补身子。

在金桂苑,孟氏受到了极为热情的招待,薛氏与安若娴围着她转个不停,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她,哄得她笑声不断,连近日来心底的忧愁都一扫而空了。在得到信,知晓安世延不回府用午膳后,她更是连午膳都留在了金桂苑用。

孟氏在金桂苑过得逍遥自在,压根忘了安若澜生病一事,用过午膳后,她抱着安若娴弹琴,耐心地教安若娴写字,夏荷在一旁看得心急,有心提醒,奈何她根本不理会。

直到傍晚,安世延回府后,孟氏才依依不舍回了馨月苑。

再说安若澜,早上被唤醒喝了一次药后,就渐渐退了烧,只是身上疲乏,她就又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已是黄昏时候,她仍是觉得头晕目眩,勉强用了点清粥后,才有了几分精神。

躺久了不自在,安若澜在刘氏的帮助下坐起身,视线缓缓扫过面前几人,见刘氏与两位嬷嬷,以及黄莺都在,独独不见百灵,便问道:“百灵呢?”

“百灵失职,没有照顾好小姐,被勒令在房里面壁,等着小姐发落呢。”张嬷嬷答话。

原来孟氏不肯过来,两位嬷嬷又不敢动用私刑,便让百灵先回房面壁,等候处罚。

安若澜皱起眉,斜眼望向黄莺。

张嬷嬷说话时,黄莺就在偷偷地打量安若澜,此刻见安若澜看过来,她顿时面露哀求,双目含泪地瞅着安若澜。

安若澜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不禁在心中冷哼一声,故作不解道:“昨晚守夜的不是黄莺么?”

闻言,众人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纷纷望向黄莺。

黄莺一颤,垂头避开众人的视线,暗自懊恼。

昨晚她之所以硬要替百灵守夜,是想在小姐卖个好,只是没想到小姐半夜生了病,一直**不断,她一慌,怕被责罚,就趁着天未亮时偷偷跑回了房,是以众人并不知晓她昨晚顶了百灵守夜。

她原还想着小姐会看在夫人的面子上,让百灵顶了她的罪,可眼下小姐却当众指了出来,这下,她可就不仅仅是失职这一条罪了。

黄莺当即吓得软倒在地,嘤嘤哭泣着,连求饶都不敢了。

两位嬷嬷与刘氏是何等聪明,立即就猜到了其中缘由,正欲发作教训,外面却跑进来一个小丫鬟,道:“三少爷来看小姐了!”

第十九章 兄长

小丫鬟的通报声救了黄莺一命,秦张两位嬷嬷暂时放过了她。

顾忌着安若澜身子不便,两位嬷嬷想直接将三少爷请到里间来说话,左右是亲兄妹,年纪又小,不存在什么礼法不合的问题。

然安若澜却坚持要在暖阁里见兄长。

她性子本就倔强,刘氏几人拗不过她,只得让秦嬷嬷先去请三少爷到暖阁坐,刘氏与张嬷嬷则快手快脚地替她更衣。

至于黄莺,出里间时,安若澜吩咐她继续跟在身边伺候。

依旧是被里三层外三层地裹成了一团球,安若澜缩在刘氏怀里,被抱进了暖阁。

一掀起帘子,她便看到了炕边的少年,十一二岁的模样,面容俊秀清雅,脸上虽还透着几分稚气,神色却是沉稳得紧,已隐隐有士族之风,正是她的亲哥哥安文彦。

安文彦正端坐着喝茶,见人进来,便放下茶盏,颔首示意。

“哥哥。”安若澜唤了一声,被刘氏放到炕上。

刘氏,张嬷嬷,黄莺也向安文彦问安。

安文彦依旧是淡淡颔首,让她们起身,而后对安若澜问道:“听说你又病了,身子可好些了?”

“已经好多啦。”安若澜展颜欢笑。

被妹妹少见的灿烂笑颜晃了眼,安文彦不禁愣了愣,随即他清咳一声,端着脸道:“好了就好,以后要注意身体。”

见着兄长这端着架子,老气横秋的模样,安若澜不禁抿唇笑了。

严格说来,这还是她重回今生后,第一次与兄长相见,之前以灵魂姿态远远看的那一眼,实在算不得是见了面。眼前的人,除了样貌与前世她死前有些出入外,其余的倒是没有丝毫的不同,让她怀念的同时,又不免生出些许的感伤担忧。

她为兄长的性子担忧。

兄长是个极为看重教条礼仪的人,他的性子,说好听点,是严谨守礼,刚正不阿,说难听点,就是刻板木讷,不知变通。

这样的性子,说好也好,说坏却也坏。

前世,就是因着这性子,兄长满腹才学却遭人排挤,以致仕途坎坷,在她死前,也不过在翰林院谋了个侍书的职位,可谓失意至极。这其中虽不乏安若娴兄妹的算计,然说到底,还是兄长本身性格有缺陷,才会让人抓了把柄。

不过今生,她是不会再让命运重演的。

说来有些可笑,虽是同母亲兄妹,然前世她与兄长不仅不亲,反而关系十分冷淡。

前世,因着她与兄长都不是开朗善交际之人,是以关系并不亲厚,只能说是关心有余,亲近不足,若是一直如此,倒也不算太糟糕,只是跳湖后发生的几件小事,让她与兄长的关系慢慢恶化到了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