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河长公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部分(第1页)

太后坐在屋里,不高兴的对坐在她对面的皇帝道:“好端端的你怎么给清河提了封号。”

太后对清河的感情是复杂的,先帝是太后唯一的儿子,皇帝是太后姐姐的儿子,按常理而言做母亲的当然要疼自己的儿子多一天,太后正好相反,她偏疼姐姐的孩子。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太多的喜欢,永昌帝在太后的眼中不过是帮助她姐姐的儿子登上皇位的一个踏脚石罢了。

要知道废太子造反,牵连了生母还有他的亲弟弟,害的皇帝不能继承皇位,太后与姐姐姐妹情深,她是姐姐从小一手带大,在她的眼中,皇位必须是姐姐的儿子的,不管是谁的儿子都不能继承皇位。

可是废太子犯的错实在是太大,再立废太子弟弟为皇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她的儿子继承皇位,然后再把皇位传给弟弟。

这个想法美好,实践起来实在是太有难度,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他自己可以有儿子为什么要把皇位让给同父异母的弟弟,还是一个抢走了他母爱的人。

太后想到这点,干脆釜底抽薪,让皇帝后宫里的妃嫔一个孩子都生不出来。经过太后的运作,永昌帝后宫中没有一个妃子能生下子嗣。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太后的所作所为很快被永昌帝发觉,永昌帝为此质问太后到底谁才是她的儿子。

母子两人不欢而散,永昌帝对太后心冷,也不想对付太后,本来对女色不在意的人更是对后宫的一切失去了兴趣,整夜整夜的住在御书房不往后宫去一步。

母子两人的关系在一度僵硬。

云太妃的出现使得他们母子的关系在破裂的边缘彻底破碎,任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国家的帝君居然会喜欢上一个罪臣家的女儿,甚至为了她费劲了心机,只为让云太妃生下一个子嗣。

太后不会让永昌帝后宫生出孩子的心异常的坚决,得知云太妃怀孕,她找了很多机会,终于将云太妃腹中已经五个多月的男孩打掉。为了这个孩子母子关系彻底决裂。

作者有话要说:

☆、想法

太后如此作为,触到了永昌帝的底线,永昌帝开始打压滇王,把是个宫女的云太妃的妹妹嫁给了滇王,朝堂上压制他的权力,忠于他的官员都被永昌帝拉下了马。

朝堂那么大的波动传到太后的耳中,太后把永昌帝叫到面前一顿痛骂,永昌帝碍着孝道老实的等着太后骂完,太后骂完后他我行我素的做他自己的事情。

滇王手下更多的官员被拉下了马,就连滇王本身也被永昌帝折腾的不轻,最后直接被永昌帝派去修复皇陵。

这么折腾太后先受不了了,她无奈下对永昌帝说她可以让云太妃生下孩子,她不会再插手后宫里的事情。

永昌帝闻言也没有高兴多少,只是打压滇王的手段慢慢回收。

很快的,云太妃再次怀孕,这次怀孕无惊无险,十个月后成功的生下永昌帝唯一的一个孩子清河。

得知云太妃生下的是个女孩,太后深深地松了口气,只要不是个男孩,什么事都好商量。同时心里对这个孩子很复杂,这是她的亲孙女,又是在她不情愿的情况下生下来的,她都不知道该抱有什么样的感情去面对她。

太后问他为什么要给清河提封号,皇帝实在是羞于启齿,他这个皇位是怎么来的他心里比谁都要清楚,他愧对永昌帝,愧对坐在他面前的太后,曾经他想给清河一个好的归宿,算是全了他这份愧疚,闹到最后他竟然把清河扯到政治上去,用她来联姻。

他是不是错了,这宫里的公主虽然不多,好歹还是有两个,他可以换一个人嫁给盛昭,至于清河他可以为她选一个好人家。

皇帝想到这里,对太后道:“母后,朕心中有一个想法。”

太后闻言道:“什么想法?”

“盛昭权势滔天,平日里在早朝上朕都要让他七分,近日发生的事情母后想必也听说过了,事情闹得这么大,盛昭竟然是毫发无损的解脱出来,反而朕这边折损了一个云太妃。”

太后只以为理解道:“你是因为云太妃的缘故给清河提了封号。”

皇帝没有回应,只道:“大政尚娶公主的驸马手中都不得握取实权,朕宫里有两个公主正好到了适婚的年纪,不如让盛昭尚娶一位公主,好分化他手中的权利。”

太后听了眉头一皱,不禁深思:“这个想法固然很好,只是想要从盛昭手中把权利分化实在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哀家担心的是弄到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皇帝焉能不知这个道理,只是现下除了这个办法他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的。他对付盛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一心想要收回在盛昭手中的兵权,为此他用了不少的法子,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盛昭权势太大,令他彻夜难眠,要是有一天盛昭想要造反,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下嫁公主到盛昭身边,一是有机会名正言顺的将盛昭手中的权利收回来,二是在盛昭身边安插一个眼线,让盛昭以后的动作处于一个被动的场面。

“那母后觉得这事有几分可成?”

太后思索一会儿,不由得道:“或许这是克制盛昭最好的法子了。只是你打算把哪位公主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