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系统觉醒小爱同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新年之前(第1页)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九色猫火热的运行的,每天都有来打卡的人,或是来撸猫的,或是带着宠物开楼下宠物医院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

我的直觉告诉我,要想在这卷的很的市场活下去,我们必须每天都要居安思危,不断的开发新的模式,新的福利,才能越来越多的顾客。因此,我和邱敏儿商量着每个月就推出一种新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客人,才能在每天都被后起之秀的追逐中领跑这个行业。同时我们也要向前辈们学习,从他们经历的,坎坷,波折中避其祸,顺势而为。

一切都在正常的运行着。

“老妈,你又要出去打牌吗?”

“对啊!我新认识了几个牌友!她们可有意思了呢!以前啊总是忙着挣钱,都忽略了这些快乐的事!现在我可要好好的体验一番!你可得在经济上多支持我啊!”老妈笑呵呵的说道,现在她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了,活动也多了。甚至开始做起了头发和美容,时常和朋友们一起出去旅游,整个人精神面貌都好的多了,看起来好像年轻了几十岁一般。想来她以前的模样,时常披头散发,蓬头垢面。尤其是老爹去世的那段时间,她几乎是一个人忙着处理家里的事,也因此累垮了身体,累出了病。

又在医院里带了快两年多,整个人消瘦了太多。

好在命运并没有夺走我的全部,他在让我是去父亲和伴侣之后,派了一个智能系统——小爱同学在我身边。她的到来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后续又在她的帮助下,我重拾了信心,开始了颠簸曲折的攀登之路。大概是触底后的借力反弹,我这一路上来,并不是很曲折,但也并不容易。好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所有的努力,在今天哪怕是只换成了金钱,那也是巨大的成功。至少在以后老妈,或是我,在以后的某一天生了一场大病。能有足够的财产去治病,而不是绝望的说出或听到那一句,“要是没钱,就不治了。”

“好啊老妈,早点回来嘛!晚上我买点好吃的,我想吃你做的饭了。”我对着老妈微笑着说道。

“怎么了突然说这话呢?你这孩子,这一个月不都吃着的吗,你又没做饭,都是我做的呢。走了走了啊,不跟你说了。一会儿她们又催我了。”她说完朝门外走去了。

我也在一瞬间大脑里产生了诸多的疑惑,为什么我会突然说出这句话呢?我自己都感觉到有些莫名奇妙呢。

这屋里又只有我一个人了。我挺喜欢安静的,但是现在我想走出去。我想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我从屋里走出来,从我们的小区出发,沿着城工大道绕着我们的小城市走。

我路过十字路口时,注意到这里的街道已经挂满了红色的灯笼,沿途都装饰着彩灯。要过年了,街道里一片喜庆,等到了晚上这里更热闹。

去到十字路口的上方,那里就是我们新修的车站。原来的车站在河边,现在搬到这里了,直接在高速路下,一下高速路就能直接到这里。老实说,我们的城市发展并不迅速,是一个排不上线的小县城。这里的交通只有高速公路,但是在世界最近的发展来看,高速公路都已经快赶不上时代了。我们需要是火车,高铁,甚至是机场,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里会建起来。但那不知道是多久之后了。

再往下走,来到了城中心,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广场,仁和广场。每到夜晚的时候,广场上会有许多摆摊的人,卖小吃,卖饰品,卖一些小玩具等。还有开着露天茶摊,就撑一把伞,摆一张桌子就成的茶摊。每晚都有客人来这里喝茶,大都是周围居住的中老年男人,中年妇女则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她们也是分了“两班”,早上和晚上都有一次。

我路过的时候,看着她们跳舞偶尔会产生一些夸张的想法,冲过去把那个领舞的推开,“你让开,让我来跳!”不过这是不可能得。

等过两天除夕夜的时候,这里将会是,漫天绽放的烟花,四处纷飞的鞭炮。小孩儿,老人,青年人。他们大概都会在新年来临之际,准备好足够的弹药,等到时机成熟了,全数放到空中去。我去过的城市不算太多,不知道其他的城市是怎么样的。在我们这里,很小的时候城市里禁止燃放烟花,城里人们驾车到郊区,或是农村去,和村里人一起过年。城市里冷冷清清,农村里热热闹闹。

后来这几年,城里也不禁放了,规划了燃放的地区。人们又回到了成里,越来越多的村里人城里买了房,搬到城里来住。成里也就热闹了起来,反而是在农村地区,只能偶尔听见吃年夜饭时,每家放的那一串很长的鞭炮。

在仁和广场的里面,有一个很长,很高,很宽的阶梯。往上走去是一座寺庙。

我在小的时候去过一次,当时去的时候很冷清,有一个不知道是管理人员还是保洁阿姨,她对我说,“你们沿着寺庙走两圈,把鞋子上的水和泥踩掉之后再进去。”我进到寺庙里面,那里门牌写着四个大字——大雄宝殿。里面端坐着一个镀金大佛,他威严的坐在那里,眼睛似乎是倾斜的俯视着这下面的一切。我记得我并没有去烧一根香或是捐点香火钱,具体原因我不记得是什么了,兴许是那是我并不富有,零花钱要省着用。我也没有对他跪拜,许愿。只是在他的前面楞楞的站着,看了他一会儿,便转身离去了。

从十字路口的右手边过去,是贵福金街,号称烧烤一条街。这里有数不完的烧烤店,若是去了一趟,绝不可能不花点钱的。再往下走,便是城市的主街道,那时候我读高中,寄宿在亲戚的家里,每天都要从这里走过。

我又走到了这条街的尽头,跟着往左边走去,这里是我的高中。我没有过多的挺留,只看了一眼便沿着河边走去。

又到了那个熟悉的河边,我曾无数次的喝前任在这里邂逅,她以前的家就住在这里。后来她和爸爸妈妈搬去了读书的城市住,再后来她出国留学,我们也就断了联系。